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沈阳城市森林建设的探讨

2007-04-13 08:00:00    作者:陈岩 刘巍     来源:园林科技     浏览次数:

     

(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110016

  :本文对城市森林的定义、类型、建设原则、各项参考指标及城市森林建设模式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并对沈阳现有的具有良好城市森林效果的区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沈阳进行城市森林建设的途径,并列出了适于城市森林建设的植物。

关键词:城市森林;沈阳;建设途径;植物

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城市绿化的水平也要求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人们不只要求城市绿化对环境、生活的美化作用,更要求它的生态功能,希望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一种近自然的景观。所以,人们将目光瞄准了森林,希望城市绿化能够像森林那样有对环境的改善作用,能够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沈阳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也开始了城市森林的研究和建设,但就沈阳应该如何理解城市森林的实质,应该如何建设城市森林,本文将就此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一、城市森林的概念

1.城市森林的研究概况

“城市森林”(urban forest)一词首先在1962年由美国肯尼迪政府提出,之后,有关城市森林的概念相继提出。美国学者Miller定义为:城市森林是人类密集居住区内及周围所有植被的总和,它的范围涉及市郊小社区直至大都市1。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认为:城市森林是森林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经济福利学的城市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以及培训市民。广义上,城市森林包括城市水域、野生动物栖息地、户外娱乐场所、园林设计、城市污水再循环、树木管理和木质纤维的生产2。我国的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定义,在《城市林业》一书中定义为:城市森林是城市行政区域所有树木和相关植被和动物所组成,包括城市森林和郊区森林。还有的认为:城市森林有别于自然森林,是指城市范围内以木本植物为主的所有植物,包括城市水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以生态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为其主要存在意义。由以上的定义可知城市森林的概念不同之处就在于:植被类型、地域范围、作用三方面。

2.  城市森林的概念

城市森林属于森林的范畴,但因为有了城市的参与,就具有了自身的特殊性。城市森林应以乔木为主体,且要达到一定的规模,面积应>0.5 hm2,林木树冠覆盖度应在10%~30%以上,并与各种灌木、草本以及各种动物和微生物等一起构成的一个生物集合体,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且要具有明显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即,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范围内以乔木为主体,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覆盖度,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具有明显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等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综合体2

二、城市森林的类型

1. 防护林,包括防风沙林、防洪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环境保护林等;

2. 公用林地,如街心花园、广场、小游园、路边等;

3. 风景林,包括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纪念性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区、自然风景区等;

4. 生产用森林、绿地;

5. 企事业单位林地;

6. 居民区林地;

7. 道路林地;

8. 其它林地、绿地。

三、城市森林的建设原则

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进行城市森林建设,目的是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它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代人或一个地区的生存要求,还要考虑子孙后代或其它地区的生存要求。所以,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目标将体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发展目标,发展城市森林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2. 注重规划,规划要总体协调一致

城市的总体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城市的发展,它能保证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在进行城市森林建设时,要做到规划的各个内容的总体性、协调性,规划内容包括:功能分区规划,城市森林结构、布局、类型规划,城市森林的物种多样性规划以及建立功能完善的城市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3. 建设应首先考虑生态效益

注重森林城市的净化大气、保护水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碳氧平衡、防风防灾、调节城市小气候环境等功能。

4. 充分考虑地带性植被,注重生物多样性

以地带性植被为规划依据,以形成稳定的有地区特色的城市森林景观。充分利用树种资源和生态位资源,师法自然,创造景观多样性,形成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以使城市森林系统复杂化,更加稳定,更好的改善人居环境。

5. 系统协调,提高整体功能

科学配置,完善城市森林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森林总量,发挥城市森林的最优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充分提高城市森林对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6. 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

根据不同地段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确定适宜的森林结构,选择应用具有主导功能特点的树种,进行城市森林的合理布局。增加乡土植物特别是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使用,突出本土植被群落模式的特点,完备优化森林结构。

四、城市森林的绿化指标

1. 森林城市绿地率指标

绿地率指标以35%为宜,绿化覆盖率指标应达到606

其它比率,居住区绿地面积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7.5%,单位附属绿地占单位总用地面积应大于31%,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不低于2%,郊区林木覆盖率40%~60%。

2. 人均绿地

  人均绿地面积应为2530 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030 m2,其中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 m2为宜,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为30 m2,风景名胜公园为100 m2 1

3. 各类绿地面积指标

综合性公园面积不小于10 hm2,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大于2 hm2,动物园全园面积大于2 hm2,植物园面积大于40 hm2,其它专类公园面积宜大于2 hm2,风景名胜区应在20 km2500 km2以上。

4. 道路绿化指标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小于40%,其它道路绿地率不小于20%;种植乔木的分车带宽度不小于1.5 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小于1.5 m

5. 城市森林用地规模指标

P=(A1/K1+A2/K2)]×N1+A1×N26

P:用地规模指标(hm2),A1:建城区人均绿地面积(m2);A2:人均周边区域森林面积(m2);K1:城建区绿地率;K2:周边区域绿地率;N1城市规划人口(万人);N2:周边区域规划人口(万人)。

五、 城市森林的建设模式

1. 人工地带性植被类型模式

地带性植被或区域植被应该是一个地区最稳定的群落,最能代表该地区的性质和反映该地区的植被气候特点。可依据城市所属地带性植被类型,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结构设计和树种的选择,都要遵循地带性植被原则;森林的空间布局要符合景观生态学原则。充分发挥城市森林改善环境的功能,体现城市森林的美感和艺术性。

2. 城市近自然林模式

近自然林是根据地带性植被特征选择树种,按照森林发生发展规律,营造健康、稳定、多样的混交林。既具有人工速生丰产林的特点,又有天然林的稳定。选择当地自然植被的主要乔、灌木,应用容器育苗和近自然苗木种植技术,超速、低价营造以地带性森林为主,具有群落完整性、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最高、稳定的近自然森林。

3. 城市森林生态模式

在现有城市树木分布的基础上,选择出适合该市生长的树木类型,从中选择相互能保持良好协调关系的群落类型。以这种类型为基础,作为发展城市森林的骨架,再将试验、观察好的、适应性强的植物作为补充,通过适当的管理形成有特色的、复杂的、稳定的城市森林类型。

六、沈阳的城市森林建设途径

1. 现有城市森林系统分析

在沈阳城建区内,沈阳树木园是一个较稳定的近自然林的城市森林模式。沈阳树木园位于沈阳市内东南部、南运河中段,园内共有栽培年限在15年以上的木本植物423种,隶属1851科,针叶树28种,阔叶树395种,草本植物133种,植物在地理上以温带成分的占优势。园内的人为活动只是工作人员的管理维护;园内植物群落具有较好的相互关系和空间结构格局;园内林木可进行自我更新;还有少量的小型动物活动,如鼠类;动植物残体可重新回到土壤;土壤腐殖质深厚、肥沃。这些因素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具有很好的改善环境的作用,是城市森林的一个典范。

2. 途径

(1)总体规划

沈阳建设城市森林应以现有的大型绿地为基础,如棋盘山、浑河水系、森林公园、三环防护林等,这些绿地都位于沈阳的城边,所以可以考虑将这些大型绿地加以延伸,以引入沈阳市内,这样既可以使城区内的绿地与城市周围的天然的、人工的林地、绿地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又可以有效的分割城市的空间,形成绿色的廊道。另外要加强城郊林地的建设,城郊林地要做到经济林与自然林的结合,结合考虑地带性植被的特征,加强管理,使城郊的林地逐渐形成复杂的、稳定的、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城区内在现有公园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优化,增加大型绿地的面积;尽量增加各类附属绿地的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选择适宜的行道树种,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和管理。最终形成外围森林环抱,内部绿化成网的格局。

(2)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体系下形成绿色生态网络

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体系下,我们把沈阳城市森林的建设重点分为:公园绿地、街道绿化、附属绿地、城郊林地、城郊各类大型绿地、生产绿地等几个部分,各类绿地的相应要求可参照上述城市森林的绿化指标。进行建设时要有针对性,对每类、每块绿地都要有具体的规划,规划中充分考虑绿地的功能、立地条件、与周围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协调、景观效果、植物配置等因素,再确定树种和相应的建设模式。还要保证城市森林的均匀分布及各部分的协调统一。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来分析,城市内的各种绿地可以看作是大小不同的斑块,通过廊道和斑块的理论可以在沈阳城区内形成一个有机的绿色生态网络。

(3)有步骤的、科学的制定方案

城市森林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单靠绿地面积来实现的,植物栽植后,要能适应沈阳市城市环境、改善环境,并能够形成一个稳定、复杂、可更新、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

(4)制定详细的绿化法规,注重栽后的养护管理。

(5)近自然林的城市森林模式是沈阳最终的实现目标。

3. 森林城市植物选择

(1)骨干乔木树种

油松、红皮云杉、桧柏、沙松、冷杉、东北红豆杉、加拿大杨、银中杨、柳树、榆树、山皂角、梓树、五角枫、刺槐、银杏、花曲柳、黄檗、紫椴、山桃、东北杏、暴马丁香。

(2)乔木

白扦、青扦、沈阳桧、核桃楸、辽东栎、蒙古栎、小叶朴、国槐、臭椿、美国花曲柳、水曲柳、元宝槭、栾树、桃叶卫矛、美国木豆树、红松、臭冷杉、北美短叶松、西安桧、万峰桧、塔柏、黄花落叶松、小叶杨、香杨、龙爪柳、金丝垂柳、馒头柳、枫杨、红花刺槐、香花槐、龙爪槐、山槐、白桦、黑桦、千斤榆、水冬瓜赤杨、赤杨、色赤杨、毛赤杨、槲栎、槲树、夏橡、桑、龙爪桑、辽梅杏、东北杏、西伯利亚杏、陕梅杏、山樱桃、李、稠李、山桃稠李、花楸、水榆花楸、山梨、杜梨、花红、红肉苹果、山荆子、海棠果、山楂、山里红、洋白蜡、绒毛白腊、小叶白腊、北京丁香、黄金树、文冠果、垂榆、圆冠榆、刺榆、黄榆、裂叶榆、春榆、大叶朴、茶条槭、复叶槭、假色槭、拧筋槭、糠椴、华北卫矛、西南卫矛、宽翅卫矛、火炬树、灯台树、刺楸、金枝国槐、紫叶李、西府海棠、玉兰、天女木兰、日本厚朴。

(3)灌木

铺地柏、砂地柏、兴安桧、矮紫杉、 朝鲜黄杨、细叶黄杨、照白杜鹃、紫丁香、小叶丁香、关东丁香、红丁香、白丁香、欧丁香、辽东丁香、羽叶丁香、羽裂丁香、蓝丁香、什锦丁香、东北连翘、垂枝连翘、卵叶连翘、金钟连翘、水蜡、雪柳、水?子、风箱果、东北扁核木、榆叶梅、重瓣榆叶梅、鸾枝、郁李、毛樱桃、红千瓣麦李、黄刺玫、多季玫瑰、粉团玫瑰、黄蔷薇、刺玫蔷薇、野蔷薇、伞花蔷薇、珍珠梅、日本绣线菊、柳叶绣线菊、土庄绣线菊、珍珠绣线菊、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珍珠绣球、野珠兰、篷垒悬钩子、大叶小檗、小檗、细叶小檗、紫叶小檗、迎红杜鹃、兴安杜鹃、树锦鸡儿、红花锦鸡儿、金雀锦鸡儿、多花胡枝子、胡枝子、短序胡枝子、花木蓝、紫穗槐、大花圆锥绣球、东陵八仙花、京山梅花、东北山梅花、千山山梅花、东北溲疏、大花溲疏、香茶镳子、醋栗、东北茶镳子、金银忍冬、长白忍冬、桃色忍冬、秦岭忍冬、蓝叶忍冬、接骨木、鸡树条荚、欧洲荚、暖木条荚、猥实、锦带花、日本锦带、红花锦带、白花锦带、早花锦带、红王子锦带、红瑞木、胶东卫矛、卫矛、乌苏里鼠李、秋胡颓子、枸杞、柽柳、叶底珠、省沽油、牡丹、棣棠、重瓣棣棠、丰花月季、紫叶矮樱。

(4)藤本

地锦、五叶地锦、山葡萄、葡萄、蛇白蔹、七角白蔹、金银花、台尔曼忍冬、葛藤、南蛇藤、软枣猕猴桃、北五味子。

(5)宿根花卉

蓝灰石竹、大花剪秋罗、肥皂草、芍药、荷包牡丹、三七景天、德景天、卧茎景天、长药景天、落新妇、苜蓿、千屈菜、锥花福禄考、丛生福禄考、连线草、荷兰菊、黑心菊、玉簪、紫萼、射干、德国鸢尾、马蔺。

(6)草坪

葡剪股颖、野牛草、早熟禾、结缕草、白花车轴草。

参考文献

1 何兴元,宁祝华.城市森林生态研究进展.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 刘常富,李海梅等.城市森林概念探析.生态学杂志,2003225.

3 许文铎,李海梅等.中国东北城市地带性植被预测模型及其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模式.生态学杂志,2003225.

4 陈玮,胡志斌等.建设城市森林的原则与途径生态学杂志,2003226.

5 姜东涛.城市森林与绿地面积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1.

6 李兴照,李婷,黎春燕.“森林城”模式研究.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212.

7 杨学军,许东部,唐东芹.城市森林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综述.生态经济,20017.

8 李锋,刘旭升,王如松.城市森林研究进展与发展战略.生态学杂志,2003224.

9 何兴元,陈玮等.城市近自然林的群落生态学剖析??以沈阳树木园为例.生态学杂志,2003226.

10 宋永昌,李俊祥等.上海城市森林建设之初探.中国林业出版社.

11 陈涛.建设沈阳生态城.生态学杂志,2003225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