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开幕实录

2007-08-19 08:00:00    作者:中国风景园林网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2006年9月18日,《风景园林》主办“2006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在北京林业大学隆重开幕,园林专家,两院院士,企业代表,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盛会,就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及国外景观设计经验进行座谈,以下为实录内容:

  主持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甘伟林):各位代表,2006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现在开始!风景园林教育大会的召开,是为了促进风景园林学科的健康发展,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104所,到会代表220人,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向前来参加会议的老师和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今天上午光临大会的嘉宾有建设部城建司的代表,中国科协的代表,国务院学位办的代表,还有部分园林设计和工程企业的代表,以及多年从事风景园林教学和科研的专家,在这里,我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深深的谢意。这次会议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是很有意义的,北京林业大学是我们国家建立风景园林专业最早的大学,该校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大批的风景园林方面的人才,借此机会我们向北京林业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们首先请北京林业大学的党委书记吴斌同志致词。
  
    吴斌: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很高兴能参加2006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的开幕式。首先,我谨代表北京林业大学,向前来参加本次教育大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以及一直支持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发展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问候和感谢!并对本次教育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前身是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建的造园专业,这也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园林教育基地,当年创办园林专业的两位老先生:吴良镛院士和陈有民教授今天都来到了会议现场。在这里,我也一并对两位老先生多年来对中国园林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

  经历了55年的发展,北林大园林学院已建成园林、城市规划、旅游管理、观赏园艺四个本科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旅游管理三个硕士专业和两个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形成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函授生、进修生、研究生课程班等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具有全国园林学科领域仅有的2名院士;全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经过十五建设,学院本科生人数稳定在2000人左右,研究生人数500人左右。在建院历史、学院规模、学科全面性等方面来看,北林大园林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都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新时期对风景园林教育的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的重要基地,我们的风景园林高等院校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2005年3月26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座谈会在我校召开,讨论了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问题并一致达成筹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分会的意见。1年半之后的今天,教育分会筹备委员会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年会。北京林业大学作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分会筹备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以及本次教育大会的承办单位,我们感到无比的荣幸和欢欣!

  据我了解,本次教育大会是全国风景园林教育界迄今为止的规模最大和规格最高的盛会,有超过100所院系的190多名来宾出席了本次大会,他们来自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30多个省市区,涵盖了全国开设风景园林或相关学科专业的绝大部分院校。这些教育单位对本次教育大会都极为重视,纷纷派出院长、副院长等学术骨干出席;这也充分体现了全国风景园林教育界对本次教育大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我相信,本次教育大会将在推动我国乃至世界风景园林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出席本次教育大会的建设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嘉宾,感谢四位德高望重的院士和十一位教育界和企业界的知名学者与专家为大会做主题演讲。我相信,他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和多样的主题解读和阐述学科和行业的发展,增加我们对风景园林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认识,并将提升本次教育大会的学术水准。我衷心地祝愿大家在聆听、讨论之后,集思广益、开拓创新,达成共识。我也希望在本届大会的推动下,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工作者能再接再厉,为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构建和谐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预祝2006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感谢吴斌教授,下面我们请建设部副部长,两院院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周干峙先生。

周干峙:各位早晨好!我没有做太多准备,开这次会本来是由于今年3月份国家教委批准的风景园林专业恢复本科招生,当时学会准备开一个会,研究怎么适应新一轮的发展,把风景园林的教学很好地开展,本来想开一个小型会议,没有想到时间推迟了几个月,但是来参加会议的同志们如此踊跃,今天大概到会的有220个代表,院校100多所。我想这个情况也充分说明大家对这个会议的关心,看来真是由于我们现在的形势,我们的专业,社会的需要,各方面的工作都在蒸蒸日上。现在我们开会大家讨论关心的问题,可能就不仅仅是专业教育的问题,大家对行业的发展、对学科的发展都很关心。我们这个会既然有那么多同行、专家和同志们参加,恐怕就不是狭隘的、比较窄地讨论专业学科教育的问题了。除了专业教育问题以外,学科建设难免要谈,这对行业的发展非常有必要。这个会议有两天的时间,我们借这个机会学习交流,这是风景园林事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所以我想借这里谈三点想法或称作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在我们整个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风景园林事业正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时期,要抓住机遇,推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家肯定都看到很多报告,可以看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经过20年的增长后,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的风景园林事业和我们整个城乡建设事业一样,前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现在很多专家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都在预计下一个二十年会怎么样,下五十年会怎么样。现在看来,包括国内、国外的分析都是共同的:中国并不会发展到现在这样就停下来了,下一步至少要有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高速增长时期,当然大家也谈到了很多新问题。新发展有新问题,但是都认识到发展是主题。不少同行跟专家都预计我们再过二十年,我们的经济水平要由现在的第四升到第二。再过五十年就要接近甚至超过现在的最大,最富裕的国家?美国,当然现在这个很难说,要预计四、五十年,比较难说。这说明我们继续要面临一个进一步发展的好的势头。我们的城乡建设,我们的风景园林建设,都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大背景,恐怕各行各业就没有今天的状况,如果下一步预计是一个好的状况,很显然我们的风景园林事业前景是非常好的。

  我们风景园林事业近十年的变化是非常快的,我们这个专业的教育,从院系来说,总共约有104个,从业的规划设计人员有8万多。全国每年完成的园林建设总体规划面积就增加了一倍,现在全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7.3,以前我在部队时候只有3点多。根据统计,我国风景园林企业也已经发展到了1万4千多家,从业人员就更多了。风景园林事业还吸收大量民工,提供就业岗位。因此近几年我们的行业无论在城市绿化、公园建设上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这个局面至少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好时机,必须继续兢兢业业,把风景园林事业搞上去。

  第二点,另外一个我可能要说一个外行话,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应该尽快的发展和提高。因为现在人才是第一位的,没有优秀的人才,什么事业都搞不成。风景园林专业和城市规划一样,院校很多,但它们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了数量,如何提高质量,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光讲质量没有数量不行,有了数量没有质量也不行。就好像是金字塔一样,要有塔尖和塔底。如果没有强大而优秀的人才队伍,我们要很好地发展也是很难的。在这个问题中,我个人有一个看法,因为我在规划方面时间长一点,我觉得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更为关键,塔尖非常重要,这表示你这个队伍能够达到的高度,必然是高层次的人才才能带动整个行业。现在各方面从操作工,技工开始,大家知道现在高级技工极端缺乏,这个队伍很关键,但是要有好的队伍,也必须有好的设计,有好的学术作为基础,所以我们现在研究这个风景园林专业高等教育里面,这个教育怎么提高,怎么适应新的发展,我看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还要花很大的力量,把现有的100多个院系的教育都要能够普遍地达到一流的水平,这是我们今后发展的一个根本,一个根基所在。

  第三点,我想讲的就是要谋求今后迅速的发展,除了第一条件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我们这个行业一定要团结,行业的团结就是大家齐心协力,行业的团结也是要有教育的团结。这也是一件大事儿,也是我们在研究专业教育的时候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行业迅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可能都一致,而是多元化的,是百花齐放的,但是百花齐放的情况下,也要有一定的一致。学术上出现一些不同观点,甚至是一些分歧,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学术上的空气依然归为两种,一种是分道扬镳,我觉得我们搞得好,这个事业会发展很好,搞不好会出现三头、四头的学派,这是不好的现象。所以我希望借这个机会,把学术和教育很好地团结起来。团结是一个问题,大家要非常真诚的,非常讲科学,不感情用事。许多事情我跟好几位老先生也都交谈过,我们总觉得学术上的问题是说得清楚的,不是说不清楚的,只要我们有这样一个好的氛围,就能搞好和推动教育水平和行业水平的提高。这个我就不展开多说了,因为超过了规定时间,我先讲这么三条,我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大家的看法,而且都要听听各种不同的意见,来取长补短,如果这样我相信我们的会开得很有成就,不仅是教育的问题,有关教育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应该借这个机会有所收获。最后我预祝这个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我们这次会议受到了国家领导的重视和相关专业院校的关注,今天我们到会的有香港大学的专家,也有台湾(中海)大学的专家,国际风景园林学会对我们这个会也很关心,很重视,现在是国际风景园林的现任主席法加多致函周干峙理事长祝贺2006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的召开。现在我们有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驻IFLA代表刘晓明先生宣读贺信。

  刘晓明: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周干峙理事长:亲爱的周干峙理事长先生,我刚刚欣喜地得知2006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定于2006年9月19-20日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协办单位是风景园林杂志和中国园林学刊。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全面支持这一盛事。我将很荣幸地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网站上强化这一重点。同时,我将高兴地在近期的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世界理事大会上出版的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通讯上加以报道。

  风景园林的教育、行业的承认和评估是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非常紧迫的优先工作。我非常高兴我们尊贵的会员国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这一积极的会议。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确认此次大会并预祝您以及大会报告人和与会者能对风景园林的教育领域如当代风景园林的发展与中国风景园林人才的需要,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体系最新的课题和战略,国际风景园林学科、教育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很有前瞻性的、丰富的讨论。

  我现在正在希腊雅典参加一个风景园林教育会议,我们与会者与你们一样都深信在21世纪风景园林事业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们必须为我们的共同目标一起努力工作。我期待着很快在明尼爱波利斯市能与您相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主席玛莎?塞西里娅?法加多,2006年9月18日

  此信同时抄送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执委会。
  主持人:国际风景园林今年在美国召开了一次大会,我们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下面我们请国家风景园林建设事业的主管部门,建设部城建司副巡视员曹南燕同志讲话。
  
    曹南燕: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之后的召开的,这次大会在全国各界人士认真执行开放规划的形势下召开的,这次大会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它将对风景园林教育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里我受建设部和城建司的委托,向我们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衷心感谢吴良镛院士、孟兆祯院士等各位院士及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的各位老师、专家还有同学们,以及我们中国风景园林协会的代表,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中国风景园林建设的支持,感谢你们对全国风景园林工作的指导!

  下面我也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全国风景园林工作的情况,建设部主管全国的风景园林区,主管全国城市的园林绿色,指导全国风景园林工作,指导城市园林工作,指导城市区绿色工作,在指导全国风景园林工作和城市园林工作当中,2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风景园林工作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全国有风景园林区178个,占国土面积的1%,全国31处世界遗产中,有16处是国家级风景区。在国务院的指导和关心下,风景园林区得到了很大的保护和增加。这几年旅游发展非常快,今年10个人里面有1个人出游,旅游业成为我们国家大的一个产业,增加了就业,发展了农民经济,改善了农民生活,这里主要是风景园林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我们风景园林区也非常重要相关的文化科学教育活动,在这些方面也进行了很多工作,开展科学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一个很好课堂和场所,所以通过我们风景园林的保护和规划,促进了我们文化的传播,保护了我们自然遗产,特别是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素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当然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在这里我简要地向大家做一个汇报,同时在城市园林化的工作当中,党中央国务院给了高度重视,2005年全国首次召开的全国风景园林工作会议,对我们整个工作,特别是分析我国城市建设的指导方向,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

  建设部目前开展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自1992年以来,先后有87个城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是社会经济增强的重要手段,目前到2004年底,全国城市绿色覆盖率达到36.6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39平方公里,其中具有重大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北京的天坛公园等都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遗物,成为世界共同的财物,这和各位风景园林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对我们各位辛勤工作的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写意。风景园林教育是我们整个行业发展的后劲和我们发展前沿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认为首先我们要提高认识,要紧紧依靠专家学者,才能做好我们风景园林教育工作。首先我们要提高认识,当前我们国家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党的十六大的发展目标,关键是要提高发展目标和质量,而且做到这一点,要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离开这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就失去了动力和支撑。这里说首先是我们教育是关键,所以要坚持自主创新,我们科研院所要通力合作,我们如果不大力培养风景园林人才,是没有办法做好的。这一点,我们今天在这里共商我们风景园林教育工作,我们要从科学发展的需求出发,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体系的调整,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同时在今年科技大会当中,有一个规划纲要,我们要根据实施的规划纲要的需求,在我们风景园林专业当中,要建立我们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体系,要调整我们的专业设置,要加快学科的建设。我们要充分地在科学研究中,要发挥科学研究基础的作用,使科学教育与我们风景园林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首先要提高这个认识,同时我们要紧紧依靠风景园林专家和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基础学科,科技大会提出要给基础学科和基础科学,以及前沿技术研究给超前基础,从长远看,如果这方面的研究薄弱,将会使我国失去研究的竞争力,我们一定要紧紧地依靠我们的专家学者,我们在国家的发展过程当中,要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同时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事业的基础,要提倡百家争鸣,要提倡自由探索,鼓励创新,要宽容失败,要管住学生的急躁风气,我们风景园林的专家,为我们的事业长期奋斗,呕心沥血,我们在座的很多专家为我们的风景园林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在这里我们向我们的专家再次表示感谢。

  同志们,我们今天欢聚一堂,在我们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在我们学者的指导下,来共商我们风景园林的教育事业,我想这是我们今后风景园林事业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把我们的研究和我们的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将是一个很好的指导。同时今天的大会还有很多的院士和很多的专家,他们要为我们讲很多教育方面的工作,和风景园林方面的工作,他们会给我们上一堂很好的课,我想我非常有幸参加今天的大会,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同时我也有责任把专家的意见带回去,向我们建设部的同志们汇报,使他们能把我们专家学者的思想、方法,以及你们对我们风景园林工作的一些想法和措施,我们将把你们的想法和措施,同时结合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方针政策上能体现出来。同志们,教育是促进我们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我们想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关系到我们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曹南燕,下面我们请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朱雪芬同志讲话。

朱雪芬: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参加2006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我谨代表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对会议的如期召开表示祝贺。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党中央和国务院号召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决策,中国科协肩负着光荣而又繁重的任务,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需要广大各位学者的共同努力。科技界需要求真务实的科技精神,淡泊名利的精神。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科技建设,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有效地整合全社会的科技资源,促进本行业和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把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事业中来,中国风景园林协会召开这次会议,是发展自己的一次尝试。我想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学会要加强学科发展的研究,学科发展研究是学术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由学会的特点而决定的,也是必然要求。学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展学科调研,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发现和解决学科发展中的问题,把握学科发展的正确方向。风景园林是一个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学科,既是城市建设需要,也是生活需要,风景园林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围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我们也希望风景园林学会能够更好地团结广大科学研究工作者,借鉴和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不断丰富学科的内容,提升理论水平,学科的专业特色,建立具有完善中国风景园林特色的风景园林体系。第二是学会要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服务能力,学术交流是推进原始创新的方式之一,对于启发科研思想,激发创造灵感,促进人才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搞好学术交流是学会的立根之本,学会通过交流可以为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对于学会的工作者来说,学术交流是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取得同行认可的重要方式,是拓展视野,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学会应该把提高交流的质量和水平,作为学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要不断增加学会的活力和凝聚力,这次召开的教育研讨会,可以说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创造性的推动工作的一次积极尝试。我相信我们会更好地联系广大高校和风景园林工作者,来共同促进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培养人才方面的交流和研讨,优化办学模式,为城乡环境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最后我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身体健康。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