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与环境友好 让我们的城市持续发展

2006-12-27 08:00:00         来源:     浏览次数:

    6月5日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生态安全的关注也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环保工作提出了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的新要求,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战略性、方向性、历史性的转变,标志着环境保护成为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

  随着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不断推进,全市上下也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维观念,积极推动三个历史性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倡导生态文明,构建人与人和睦相处、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共同托出一个更加美丽的“新厦门”。

  维护生态安全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厦门市环保局副局长 庄世坚

  今天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长期以来,厦门市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安全,致力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其实践与经验为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献上了一份厚礼。

  讲到“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其本源就在于人们对平安的深切渴望。而安全政策的目的则是保护国家,防止人类生命的大规模伤亡以及维护人类的正常生活秩序。传统观念中,国家安全的概念被理解为一个主权国家为了维护国土范围内的公民权益和捍卫国家利益免受现实的或假想的威胁侵犯而组成的一系列要素。维护国家安全,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政府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生态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这一概念仅仅由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三大要素构成。其实,如果生态安全不牢固,就意味着大片国土失去对国民经济的承载能力,这与国土的割让一样会给国家造成无法衡量的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会造成工农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并无二致。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安全与国防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同等重要,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国防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是致力于创造生态安全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而生态安全则是国防军事、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体。

  所谓的生态安全,就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主要指环境质量状况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也是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导致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生态安全是从人类自身的需求出发,是人类对生态系统能否持续地提供服务的一种判断。国家生态安全是指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破坏和威胁的状态。生态安全一旦遭到破坏,不仅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会直接威胁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我国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脆弱,庞大的人口对生态环境又造成了重大的、持久的压力,加上以牺牲环境求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冲击和破坏,因此,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已在国土、水、生命健康和生物等四个方面突出表现出来。就区域而言,一个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在这四个方面的侧重点往往是不一样的。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美丽的海港风景城市。大自然的恩赐为厦门这个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较为良好的生态基础。厦门市民都十分珍惜宜人的气候、丰富的植被、碧绿的海水、金黄的沙滩和美丽的景观,给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人带来的舒适生活和生产环境。厦门市历届政府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和保护厦门独特的生态环境,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科技和工程等各种手段,促使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这些年来,厦门市不仅获得了“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光荣称号,而且也荣获了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一系列称号。

  尽管厦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在生态安全上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生态安全自身的特点整体性来看,生态环境是相连相通的,任何一个局部环境的破坏,都有可能影响全局,甚至引发跨区域的灾难。虽然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水源和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危害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厦门也产生了影响。然而,从区域的尺度来考量,厦门也有同样的问题。例如,我市把鼓浪屿作为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清除了岛上所有工业污染源,但是其空气质量仍无法独善其身。近年来,我们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彻底清理了70平方公里的水产养殖和厦门岛上的生猪养殖,但是受九龙江水质的直接影响,西海域海水的氮、磷等指标只能达到四类或劣四类的水质标准。

  从生态安全的长期性来看,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一旦形成,要想解决它就要在时间和经济上付出很高代价。例如,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在海域生态保护上就走过一些弯路。从生态安全的不可逆性来看,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有其一定限度,一旦超过其自身修复的“阈值”,往往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在厦门,海域结构的重大变化不仅使得其功能也发生重大变化,而且许多海域的生态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同安湾曾经是文昌鱼的渔场,而现在文昌鱼却成了珍稀海洋物种。还有一些原有的野生动物、植物已经灭绝并永远消失。近年来,有害外来物种(如凤眼莲、猫爪藤、松材线虫、大米草、五爪金龙、老鼠拉冬瓜、互花米草、薇柑菊、心叶落葵薯、珊瑚藤、狭叶海金沙等)的入侵又对我市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像凤眼莲(俗称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不仅在九龙江成片聚集堵塞河道影响通航,而且每次大雨过后遍布海面,对厦门海域和沙滩的景观造成重大影响。在厦门鼓浪屿到处可见被猫爪藤裹缠的树木,这些树木在“藤罩”里面要么生长受抑制,要么已经死亡。而松材线虫通过天牛进行散播,可在6个月内使厦门一些山体的树木死亡。

  其实,在厦门影响生态安全的问题还有不少,主要在以下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水资源匮乏,工程供水受制于上游供给的水量和水质;近岸海域水质较差,对海滨浴场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开山采石带来的山体裸露、水土流失,山体贫瘠而水体又富营养化,土壤质量变差,非农业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使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农药和化肥产生的“环境激素”,通过环境介质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再加上局部或突发的饮用水污染、大气污染、食品污染事件,使市民的健康受到威胁。

  为了解决我国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已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认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是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现在,厦门人民也已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厦门市具有良好的生态位优势,厦门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其立市之本,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能否维持这个系统的良性循环,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是否与环境协调;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是否得到统一;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规划、设计是否合理。在今后的岁月里,厦门市能否永续发展,成了决定我们这个城市兴衰的重大课题。

  为此,厦门市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根据厦门这个城市的性质、特点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遵循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把建设生态城市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新的任务。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其核心内涵就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要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发展为动力,倡导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厦门要建设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绝不是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要积极主动地与自然和谐。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保护优先,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发展作为一体化的目标,谋求达到两者的高度统一,在发展过程中,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消化经济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互动性的良性循环。

  厦门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共赢”的文明发展之路,把生态城市建设摆上战略地位。不仅要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而且要树立新的环境伦理观和尊重自然的社会价值观与道德观。确立以人为本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市民的利益和改善环境质量,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生态安全为基石的。生态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要持续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的实现又加强了生态安全保障的能力,而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没有生态安全就没有可持续发展,更没有生态文明。因此,我们要从维护生态安全的基点出发,实实在在地研究和解决厦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生态与环境问题,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措施。切实转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和传统的消费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法推行清洁生产,落实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大力推行生态恢复和建设,使全市的生态系统发展到良性循环状态,建设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海湾型生态城市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链接

  我们的环保路

  ●20世纪60年代,不承认污染问题,认为环境污染只是发达国家特有的现象,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主要是解决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三废”问题。

  ●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使环境管理由定性管理走向定量管理、由行政命令走向制度约束,环境保护开始向法制化迈进。

  ●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发表了《北京宣言》,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工作重心由单纯的污染治理转向全面的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上来。

  ●21世纪,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环境安全、生态安全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颁布,以及尽快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的新要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保护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是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我们的环境压力

  据统计,我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约占40%,沿海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比20年前增加了3倍,1/4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5个。与此同时,我国能源浪费消耗极大,每万美元消耗矿产资源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要占到当年GDP的8%;中科院测算,环境污染使我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国家环保总局的生态状况调查表明,仅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到当地GDP的13%。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明显的危害。2005年,我国患病的人数已增至50亿人次,因健康不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0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7%。

  当前,中国膨胀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使空气、水、土地、生物等环境要素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承载能力下降。有专家称,由于广大西部和生态脆弱地区难于承载现有人口,全国22个省市需要迁出1.86亿人,而能够接纳人口的广东、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浙江、福建、黑龙江、海南等省市最多只能接纳3000万人。届时全国将有1.5亿人口沦为生态移民。

  声音

  厦门市环保局: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无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玛雅文明,还是中华文明,都是发源于环境优美、土地肥沃、生态良好的大河流域。然而不幸的是,时至今日,除中华文明一直绵延至今外,大多数古老文明在兴盛繁荣和辉煌了几个世纪之后迅速走向衰落和覆灭,而且文明越辉煌灿烂,其存续的时间就越短暂,其平均生存周期只有40-60代人(1000-1500年)。这些古代文明之所以仅能成为美好的历史瞬间而不能延续至今,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破坏了孕育和支撑其文明的生态环境,正如伟大导师恩格斯所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所谓的古代文明史实际上也就是生态文明与生态野蛮不断抗争的历史。一部文明的兴衰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征服自然、浩劫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并最终自食恶果的辛酸史。因此,走生态文明之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唯一的正确选择。(关琰珠)

  厦门市规划局:生态城市建设面临机遇

  厦门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一些十分紧迫亟待解决的严峻难题。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厦门通过整合其区位资源、政策资源、人文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确实积累了强大的经济成果,确立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厦门面临着经济发展动力培育、产业结构调整、区位地位确立、空间安全格局构建、生态环境维育、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传统发扬、区域竞争力优势保持与提升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厦门必须抓住当前现有的发展良机和条件,凭借先发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契机,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略,才能在新一轮的挑战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景区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鼓浪屿于1999年5月在鼓浪屿最主要的景点日光岩景区先行实施ISO14001标准,率先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成为全国首家实施ISO14001标准的风景名胜区。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0年9月起在全岛范围内全面实施ISO14001标准,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行政区兼风景名胜区。2002年4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ISO14000国家示范区”称号,2005年10月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联合监督检查组的复评检查并受到好评。实施ISO14001标准并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对鼓浪屿是一个新的机遇,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使环境管理工作实现“从无制度到有制度,从无序到有序,从强制管理到自觉参与”的转变,进入自我加压、自我完善、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状态,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保护鼓浪屿的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使景区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厦门市水利局:从战略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在推进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强做大厦门经济特区进程中,迫切需要建立优化配置的水资源供给体系和完善有效的水环境保护体系,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我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目前我市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已经初步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基本实行了“以蓄补引”的供水秩序,并且做到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至2005年,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只有15.2立方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随着我市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供水的安全性、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工作。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