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的教育
关键字:人居环境;地景;评论;景观学
1 引 言
园林、游憩的作用,唐代柳宗元说得很有卓见:“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夫气烦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①”
这就是说,游览观光之所为人生活的必要。环境卑劣、视野壅塞造成人的心理不健康。人的居住环境中需要有良好的游憩地,使人精神开朗,情绪平衡,工作效率提高,简言之,人的生活需要一个美的环境。
多年来,中国园林建设并非没有得到重视,工作人员不能谓之不努力,成绩亦可称不小,但学术方向、内容、设计水平仍有可议论之处。一度全国大广场、大草地风,滞后于西方100多年中国版的“城市美化运动”已受到有识者的批评;城市建设数量惊人,而宜人的“公共生活空间”,则为普遍之缺。北京天安门广场建国初就开始经营,国庆10周年大典时,人民大会堂东侧有玫瑰园,历史博物馆柱廊内及两大庭园可供人休息,人民英雄纪念碑南有松林,一度为市民最喜爱和休息的地方;即使在改建为毛主席纪念堂时,建筑物的四周庭园除安放一些小型纪念性群雕外,并拟作为市民瞻仰建筑的休息空间,可惜后来也被围墙封闭了。现在整个广场供人们驻足的地方很少很少,在国庆50周年的改造中,这个问题也在匆匆中被忽略了。
即使在大学校园内,对人的关怀也未必普遍受到关注。以清华大学主楼前新绿地广场而论,四周树木,中央有喷泉,也有些雕塑之类,可惜这大片草地仅仅为了表现学校建筑群的气魄,人们只能在大四方块外绕行。如能在绿地上移植一些松树,下面放一些座椅,有一些并不宽的斜路从中穿行,这就成了师生们“思考的空间”(place for reflection或think place),大学校园里更能充满生活和学习的气息。
此仅举例,作为本文的引子,目的在于说明我们的园林建设在学术上还有很大的待发展空间。
2 建筑、地景、城市规划融贯发展
1999年UIA第20次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明确提出,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融贯发展[1,2]。经过4年来的思考,进一步注意到:一方面,相当一段时期来,我国建设项目愈大,涵盖范围愈广,每每涉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乃至更多方面的专业内容。国际上有些重大的竞赛明确规定只有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园林设计师联合才能参赛,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另一方面看,创造性设计需要多学科的融贯。目前项目的开展多是某一专业工作者为主导,其他方面专业配合的工作模式。如果主持设计者(一位或数位)能有多方面的修养,其创意更能高屋建瓴,发人所未发。这也为近年来重大工程设计中优秀的作品所证明。
建筑、地景和城市规划这3者的共同点:
(1)目标是共同的,即以人为本,共同创造宜人的聚居环境(简称“人居环境”);
(2)所谓“宜人”是指除物质环境的舒适外,还包含生态健全,回归自然;
(3)共同致力于土地利用,充分保护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
(4)共同建立在科学与艺术创造的基础上;
(5)共同寄托在工程学的基础上……
这3者互相交叉,互为渗透,互为补充,综合创新,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
从学术与理论发展来看,建筑、地景、城市规划学科都在展拓:
??建筑方面走向“广义建筑学”;
??规划方面更走向多学科的融合,涉及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内容;
??园林学也不例外,下文将详述。
三个学科在“展拓”的过程中,都有互相融合与变革的一面。
三者的学术发展均以方法论的变革为基础,一般而论,从线性思维走向复杂性科学,甚至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它有一般的、共同的问题,但针对每一个专业领域的问题还要具体研究。
3 关于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与专业的展拓
自《北京宪章》、《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发表后,不少人问及“地景学”名称问题,文章不拟对此问题作专门讨论,仅将当时选用这一词的原意作些说明。
景观的概念从古代形成,沿用至今。在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建筑与园林结合已经难解难分,意大利巴洛克时代,进一步辉煌。1850年后,进入城市化高潮时期,城市发展、社会生活需要推动园林专业的发展,其主要内容是庭园、公共绿地以及城市绿地系统。1900年哈佛大学第一个成立风景园林学专业,以后其他学校相继创设;中国园林专业教育理念主要来自西方,在1951年我国成立园林专业后,竞相从事的内容也大致循此方向。
今天,园林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现象:第一,更强的生态意识渗入,以及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形成与融入;第二,多学科融贯思想更为明显;第三,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直接用于园林的规划设计。麦克哈格(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在园林学发展史上做出卓越的贡献,刘易斯?芒福德(L. Mumford)予以极高的评价;其他如卡尔?斯坦尼兹(C. Steinitz)建立模型等,在方法论上,就笔者的理解,它与城市规划统筹思想模型的运用,并无二致。
可以说庭园设计、公共绿地设计所追求的环境意境,所依靠的知识、专业技巧与建筑学基本是共通的;所不同的是,风景园林的设计比建筑更多地使用植物材料和地貌等自然物来组织大小不同的空间结构,追求自然景观为主。因此,园林、城市规划需要建筑学的根底,同时建筑学也要求更有园林知识的修养,创造不同尺度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至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更全然与建筑学密不可分,事实上是建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此点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名山的规划建设更可以说明。经典文献如《园冶》与经典作品如各地名园所示的设计理论、美学思想、技法与建筑、人工和自然景观的追求异曲同工。
因此,无论从专业理论还是业务领域的提高与发展来说,都必须认识到园林与建筑、规划专业的一致性的方法,越能融会贯通越好,觉悟越早越有利。
由于园林事业的大发展,园林专业需要展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笔者曾经提出“从城市概念到区域概念??城市科学与区域科学”[3],同一道理,园林学的发展也应该如此,要从城市绿地展拓到区域生态、区域风景、人文景观,即要探讨“大地景观”(earthscape)(1958年毛泽东提出“大地园林化”,时至今日,仍应珍视其积极意义)。中国名山大川、名胜之地众多,在城市化、旅游事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地、千方百计地予以保护,以免受到破坏;同时,在少为人知的地方也宜审慎开拓,张家界、九寨沟就是例子。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滇西北“三江并流”列入人类自然遗产,更足以说明。三峡建坝后,并非万事大吉,对整个库区所在地的城市带来了不同破坏,城市与自然形态需要再创造,山水风景之保护、生态环境的整治与改善等是新的特殊课题,应有新的探索,新的开拓;以后这一类巨型公共工程还会很多,吸收三峡库区的经验教训,将使我们在大型建设中更审慎地对待自然。西部水利开发中,更应接受教训,多倾听不同专业的意见。
借此机会,对园林学的发展谈一些个人意见。一方面,如前所述,“庭园、公共绿地与园林系统”与建筑学、规划学虽技巧各有天地,其理则一;另一方面,不能忽略从城市到区域,从咫尺园林到大地景观,不仅是空间尺度上变化,量变引起质的变化,在规划着眼点、规划内容、规划方法上都引起了重大的变化;其中自然、人文等地理因素是相当关键的,要全新认识自然,回归自然。对园林来说,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与建筑、风景园林综合创造的杰作,是凭借大江大河艺术创造的大手笔,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很多。江苏常熟是将自然山水(虞山、尚湖与河流的改造)、人文积淀(言子墓等)、城市建设、城市设计融为一体、超越时空的巨大艺术创造(图1),“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是多么美的描述。又如桂林山水,笔者曾通过郭熙句“山得水而壮,水得山而媚”,有了更深的理解,笔者更补上“城得山水而灵”(此处“灵”即昔周德清“灵气往来”之谓),这样“山?水?城、人工?自然、诗情画意,结为一体。上述常熟、桂林是中国“设计结合自然”的最佳案例,可叹近来的发展却用一般的建设观念、方式、技术来建设,桂林就丢掉了它特有的山水特色,中国各个地区山水各不相同,风韵各异,不认真欣赏、“研读”、细加体会,就用一般化的方式大干起来,难免流于庸俗,甚至横遭破坏。
风景园林的设计,需要对自然景观的发现和恰如其分的创造。今天的风景名胜都是千百年来独具慧眼的开拓所为,并经过时间的洗练,而终成精品。这方面可贵的文献很多,故事也很多,即以脍炙人口的柳宗元《永州八记》等来说,他在对永州、柳州等山水的开拓,独具匠心,值得学习。
第一,寻找未经开拓的“处女地”。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第二,发现风景。一个好的风景无论大小,需要有“地理发现”。
“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第三,要以情寄景,欣赏、开拓与经营。 在他所发现的风景点中: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进而达到美的欣赏:“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本文强调“地理发现”,要从大自然中发掘“地景”,古人称“造化”、“万物”、“景象”……泛指自然,多缘于地。对此,西方学者亦弘扬同样的哲理,伊利尔?沙里宁说:“我们对自然的'形式世界'研究得越多,就觉得自然形式语言具有丰富的创造性,细腻和具有流变性,我们越来越深深地认识到,在自然王国里表达是最'基本'的。”至于一些不尚匠心,抄袭、模仿西方人造景观之手法,实令人难以理解。这里强调对“地”的研究,对“大地景观”的系统探索,对中国传统风水理念的整理,排除其封建观念,提炼发展其科学的内核,对中国名山风景区的研究,对中国山水、人文美学精神的修养与领悟,对西方景观生态学的分析与融纳,以及对西方风景区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借鉴等等,都是园林学应加以展拓的空间。
“地景”的发现不仅影响园林、风景区建设,还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发展。举一个最近的实践说明,从事建筑与规划者“地理发现”的重要性。济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多泉水,故有“泉城”之称;有大明湖,所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的最好写照。此外,城市尚有千佛山及城北沿黄河一带山峦,所谓“齐烟九点”。去年,笔者和创作集体应山东省之邀,参与规划该城风貌带,见大明湖周边高楼林立,已经破坏了大明湖的天际线与湖区宜人的尺度感,而旧城一带安插了过多的房屋。在目前经济条件下,短时间内无财力治理,苦思不得其解,颇为焦虑。后想到山东资深建筑师方运承先生有开发“华山”之议,经考察山形甚佳,周边地区未多开发;念及秦代经营咸阳,“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唐修大明宫,面对终南山子午谷;唐洛阳宫以“伊阙”为南中轴线。借鉴历史经验,济南的旧城新区发展,何妨以南部千佛山为基点,北经大明湖开发新区,面向黄河,以“华(不注)山”与“鹊山”两山为阙,开发济南新传统风貌带,并引大清河水及湿地开发“北湖”,与大明湖映带南北。特别要提出的是,“华不注山”历史上是济南名山,李白、曾巩、元好问等均曾游览是地,留下璀璨的诗篇,赵孟?尚有名画“鹊华秋色图”,今藏于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既有历史渊源,又有枕黄河两岸的地理优势,用今天颇为流行,而笔者并不太喜欢的话,叫“打造××品牌”;其实这个品牌前辈人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应予坚持的是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妙造地景特色,此乃规划要意,如此而已。
4 寄语清华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清华大学园林景观组成立于建国初期,1951年,北京市建设局成立园林规划设计委员会,笔者与农大汪菊渊教授均应聘为委员,笔者在1950年归国前访问哈佛大学及当时景观设计名师丘奇(Thomas Churchill)归来,尚有心得。会间谈及新中国大规模建设即将开始,亟需园林建设人才,因此有清华与农大联合创办园林专业之议,归来分别得到清华营建系梁思成先生的嘉许及农大校方的批准,顺利成立。遴选8位农大园艺系3年级学生转到清华上课,当时称园林绿化组。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建筑系设有绿化教研组,汪先生任主任。当时还有陈有民先生等。1953年后教育部因发现苏联绿化专业设在林业院校,担心专业方向问题,召集两校领导协商,转到北京林学院成系;清华建筑系仍派教师上课、支援,这是中国第一个园林专业成立的过程。林学院一度兴起园林系,是以生物学为基础还是以建筑学为基础之辩,使笔者认识到清华有必要重办此专业。随后几十年来(1958、1980、1985……),清华几次都有成立园林专业之意,由于种种原因未果,但研究生的培养、风景园林及中国园林的研究与实践从未间断。例如,博士生的培养中,最初招收园林博士生,主要念及圆汪菊渊院士之梦 ,并期望他能再回清华,完成中国园林史之专著,未想事未成,而他已故去,深感遗憾。后来,招聘博士后及成立园林研究所等,工作大有推动,人员有所增加,理论教学与科学实践工作均有成绩。现在院方筹建成立景观学系,商榷于笔者,自当欣然赞成,在专业名称上,秦佑国院长也做了一番资料汇集与分析。
笔者认为新系的成立首先重在专业方向上,进一步推动与建筑、城市规划等的多学科融贯展拓与创造:
(1)关于专业方向与要点综前所述为:
??以人为本,走向人文主义景观(Toward the Landscape of Humanism)。
??回归自然,塑造“自然之建筑”(Architecture of Nature)。大自然是一切创造之母,景观学之真谛所在。
??崇尚科学,驾驭各种途径和方法,发挥艺术构思,最终要创造宜人的美的环境。
(2)本学院关于庭园、公共绿地与绿地系统的一般专业内容,如前所述,多年已奠定基础,且在园林史、古典园林研究方面卓有成绩,希望与时并进,继续发展。中国的山水园林,在文化传统与古典园林上,都是一个富矿,尚待挖掘,对此我们要有文化自尊、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精神。
(3)成立新系后,有国外名学者参与教学,希望借此机会加强对西方园林学更深入的了解,打下扎实的根基,融贯中西,走向学术前沿。
(4)利用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多年来的基础及走向多学科之优势,推进人居环境科学的开拓,除积极保护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免遭旅游急剧发展之破坏外,更重在开拓对大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对国家风景区的推进等,虽有初步成果,更宜发扬光大。
(5)景观系成立后,建筑学院下已有建筑、城市规划、景观与建筑科学4个系,人居环境科学在专业设置上大体齐全,已经为这些学科大融贯创造了足以驰骋的广阔空间。
(6)就清华大学而言,宜与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公管学院、经管学院和环境学院等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推进环绕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群的充实与强大。这项工作做好了,对推动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事业、大学的建构可作更新的贡献。这种贡献更在“科学帅才”(professional leadership)的培养,出色的建筑、规划、景观大师既要具有特殊的知识结构,通晓全局,掌握综合观念,善于多样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又要有组织才能与道德修养,此是人居环境教育综合培养学生科学、人文与艺术的必由之路(图2)。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次思想变革,是酝酿中的科学革命,是一次社会运动,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在建筑与相关学科方面的觉醒。作为知识界要看到这种变化,要认识“世界是靠思想的变革推动”的,因此,我们要信心百倍地迎接参与这种伟大的运动。正因此点,这个学系的成立,它未来的生命力在于参与这一伟大的运动。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吴良镛. 吴良镛城市规划论文集??迎接新世纪的来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96.
注:本文为吴良镛院士在2003年10月8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成立大会上的讲稿。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