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美学教育浅见

2007-08-19 08:00:00    作者:中国风景园林网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论文摘要:我国园林艺术发轫最早,且景象优美,意境深远,素有“园林之母”之称,在国际享有盛名。建国以来,园林建设有了更大的发展,高等院校也设立了园林专业,开设了园林史、美术、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为城市园林绿化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园林美学至今还未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讲授,至多举办一些讲座,或在其它课程中附带讲一些粗浅的概论,这与我国卓绝的园林艺术很不相称,在此,我想就园林美学教育问题谈谈一些看法。

关 键 词:园林美学教育

我国园林艺术发轫最早,且景象优美,意境深远,素有“园林之母”之称,在国际享有盛名。建国以来,园林建设有了更大的发展,高等院校也设立了园林专业,开设了园林史、美术、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为城市园林绿化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园林美学至今还未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讲授,至多举办一些讲座,或在其它课程中附带讲一些粗浅的概论,这与我国卓绝的园林艺术很不相称,在此,我想就园林美学教育问题谈谈一些看法。

      园林美学教育的必要性

  一、美是园林的基本要求

  园林是一门艺术,美是艺术的根本属性,离开了美,艺术也就失去了生命,统观中国古典园林,都是各有特色、各具其美的。北京皇家园林具有庄严豪华之美;苏州园林具有自然质朴之美;扬州园林具有小巧玲珑之美;川西文人纪念园林具有清逸典雅之美;徽州园林与田野村舍结合而具有亲切纯朴之美;杭州园林借西湖之景而具有淡丽柔和之美;岭南园林以庭院特色而具有简洁隽秀之美;以及全国各地寺观园林具有幽奥奇幻之美。这些园林尽管历尽沧桑,多次修葺,今日游人仍然流连往返,正是因为其具有永恒的美。

  二、园林建设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美学指导

  园林既不是对自然照搬照套的复制,也不是设计师随心所欲的虚构,而是根据人的意志,把客观物象即自然界美景变成人的审美意象,再由人的审美意象转化成艺术形象即园林。前半个过程是受设计师美学观念支配,后半个过程是设计师美学观念在园林中反映。显而易见,设计师就象母亲,与自然界结合交媾而使审美意象受孕、怀胎、分娩而产下园林。这是呈“母性遗传”的,设计师把自己的主观情思输送给审美意象,最后建造的园林则更象她母亲,她几乎熔铸了设计师的审美心理。设计师并非孤立的,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美具有社会性,因而设计师的美学观念受社会影响,园林艺术也是受社会上美学观念指导的。

  中国向来注重自然美,特别在魏晋南北朝之后,老庄哲学的返朴归真、天人合一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人们力图从富于自然情趣的明山秀水之中体味出那种虚空飘渺的境界,追求那种超世脱俗的自然美。表现在园林艺术上就是采取分景、隔景、借景、对景、框景等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构成虚实相生、疏落有致、主次分明、前后呼应、有开有合、互相穿插、含蓄委婉、意境深远的有机整体,创造出具有“象外之象、景外有景”的“立体山水画”。中国园林设计师在“自然美”的指导下,创造出的园林就是描绘自然界美丽“形”,表现自然界气势的“神”,寄寓设计者超然的“情”,使客观水山和主观情思融为一体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从古希腊起就喜欢对审美对象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力图用简单的数与几何关系达到对称,均衡和秩序,显示人类的力量,以此为美的本质。表现在园林艺术上就是采取中轴线贯穿全园,设计严格的对称,精确的比例和严整的几何形的道路、建筑、花坛、广场等图案式的景观,正如古典主义建筑权威勃隆台所说:“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定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西方园林设计师在“人工美”的指导下,创造出的园林就是规则形的图案,使人一览无余,表现了人类要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欲望。

  由上可知,园林设计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美学指导的,中国园林设计师因“自然美”而吟成了一首首婉约含蓄的抒情诗,西方园林设计师因“人工美”而谱写了一曲曲豪放明快的交响乐。作为园林专业的学生,只有在掌握系统的园林美学知识的前提下,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才能得心应手,应变自如,根据各种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优美的园林。

  三、可以普及美学教育

  美学教育不只是意识形态领域内的纯理论灌输,更主要的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艺术鉴赏,“只有艺术鉴赏才能引导人们逐渐回到美,回到自然,回到生活”(爱伦?坡),“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自由的愉快,因为既没有官能方面的利害感,也没有理性方面的利害感来强迫我们去赞许”(康德),而是不知不觉地接受美学教育。园林艺术同样具有这种功能,人们林荫信步、溪间闲行、假山远眺,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亭一阁,皆能触景生情,达到“不出城廓而得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获林泉高致”的效果。人们在游园欣赏的同时,也积淀和发展了自己的感觉、思维、情感,当然也包括美感。优美的园林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陶冶人们的审美情操,并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相融合而形成审美理想。可见,园林艺术在“人化自然”的同时,也“人化”着人类,在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园林的同时,也塑造了游客。它可以把外界大自然优美的景色引到游览者的面前,使游客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突破有限,通向无限,进行丰富的想象,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产生一种富有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因此,园林美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园林专业的学生,更主要的是为了通过园林凝聚起健康的审美观念、趣味、情感和理想,输送给游客,引导游客的审美活动。

      园林美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园林美学教育一直被忽视

  我国目前园林专业都是设在理工农林院校,受重理轻文之影响,过分强调技术,忽视了美学的作用,认为学不学无所谓,甚至认为是教条的东西,是限制学生丰富想象的条条框框,远离生活和艺术;有人虽然认识到美学的作用,但认为美学比较简单,自己看看就懂了,不需要进行课堂教学;也有人能认识到园林美学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安排课程。

  二、目前理论水平不够,美学与园林脱节,没有系统的教材。

  我国虽有一些园林美学著作,但是,美学家论园林时,较多地运用判断、概念等纯理性论述,热衷于对“美”、“美感”、“意境”、“模糊”等抽象性词语进行无休止的条分缕析,缺乏创造性的想象和艺术的技巧;园林艺术家对美学的研究,较多地运用具体的形象和技巧来表达,缺乏系统的论述和深入的分析,美学家与园林艺术家各自为阵,各执一词,始终未能坐到一起来共同编写园林美学教材。

  三、学生艺术修养差

  园林专业学生是按理工农林院校标准招收的,对文学、哲学、历史、美术、美学都知之甚少,艺术修养普遍较差。进入了高校后,也很少有人去探讨美学上的问题,即使偶尔翻上两页,因无法理解,看不下去,而被迫丢开。

  四、师资不足

  现在很少有专职的园林美学教师,基本是请美学、园林界的知名人士举行一些讲座,或由美术和园林规划设计教师附带讲一些粗浅的概论,学生无法学到系统的园林美学知识。

      如何加强园林美学教育

  一、应当尽可能地统一认识

  首先必须认清园林美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给予重视,尤其是主管部门,有权作出规定的部门更要尽可能地统一认识,早日把园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讲授。

  二、明确园林美学教育的任务

  园林美学,一方面依赖于人们的游园、赏园的实践,从理论上概括出审美经验,另一方面能够反过来指导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推动园林建设的进步。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应系统掌握园林美学的产生发展规律,人们对园林的审美反映以及作为这种审美反映的集中表现的艺术规律,根据这些规律设计园林,使之能适应广大人民的审美观念,游客能感受和领悟到其美之所在,并且乐于接受,才能真正引导游客的审美活动,塑造游客的审美理想。这就是园林美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这个任务,并为完成这个任务而共同努力奋斗。

  三、尽快组织人员编写教材

  园林美学涉及园林和美学两门科学,应组织园林界和美学界人士一起共同编写,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目前,园林美学无原版教材,要得从头开始,但是我国园林与美学各自的发展都很快,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可以参考的资料。古代有计成的《园冶》等造园名著,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的《一家言》等也存有古典园林艺术之精华,当代有汪菊渊的《中国古代园林史纲要》、童隽的《江南园林志》、彭一刚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陈从周的《说园》、余树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宗白华等的《中国园林艺术概观》等许多园林艺术之佳作,我国还有大量的山水画论、山水诗词等,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国当代美学原理书籍也很多,较为系统的有: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蔡仪主编的《美学原理》、杨辛、甘霖编的《美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山西大学合编的《美学教程》以及十一所民族院校合编的《美学十讲》等,这些基本上概括了我国当代各流派的美学观点,可以借鉴。

  四、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园林美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既不能单从抽象的概念定义出发,脱离园林审美与艺术实践的实际,也不能仅停留于造园技术现象的罗列,而且通过对大量园林的讲解分析,概括提炼,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再通过这些理论指导学生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践。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园林美学是在园林艺术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变化着的,园林美学的各个范畴和规律是随着社会生活和艺术发展而历史地产生和形成的,如果只从逻辑上讲授,很容易地陷入抽象空洞的概念和推理之中,学生不知所云,感到高深莫测,或者索然无味,产生逆反心理,拒绝接受,只有把历史与逻辑统一起来,美学理论与园林实际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很轻松、很自然地学习园林美学知识。

  (三)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

  园林美学内容丰富,学时安排再多,也不能讲完,而且美学本身也是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课堂上仅仅是学习一般的园林美学原理及其研究方法,大量的学习应是课外阅读、游园、品园、分析、理解和升华,通过学生自己的不断探讨,不断积淀,才能获得自己的东西,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有意识地设计出优美的园林。

  五、园林专业应自己培养教师

  园林美学是为园林建设和园林审美服务的,教师应该掌握系统的园林知识,美学专业学生学园林难以深入,只有在园林专业选拔一些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强的学生到美学专业去进修,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才能结合园林讲美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学生学到有利于园林审美和园林设计的美学知识。

  六、逐步提高理论水平

  我们想一下子就把园林美学的理论水平推到与园林或美学并列的地步,是不可能的,而要通过园林、美学界的人士一起不断努力、摸索,逐步提高,可以经常组织园林界与美学界人士对话,共同举行园林美学学术讨论会,交流经验,扬长避短,大胆探索,不断革新,不但有助于园林事业的发展,也将促进美学事业的繁荣。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