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自然与文化“断流”

2006-03-19 01:20:15    作者:郑博超     来源:检察日报     浏览次数:

    1.价值篇:堪与长城媲美

  “我们从地图上粗略地看,长城跟运河所组成的图形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好是我们中国汉字里一个最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你看,这长城是阳刚、雄健的一撇,这运河不正是阴柔、深沉的一捺吗?”

  这是系列片《话说运河》开篇的解说词。说起运河,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罗哲文先生就提到了这部片子,采访结束时,他还建议记者看一看这部片子。

  说起运河,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全国政协委员舒乙先生一下子激动起来。“运河和长城不一样,长城现在已经不能用了,运河现在还能用。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长、里程最长、使用时间最长的人工运河,当然是太伟大了,比长城还要伟大。世界上没有一条运河比京杭大运河还要长的,无论是历史还是距离。”

  现在的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修凿,几乎是与长城的修建同时代起步的。隋炀帝时期疏通运河,炀帝对于大运河的形成居功至伟,堪与修建长城的秦始皇比肩。京杭大运河至元代时全线通航,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1794公里。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特别是元代以来,大运河不仅是最重要的“漕运通道”,而且是各地文化交流的桥梁。

  说起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罗哲文特意指出,“运河与长城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她是活的。”大运河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6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运河两岸的北京、天津、徐州、扬州、无锡、苏州、杭州等18个城市,大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历史遗存星罗棋布,流动的运河水孕育出了一道特色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

  据江苏省文物保护部门2004年对江苏段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文物进行核查的结果显示,沿线共发现文物点151处,扬州30处、淮安56处、宿迁28处、徐州37处,其中还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这151处文物点基本上都在运河边上,类型多、价值高,从几十万年前的远古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乃至近现代古迹,充分地反映了江苏历史文化发展和文明演进之路。

  除了有形的文物遗迹,散布于运河两岸、名扬海内外的昆曲、苏绣、泥塑、糖人等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见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更令人兴奋。”舒乙先生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的是说唱、曲艺、戏曲、音乐、舞蹈还有民俗这些文字以外的非物质文化形式。以戏剧为例,运河两岸的地方戏非常多,都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可惜,在保护方面,运河却是远远落后于长城。国人对运河文化的历史文物价值认识得还不够,保护得也很不好。罗哲文先生对此深表担忧和遗憾。

  舒乙先生也表示,现在才想起来保护,实在是想晚了,太晚了。

  2.保护篇: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

  罗哲文先生搞了一辈子建筑,从做学生时候起,就到运河两岸的城市乡野实地考察。这些年来,他一直关注着运河的变化。事实上,运河沿途保护状况有好有坏。有些河段淤积干枯,基本断流,河道有的变成垃圾坑,有的已被农田蚕食。有些河段,虽然还有水,但时刻面临断流威胁。在这些地方,运河原有的自然风光和生态文化正在退化,甚至处于消亡之中。

  城市化也是运河面临的一个严重威胁。城市化改变了以运河为依托形成的桥梁、村落的建筑样式和结构布局,钢筋水泥破坏了运河的原有景观,现代化的船只运输损害了运河的环境风貌。谈到这些,舒乙指出,在很多地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没有特别保护老的遗址、码头、堤坝、民居,代以建起高楼、工厂。那些被抛弃、被改造了的老东西都是历史的载体,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其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挽回的。

  舒乙先生特别提到,有些地方为经济利益在运河边上建工厂,直接向运河里乱排乱放,污染非常大。“这是特别糟糕的现象。”他气愤地说。

  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政协委员向社会各界敲响了警钟:“大运河的传统功能逐步衰弱,真实性和完整性正在遭到破坏。”

  运河急需保护,可是除了意识不强、资金不足外,运河保护还面临着特殊的难题。

  舒乙和罗哲文两位先生都提到了运河保护混乱和不均衡的现状。舒乙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没有专门的系统来保护大运河。

  罗哲文先生也表示,运河保护不是一家能做到的,而是涉及到文物行政部门、文化行政部门、水利部门以及交通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怎么协调,谁来协调,是一个问题。纵贯6省18市也一直是运河保护的瓶颈问题。各地对大运河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一,缺乏保护的整体性和统一规划,也需要协调。

  罗哲文先生特别提到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取道京杭大运河,这对运河保护利弊兼在。在南水北调前期的工作中,就有部分地方在工程前期设计过程中未充分征求文物部门意见,致使在已经开工的地段,一些与运河有关的文化遗迹已经随着推土机消失了。包括民居、龙王庙、古船坞在内的文化遗迹,虽然够不上“文物”,但是却是运河文化的直接表现,应该予以保护。

  为此,罗哲文先生表示,南水北调工程要把对运河古道的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已经用了的要注意保护,没有用的要及早做好保护规划,要遵守文化遗产保护规则。

  当然,关键问题还是,谁来做这个总规划师、总调度师?

  3.对策篇:政协委员为运河保护“破题”

  如何破解运河保护难题?文博界一批专家、学者一直在思索,在奔走着。

  2005年12月15日,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三位专家联名向大运河沿岸18市的市长发出了《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以期引起这些政府官员的重视。在信中,他们还提出了加快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

  事实上,近年来,大运河申遗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2004年7月,一项名为“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研究”的调查项目启动。2004年9月,在山东济宁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京杭大运河文化艺术节上,运河沿线18座城市达成共识:联合起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然而,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要求,所有申遗项目必须提交景观整治保护的具体材料。运河申遗同样面临着一个行政区划的问题:大运河跨省跨市,谁来牵头?

  谈到运河申遗,罗哲文认为,虽然目前正在排队等待的申报项目很多,但京杭大运河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如何破解申遗面临的难题,罗先生强调了两个字:“创新。”在致18市市长的信中,三位专家提出要将申报自然文化遗产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最新一版《行动指南》中,“遗存运河”已被列入新的世界遗产种类。这为运河申遗提供了一个新的范本。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有更多像舒乙先生的学者投身到为保护运河建言献计的行列中来。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大会提交了《应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启动“申遗”工作的提案》。这份提案迅速把运河保护的话题推上了公众瞩目的最前台。

  这份提案除了介绍了运河保护的意义和现状外,更值得关注的是,明确提出了5项建议。其中第一条建议建立由国务院领导同志牵头的统一和协调机制,组成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市统筹规划和实施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第三条建议尽快制订大运河整体保护规划,妥善处理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关系,都直接指向运河保护面临的困境,突破行政区划制约的意图非常明显。就运河申遗的问题,委员们也提出了将申报自然、文化遗产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的建议。

  一份提案,有这么多位委员积极响应,经媒体公布后能迅速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应,可见其分量。这份直达高层的提案,将会对运河保护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正像委员们在《提案》中宣称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运河和长城在遗产名录上应该是姊妹篇。而且,她更具活力,更有魅力,更具特色。”

  我们也期盼着,委员们的提案能早日促成运河整体保护规划的出台,早日促成运河申遗的成功,运河文化能早日恢复生机和活力。

编辑:Aggi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