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造景

2006-12-11 08:00:00    作者:高祥斌     来源:聊城大学农学院     浏览次数:

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造景

高祥斌(聊城大学农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摘 要:对现阶段城市植物造景过程中存在问题做了一些总结,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营建富有景感、美感的生态健全的城市园林植物景观。

关键词:城市;植物造景;存在问题;建议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是构成园林美的主要角色,植物造景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但当前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普遍存在“草坪风”、“大树风”等,由于缺乏科学性,往往是事与愿违。对于园林植物群落构建时,“乔、灌、草”的比例,北京市园林科研所通过观测研究得出:城市绿地最佳生态效益结构的比例为乔木∶灌木∶草(含地被、绿篱)∶绿地=162029,其表示的含义是,29m2的绿地中,应有乔木树种1,灌木(不含绿篱)6,(含地被植物、绿篱)20m2。这一数值为园林设计指明了方向。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坚持美学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用恰当的植物材料替代硬质建筑物,有效地组织空间、分割空间,融景观于一体,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之大成,营建富有景感、美感的生态健全的园林景观。

1 当前园林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缺乏科学性植物景观是活体景观,是随植物生长而发展变化的景观,对植物栽植施工后的景观变化及养护管理的考虑,是植物造景的特色。然而在现实问题中却常存在设计、施工、养护脱节甚至矛盾的问题。而在景观效果预见中常常将生长条件很好的植物作为理想的效果标准,而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相变化、生长速度却缺少结合植物栽植场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深入细致的考虑。比较明显的是在城市植物造景中,大多数树木的生长体积、生长率都低于同等条件下自然界中的树木,而这一点却没得到设计师们的重视。对植物进行科学地选择和配置实践证明,树种的选择和配置都很有讲究,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小气候环境,而且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适应力、阴阳性、病虫害的交叉性等因素。因此,种植设计一般要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乔、灌、草的比例,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的比例以及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的比例。比如:在树种的选择上,设计者要充分注重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注重阳性树种与耐荫性树种的搭配。不能把强阳性树种设计在一起,如水杉和雪松,因为10年或更多年后,这些阳性树种就会争夺阳光。同样,也不要把强阳性的树种,如水杉、乌桕以及柳属、漆属的植物等设计在阴面,或把耐荫植物,如日本冷杉、八角金盘、八仙花、紫金牛等设计在阳面,这样它们都会因为光照不足或光照太强而长势缓慢或者死亡。另外,要以乡土树种为基调,考虑当地人工植物群落的演替以及顶级演替的结果,合理引进外来树种,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生物入侵。友”,象征着坚贞、气节和理想,代表着高尚的品质。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为长寿富贵。但是植物的意境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转变。如梅花,旧时代总是受文人“疏影横斜”的影响,带有孤芳自赏的情调,而现在应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富有积极意义和高尚理想的内容去转化它。

1.2 提高养护管理水平植物造景必须进行长期地、连续地、科学地管理,才能保住景观。除必要供给日常水肥外,还应防治病虫害、合理整形修剪等科学管理,稍有不慎,错过季节,还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运用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及手段,维持动态平衡和配置比例,促使尽快形成优美的植物景观。为此,要建立一支既懂专业知识,又有园林艺术素养的养护队伍,真正把设计者的意图表现得活灵活现,并通过长期管理,才能使植物景观长盛不衰,永葆景观特色。

2 结语

植物造景应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整体结合,人工植物景观要模拟或符合当地自然植物群落顶极演替规律。在进行植物造景时既要以适地适树为前提,逐步引入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优良园林树种,大力开展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充分保护当地植物的多样性,又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构建合理的植物群落,还要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人文景观,用植物的体形、色彩、香气、风韵、季相等构成一个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整体,体现多单元、多层次、多结构景观,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同时要加强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充分展示园林植物的形态美、群体美,创造与自然和协统一的植物景观,使有限的资金用在植物造景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侯庆云.浅谈植物造景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J].北方园艺,2002,(2):29.

[4]王磊,汤庚国.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5.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