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动态 |
|
兰州:西固百合终于走出低价谜局
日期:2008-11-28 来源:央视《致富经》 作者: 我要评论()
进入10月份以来,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的百合收购就忙碌起来,每天晚上从四面八方开来的三轮车就簇拥到各大小加工企业里,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百合卖给企业老板。 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农民唐战林:3年采一次。小的种子算上是5年,3年才采这百合。 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农民张玉忠:百合的产量一亩是2000斤。 央视《致富经》:你自己估计能卖多少钱一斤? 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农民张玉忠:估计是2.9元一斤。 央视《致富经》:这个价格你满意吗? 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农民张玉忠:满意。 像这样的交易场面金沟乡有十几处,从晚上8点一起交易要到下半夜。 百合加工企业老板许德林:我们一般把一筐百合分离。大的小的都检出来,大的按一斤4块算,中的按2.8元算,小的算1.5元综合下来平均价格就出来了。 什么样的百合值多少钱,乡里的几十家企业和每位农户心里都有一个标准,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标准几乎出奇的一致,有相差也只不过是一两毛钱甚至几分钱的事。可以说,全乡的百合价格是非常公开和透明的。 央视《致富经》:现在价格都比较统一了? 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农民唐战林:是的。有相差也就一毛钱左右。 因为价格相差不大,所以老百姓只要选择离自己家最近的企业卖百合就可以了,不像以前需要四处打听价格,看谁出的价高才卖给谁,这样的变化,仅仅就用了4年的时间。4年前,当地的百合产业从收购到销售都是你争我抢,明争暗斗。 百合加工企业经理杨永信:收购和销售都很乱,你收你的价,我收我的价。 金沟乡地处二阴地区,常年气温在15到25摄氏度,非常适应百合生长,当地种植百合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2004年,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民种百合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一下子发展了将近1000户,种植面积达到1.08万亩。可是,每到百合收购的季节,乡的几十家企业就会直接冲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去抢收百合。 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农民杨正旺:比如说一家老板来了说今年的百合是3块半,3快半收不上,我涨到3块六。一天天百合就涨起来了。 百合的价格像买股票追涨一样,被越抢越高。 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农民杨正旺:最高的时候卖到8块钱一斤,一公斤十六块钱。 从3块钱一直涨到8块,有些小企业为了抢货源,甚至收购没到年份就上市的百合,来以次充好。于是在卖百合时,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又是一番明争暗斗。 百合加工企业经理许德林:他们一吨比我们低2000块钱,对我们冲击很大。 因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再加上企业之间卖的时候互相压价,导致金沟乡的百合一度陷入困境,2004年,整个产业企业的利润直线下降20%,企业的利润没有了。到2005年,这些企业来农户地里收百合时又变成另外一番景象。 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农民杨正旺:他们就压价了。 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农民杨正泰:有个贩子来了说要3块2,另外一个来了之后说你这百合不值3块,他说别的百合还2块5。 百合的价格像买股票杀跌一样,又被越压越低,从8元钱一直降到3元钱。老百姓种出的百合,价格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这让他们提心吊胆的。 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农民杨正泰:我们这5、6年才收入一次,压3毛钱,我们就不赚钱了。 这些无序的竞争使得金沟乡的百合产业一直在忙于“窝里斗”,而没有时间来开拓外部市场,使得整个产业处于疲软状态。2005年,当地政府左思右想后,决定把乡里的38家企业召集在一起要搞联合舰队,所谓的联合舰队就是:把38家企业整合成两三个大的舰队,舰队由大企业负责,小企业服从管理,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销售。没想到联合舰队的想法一提出,现场就砸开了锅。 百合加工企业经理许德林:一是怕质量达不到要求。二是有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把这些货都销出去。 像许德林和王克长这样的大企业不愿意搞联系联合舰队,他们害怕规模大了,销售上有压力。可是,小企业却非常乐意加入,搞联合舰队后他们只要服从管理销售就不用管了。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相关新闻
百合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