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景区开发模式亟须革新

2007-10-10 08:00:00         来源:招商导刊     浏览次数:
    被称之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21世纪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产业市场。

    我国是一个幅原辽阔的大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据有关资料表明: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旅游创汇和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已分别上升到世界的第九位和第五位。而风景区在旅游业中又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开发风景区带来的丰厚回报率和长期持续的经济效益,它的发展会带动一地、一县、一区经济社会面貌的改变。因而使许多地区、城市、机关单位、集体及个人都把投资的目标瞄准风景区开发。但目前在发展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形象模糊,特色不突出;开发过滥,不求长远效益;营销力度不够,景区经营管理无序;一些景区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投资回报甚微。分析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投资主体过多过滥,管理无序。如何实现有序协调、规范开发呢?笔者认为“整体控制、独家经营”的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地方政府享有风景区的资源所有权,又有政策方面的协调权,政府可将拥有的资源折成股份与某一企业联合组成一个公司来对一个景区进行开发。这种关系的开发形式就被称为“政府出资源,企业出资金,整体控制,独家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有以下优势:

    一是能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的开发积极性。这种独家开发模式,首先是扩大了地主政府在景区再分配,政府除了正常的税收外,还要参与企业经营的利润分配;其次企业也很乐意,投资放心,也便于景区的日常管理。

    风景区的生命周期应该是很长的甚至可以说是无限的,这主要看经营者怎样来运作。如果作为一般的投资形式各自为阵,不可能作长远打算。但整体控制、独家经营模式就能把不可能变为现实,因为整个景区由单一企业开发,企业就不会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如成都万贯集团与四川省什邡市合作和与雅安市合作,分别组成为两个有限公司,对什邡禹王谷景区和对雅安碧峰峡风景区进行开发,初期就考虑了10年规划,30年打算。

     二是在开发中更具科学性。景区开发丝毫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但过去的多主体投资很难做到,作为一家企业开发就必须考虑这个总是从为企业自身利益着想,也不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如成都万贯在什邡禹王谷一片30亩茂密松林坡里建十来幢豪华别墅,林业部门的批准可以砍掉1000棵,移栽600棵树,但他们精心布局,该避就避,该移栽就移栽。只砍了几十棵松树,真正把环境保护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

     三是避免过度投资无序竞争。所谓独家模式,是一家根据自身景区的规模,市场容量由一家企业来统筹控制下进行的经营。出于自身利益,独家会有效地控制投资规模,避免过度竞争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这样整个景区的不良现象很容易控制,服务也容易得以完善。

     四是能做到管理有序。景区管理是中国旅游业的一大难题,游客投诉频频发生,作为独家模式,这种现象很容易控制,各经营方责权明确,外部形象直接关系自身经营效益,企业就会主动严于管理、提升服务。

     五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由于独家模式,利益主体少,企业舍得在营销上花功夫,就可以对景区营销进行整体策划、实施,对塑景区品牌很有利,这样更能提高景区参与行业竞争。

     以前,许多地方政府都在开展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整顿旅游市场活动,但总是收效甚微,业内人士已渐渐认识到这种政府整顿行为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今年的“黄山整顿”、“峨嵋山治理”等,政府和景区管理者都花了极大的代价进行整顿工作,都未彻底除根。从而,笔者认为要使中国景区真正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寻找一条新的道路,走出“开发??繁荣??混乱??整顿??萧条”的怪圈。

     政府出资源,企业出资金,整体控制,独家经营这种模式,在国内一些地区一开始实践,并且初见成效。相信这对于探索中国景区开发的新思路有所裨益。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