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园风景区森林生态建设的回顾与发展

2007-09-04 08:00:00    作者:万志洲 徐海兵     来源:南京市园林局     浏览次数:

    中山陵园风景区的主体是紫金山(又名钟山),有着2.5亿年的地质年龄,生态环境优越,自然环境优美。风景区位于南京城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区内分布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共有各类乔灌木700多种,昆虫400多种,野生动物、鸟类近80种。拥有森林面积3万5千亩,据测算,紫金山绿色植物每年释放氧气380万吨。称为古都南京的“城市绿肺”、“天然氧吧”,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拉动旅游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综合效应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20年以来,景区先后获得“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ISO14001国家示范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景区建设试点单位”、“国家青年文明号”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2003年7月3日,明孝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进一步提高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2007年,景区成功创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标志着景区实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
   凭山之灵气,依陵之雄势,中山陵园风景区蜚声海内外,每年吸引着500多万中外游客慕名而至。紫金山方圆31平方公里,山、水、城、林浑然一体,自然景观丰富优美,文化底蕴博大深厚,中山陵、灵谷寺、明孝陵三大核心景区分布着各类名胜古迹200多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山水相依,陵林辉映,外延苍茫,内涵深邃,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资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追昔、探幽、揽胜,紫金山无愧为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
一、紫金山植被概况
    紫金山(又名钟山)于1911年开始造林,1916年建立江苏省第一造林场,1928年建立中山陵园,近代营林史近90年。初期以马尾松为主要树种,全山为四季常青的松林所覆盖。通过人工长期抚育及自然发展,紫金山天然植物区系的恢复及地带性植物群落类型的形成,不但成为国内外著名的重点风景林区之再一,而且成为我国北亚热带地带性落叶常绿阔叶林地带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基地之一。
    紫金山植被类型大体上可分为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四大类。但较早文献记载表明(陈嵘,1928;钱崇澎,1932),由于长期的人为破坏,特别是太平天国战争,紫金山植被被破坏贻尽,其南北坡遍布砾石和卵石。到1932年,紫金山仅有小面积树木残存分布于灵谷寺和明孝陵两处。从中山陵建陵开始植树,人工植被有所增加,尤其是解放后,多次大规模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使紫金山森林覆盖面积不断扩大。直至60年代,紫金山全山已森林郁闭。从本世纪初到现在,紫金山植被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工植被在紫金山植被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紫金山现状植被中,人工植被仍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山顶和山腰仍然呈现以人工栽种的黑松、马尾松为优势种的群落外貌。70年代后,尽管针叶树病虫害的发生,黑松、马尾松,尤其是位于山麓的黑松、马尾松生长衰退,大量死亡。然而,山麓残存的黑松、马尾松均为主林层乔木,在群落中仍占有一定位置。
紫金山现状植被的另一特点是常绿成分明显增加。原生常绿树的种群规模不断扩大,如壳斗科常绿树苦槠,在紫金山南坡水土条件好的中部腹地,已出现胸径约20cm的立木,其幼苗在一些区域为林下常见种,表现出增长型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构。在山麓和沟谷水土条件较好地带,蔷薇科的石楠、冬青科的冬青、构骨已成为林中常见小乔木和灌木。同时,紫金山现状植被中还出现了一些常绿逸生成分。如在灵谷寺附近,有一小片已初具规模的湘楠种群斑块(李锡文,1982),数株湘楠乔木已接近主林层,林下有数以百计的湘楠实生苗。在凉水坑沟边小生境中,出现有胸径达15cm的豺皮樟呈小乔木状。另外,还有青冈栎、紫楠、樟树、女贞、竹叶椒和海桐等常绿成分已出现在紫金山次生林中,具有天然更新能力。

[分页-landscape]
二、生态建设回顾
1、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严格依据《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管理条例》,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环境优先、兼顾景观”的理念,建设彰显南京“山、水、城、林”的城市特色,打造古都风貌城市森林核心绿地区,加强法治,严格监管,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景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优先,保护为主。贯彻生态化理念,坚持环境优先,遵循自然规律,注重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坚持统筹兼顾、科学管理、合理开发,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
    合理规划,分类控制。坚持以景区总规和详规为指导,实施分类管理:核心景区,加强保护与管理,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建设活动,严格限制建设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其用地应调整、恢复为景观或生态用地;核心景区外围地带,开展综合整治,按照保护、控制、整治相结合的原则,调整与景区无关、与景观不协调的内容与功能,合理进行景观恢复和景区开发。
    突出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全面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控制林地流失和环境污染。加强生物资源管理,依法禁止一切形式的捕杀、采集濒危野生动植物的行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对引进外来物种进行风险评估,防止有害物种进入。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确保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中山陵园风景区是海内外世人共享的人文资源和森林生态资源,不仅属于南京人的,更是中外游客的,也属全世界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完善附属服务设施,合理设计森林生态与文化遗迹旅游线路,科学控制游客容量,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含游客容量)能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更好地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
    依法行政,创新管理。依据《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创新制度、创新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严厉打击违法建设、私埋乱葬、盗伐林木、狩猎、乱倒垃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2、生态建设的成果
    森林生态系统已基本形成。紫金山森林是景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森林生态的建设上,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突出治理环境、生态修复,整合生态景观体系、加强科学研究、丰富生物多样性等措施改善风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近20年来,我局投资2亿多用于森林生态的建设。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合理调整林分,丰富和改善林相林貌,实施“林下插绿”工程, 改善景区冬季景观质量。据统计,1990年到2007年共植树约150万株,其中常绿树种80万株,主要树种有:香樟、大叶女贞、栾树、雪松、大叶冬青、银杏、红叶石楠、落羽杉、楝树、马褂木、班皮抽水、紫楠、国外松、山桐子、水杉、柏树等20个品种。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物防治的方针。从整体上看,紫金山森林生态已形成了生物栖息复杂、树种丰富、林分结构稳定、林相良好的森林群落,既有四季常青的针叶林,也有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的阔叶林,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宜人。
    生态环境保护日趋完善。为了保护钟山生态,中山陵园管理局仅1996年至2003年就投入1亿多资金改善环境,建设环保设施。投资4千万元建设白马石刻公园,把原有的500亩荒地、垃圾场改造成为风光优美的旅游景点;投资2500万元改造道路;投资900万元建设红楼艺文苑;投资300余万元建设消防、交通监控系统。特别是2004年3月启动的中山陵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入了约40亿元,计划用4年时间,让中山陵园换新景。“这是一项没有太多直接经济回报的工程,但它给南京带来的自然、人文价值不可估量。”市长蒋宏坤说。让景区彻底回归绿色,成为中山陵园环境整治的首要宗旨。通过拆建还林、退耕还林、荒地补绿,景区内不和谐因素基本绝迹。如今,整治工程二期已经基本完成,林荫蔽日、溪水淙淙的景象,在中山陵园内处处可见,“显山、露水、现城”的目标基本实现。到2008年拆迁工作全部完成后,共计可以新增绿地7000余亩,景区森林覆盖率从目前的70%增加到80%以上。改善了景区环境,使景区面貌焕然一新。
    品种专类园建设特色鲜明。(1)灵谷桂园位于中山陵东面灵谷寺景区内,地形为岗岭坡地,北高南低。这里植桂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明庆寺后已有桂树,因此得名“桂岭”,距今已七百余年了。桂园的充实扩建自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九年,已建成全园面积1335亩,桂花16000余株,品种30余种,主要有:金桂品种群(大叶金桂、大花金桂、大叶黄、圆叶金桂、墨叶金桂、潢川金桂等);银桂品种群(早银桂、柳叶桂、白吉、晚银桂、九龙桂、籽银桂、等);丹桂品种群(硬叶丹桂、齿丹桂、大花丹桂、籽丹桂等);四季桂品种群(月月桂、皱叶四季桂、软枝四季桂、大叶佛顶珠等)。
    如今,每年以旅游赏桂为主题的桂花节办得有声有色,依托园内人文胜迹,有其前身为开善寺距今1400多年,明朝时重建被誉为“天下第一禅林”的灵谷寺,梁代的宝公塔“三绝碑”,众多的历史遗存掩映在林间,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这里实为人们旅游赏桂之绝佳处。
(2)梅花山景区位于明孝陵南部,数十年来这里一直是中山陵园内的最佳春景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这里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植物园的蔷薇花木区,进行了大量成片的梅花栽植,到抗战前夕已初具规模,后来由于时局动荡,管理不力,部分梅树受到损毁。新中国成立后,中山陵园对梅园进行了复建和梅树的补植,在八十年代中期从国外引进了百个梅花品种。为了适应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于九十年代初在梅花山东侧扩建自然山水型的新梅园,与梅花山联成一片,构成了蔚为壮观的梅花山景区。在梅园的建设中,尤其注重对梅花品种的调整、收集、引进和繁育,到二000年时,全园梅花品种由八十年代中期的一百四十余个增加到二百三十个,植梅数量由六千余株增加到一万一千余株,成为名副其实的梅花专类园。从梅园的面积、梅树的树龄、数量、品种,在全国都是排在前列的。从一九九九年秋开始的梅花品种国际登录,梅花山景区的梅花品种经三次登录,近六十个品种,进入了国际登录名册,其中不乏有极为珍稀的古老优良品种,如宫粉型的“别角晚水”等,这里也是进行梅花科研的优良基地,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丰厚的基础材料。

[分页-landscape]
    近几年通过整治充实扩建,面积已达1500余亩,全园种植梅花24000余株,品种有3个系(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18个型、230个品种。珍贵品种如:“别角晚水”、“南京红”、“金钱绿萼”、“素白台阁”、“复瓣跳枝”、“红须朱砂”、“复瓣黄委”、“双碧照水”、“贵妃”、“美人梅”等。
    一九九六年春天,以梅花山景区为中心的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开幕,每年举办一届,如今这一节庆活动已上升为南京、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著名的一个旅游品牌项目,梅花山景区已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踏青赏梅的游览胜地。
    科学研究成果显著。为了提高风景区的综合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保护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树立良好的景区形象,倡导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新理念,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我们进行了《南京中山陵风景区常绿阔叶树种引进及风景林林相改造技术的研究》、《紫金山人工促进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研究》、《珍稀树种秃杉在中山陵森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及良种选育》、《风景林季相特色景点的规划》、《中山陵风景区常绿阔叶观赏树优化栽培模式技术研究》、《紫金山森林资源调查》、《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研究》、《中山陵风景区森林资源生态景观建设及可持续营林技术示范》、《3S技术在中山陵森林景观资源监测体系建立中的研究和应用》等多项研究。通过上述研究:
(1)率先在国家风景名胜区应用当今世界先进的卫星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三项技术(简称3S技术)建立了精确高效的生态监测体系,及时准确地监测中山陵园风景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变化,适时更新森林资源档案,提高数据查询和更新速度,降低资源监测成本,并为制定森林生态景观和林区景观改造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引导风景区森林资源管理走向更加成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2)针对中山陵景区松林遭受病虫害危害(尤其是松材线虫病危害),森林植被正逐步向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方向演替,森林生态景观已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需求的现状,确立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建立地带性生态风景林,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理念。通过发掘当地优良乡土树种、珍稀景观树种资源,引繁利用新、优景观树种资源,采用复层异龄混交技术,人工构建出植被地带性、物种多样、景观层次丰富、生态功能明显的北亚热带含常绿阔叶树种成份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性生态风景林,显著改善了风景林的结构、景观质量和生态功能,更好地发挥风景林资源保障城市安全的生态环境功能、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功能。项目实施引进扩繁外来新优景观树种17种,筛选出适合中山陵景区森林景观建设树种10个,发掘扩繁当地珍稀景观树种3个,栽植成活保存率达90%~95%,3年后已形成异龄复层景观;营构建试验示范林3339.5亩(222.63公顷),实施各类风景林林相改造复层异龄混交配置模式25个,从中筛选总结出生态景观型、景观保健型和景观防火型3种生态风景林模式及技术。
(3)紫金山有害生物普查已获得了阶段性成果,确定了本土危害最严重的5种有害生物(桑褐刺蛾、缀叶虫螟、竹丛枝病、黑翅土白蚁、榆掌舟蛾),明确了1种(松材线虫病)国外传入的危险性有害生物。收集到一批省内较为珍稀的种类,同时总结了大量的材料,已总结的材料有《紫金山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报告》、《紫金山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报告》、《紫金山有害生物现状及防治对策》、《中山陵园风景区主要有害生物的变化及原因分析》、《紫金山蝶类调查报告》等多篇文章。通过普查,建立和完善了紫金山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在梅花谷湿地悬挂鸟箱35只,在松林密度较高的红茅岭景区释放肿腿蜂20万头,加强了生物防治,尽量减少化学防治,降低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紫金山的空气、水资源的清洁。在林区内安置了多座黑光灯,根据黑光灯诱捕到的成虫数量对可能发生的病虫进行了预测,为抓好重大病虫害特别是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害的监测治理,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
三、生态建设的重点任务
    在生态景区建设中,森林景观建设与保护是占有主导地位的,因为没有森林也就没有生态景区可言。总的任务是从以人为本,保障南京大都市生态平衡,改善六朝古都历史文化景点环境,促进城市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满足市民对森林景观资源需求,提升历史名城形象的高度,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积极科学改善森林环境,促进森林生态景观资源与人自然和谐,促进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
1、健全景区保护管理规划体系。在贯彻落实景区总规、详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发展规划》、《中山陵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等,指导自然资源保护管理。按照详规要求,拟在紫金山北麓(第18、20、21、24、26、28林班)立桩建立1000公顷物种丰富、具有自然生态系统典型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其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同时,继续组织对紫金山森林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为保护动植物资源和整个生态系统建设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保护森林资源,调整林相结构。实施风景林资源保护工程,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紫金山森林的综合生态效益。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森林资源灾害性损失。采取生态控制与生物治理措施,对森林进行轮封,加大育林力度,促进林区生态环境恢复和生态功能提高。在充分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进一步利用现有的地形、森林和水面等,进行林相改造,形成四季优美的风景林生态景观,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求。

[分页-landscape]
3、拆建还绿、退耕还林、退居还景,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扩大景区森林绿地面积,增强紫金山森林对南京城的生态调节保障功能。在退耕还林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1)要选择大规格优势树种,合理密植。因为森林覆盖率是按森林郁闭度计算的,按国家林业部门规定,郁闭度达0.3--0.4以上的林地,方可计算为有林地面积,所以选择的树种必须规格大,适当密植。    
(2)树种的选择要坚持多样性。树种的多样性可以保持森林的稳定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选择树种要常绿、落叶、针叶适度搭配,进行条状、块状和散状混交。树种搭配混交,不仅有利于景观,有利于林相改造,更有利于森林的发展和森林的长治久安。
(3)多种树木,少种草皮。从景观上讲,草皮远不如树木;从生态效益上讲,草皮就更不如树木。所以,在拆迁还林中,一定要多种树木,少种草皮,多营造森林景观,少作庭院式的文章,将人为痕迹尽快抹去,使森林景观更加和谐、自然。
4、加大力度保护古树名木,建好园林专类园。古树名木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和遗产,在景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发掘利用与展示作用。因此要重视对景区现存古树名木的复壮保护,建立健全保护档案;重视对珍稀树种的繁衍。加强园林植物专类园建设,扩大梅花谷、桂园、竹海公园规模,建设紫薇园、海棠园,引进优良植物品种,丰富生态园林景观和风景林生态景观。
5、紫金山植物资源与植物景观优化模式研究。1982年我局对紫金山森林动、植物资源进行过一次调查,时隔20多年,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森林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也必然发生变化,有必要重新调查。2006年申报科研项目,对紫金山森林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为保护动、植物资源提供决策依据。对紫金山植物做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区的植物区系地理进行研究,填补该区植物区系的空白;编写详细、完整的植物名录,还可以提供该地区整套的植物蜡叶标本;从植物品种结构的优化配置上入手,利用现代化先进科技手段对中山陵乃至紫金山植物景观进行评价,进一步开拓思路,提出既能与当今国内外环境潮流相符合,又能与具有中国风格相一致的绿化新模式,从而进一步完善纪念性景观植物配置方面的理论体系,使纪念性景观更富有人性化。
6、改造整治水环境。在考虑总体景观的基础上,对现有11处面积共计59.75公顷的水资源进行统筹管理。改造和整治灵谷景区、梅花山、紫霞湖、水榭等水环境。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不断提高水质等级。限制地下水使用,禁止滥采地下水。严格执行ISO14001体系要求,确保景区内部单位和驻区单位油烟、污水达标排放,确保山清水秀。
7、加强科技创新,实施信息化管理。建立以组培、快速无性繁殖为主的苗木和花卉繁殖体系,扩展园林生态产业,为景区景观建设提供丰富的绿化材料。加强应用“3S”技术,建立精确高效的监测体系,及时准确地监测景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变化。与信息中心局域网结合,完善森林防火、治安、交通监测管理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为景区森林资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决策手段。
总之,生态景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生态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紫金山生态环境现状,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建设和发展。重点明确森林生态建设是景区建设的关键,文化景点建设是景区建设的亮点,处理好生态景区建设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关系,确定分步实施具体的任务和整体推进方案,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把紫金山的生态环境建设得更加完美,使风景区森林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能。

摘自  http://www.fjms.net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