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风信子
学名:Muscari botryoides
别名:蓝壶花、葡萄百合、葡萄麝香兰
科属:百合科蓝壶花属
形态特征:
葡萄风信子是从欧洲引进的优良观花地被,为百合科蓝壶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小鳞茎卵圆形,叶绒状披针形,丛生,植株矮小。花莛高15至20厘米,顶端簇生10至20朵小坛状花,整个花序犹如蓝紫色的葡萄串,秀丽高雅。花期4至5月。
产地:
葡萄风信子原产欧洲中部的法国、德国及波兰南部。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凉爽气候,喜光亦耐阴,适生温度15℃至30℃,宜于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生长。
繁殖方法:
葡萄风信子一般采用播种或分植小鳞茎繁殖。种子采收后,可在秋季露地直播,次年4月发芽,实生苗3年后开花。分植鳞茎可于夏季叶片枯萎后进行,秋季生根,入冬前长出叶片。夏季休眠,冬季叶片常绿,抗寒性较强,在北京地区仅叶端枯黄。葡萄风信子适应性强,栽培管理容易,随时可移植,亦能用于冬季促成栽培。8月底将鳞茎放入6℃至8℃的冰柜内冷藏50天,然后取出置在冷室通风处,12月初用种菊花的花盆栽植,每盆放8至12个种球。在15℃至25℃养护,元旦、春节便能开花,可作为室内垂吊盆花。葡萄风信子可用作林下地被,亦可用于花坛镶边或布置花境,别具情趣。
风信子与葡萄风信子的区别与联系:
风信子与葡萄风信子虽然都是百合科多年生球根花卉,形态、习性也有些相似,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二者在植物学上不是同一个属,各自都有一系列的品种。作为观赏花卉,它们都有低矮的植株,色彩艳丽而丰富的花序,芳香浓郁的花朵,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还能在元旦、春节期间开花,适合摆放于案头、窗台等处观赏,时尚新颖,还能增加节日气氛。此外园林部门也可大面积地栽布置春日花坛,姹紫嫣红,非常美丽。
风信子又名五彩水仙、洋水仙,为百合科、风信子属植物。鳞茎球状,外皮膜白色或紫红色,有光泽。4枚至8枚叶生于鳞茎顶端,叶绿色,带状披针形,先端钝圆,肥厚近似于肉质。花梗由叶丛内抽出,中空,长15厘米至40厘米,总状花序密生小花10朵至30朵,花朵钟状,花冠6片,向背面反卷,另有重瓣品种,花色有白、粉、黄、紫、蓝、红等,具有浓郁的芳香。自然花期3月至4月,经人工促成栽培后可在1 2月开放。
葡萄风信子又名蓝瓶花、蓝壶花、射香兰、葡萄水仙,为百合科、蓝壶花属球根植物。鳞茎近似球形,外被白色皮膜,叶基生,线状披针形,暗绿色,长10厘米至20厘米,总状花序长10厘米左右,小花稍下垂,花朵呈葡萄粒状,整个花序则犹如一串葡萄,花色有白、蓝紫、浅蓝等色。正常花期3月至5月,人工栽培的条件下可提前到12月开放。
风信子和葡萄风信子均分布于南欧、地中海沿岸,喜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的环境。正常情况下,每年的6月上旬以后植株进入休眠期,地上部分枯萎,可将球茎挖出,在25℃左右的环境中存放30天,使花芽完全分化,避免温度过高,否则影响花芽的形成。花芽分化后的球茎需要在12℃以下的环境中存放60天,才能使其发育完全,只有经过这样低温处理的鳞茎球才能正常开花。但一般的家庭很难达到这个条件,因此家庭栽培都是像栽培中国水仙那样,在花市上购买商品球。
鳞茎球买回家后,栽入大小合适的花盆中,为增加观赏性,可数株栽于一盆,盆土宜用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或普通的花卉栽培土,还可用陶粒、石子等无土介质栽培。栽后浇透水,放在阳光充足处养护,经常浇水,勿使盆土干燥。等花序出土后移至半阴处,以使花序能迅速生长,尽快高出叶面而开花。栽培过程中,温度不要过高,最好维持在15℃至20℃,一旦超过25℃,植株就会生长缓慢,使花序夹在叶丛中伸不出来(俗称“夹箭”)。
由于鳞茎球内储存有充足的养分,能够满足其开花的需要,因此栽培中一般不必另外施肥,但为使花大色艳,也可每10天左右向植株喷洒一次千分之五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开花时移至阴凉低温处,以延长花期。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