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让武汉人居生活更美好

2007-10-18 08:00:00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武汉市建筑节能成就侧记

 

  武汉市是一个资源依赖型的城市,除淡水资源丰富外,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十分紧缺。据统计,目前武汉市人均耕地仅0.395亩,远低于国际上公认的0.8亩的警戒线;煤炭供不应求,长期造成武汉电力不足,夏季拉闸限电时有出现,给生产和市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那么,如何让武汉人居生活更美好?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努力将武汉市建设成为节约型城市就是武汉市各职能部门,特别是建设部门近几年来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也是让武汉人居生活更美好的一项重大举措。

  制度保证建筑节能实施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武汉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的成效首先在于有章可循。早在2000年,武汉市建委就颁布了《武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技术规定》;2001年,武汉市建委又出版发行了《建筑节能设计基础》;2002年,武汉市政府出台了《武汉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去年,《武汉市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这一系列章法标志着武汉市建筑节能发展步入了法制化轨道,走在了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在这些规章的指导下,武汉市从建筑节能出发,相继新建了蓝湾俊园、永清庭园、同温层、水木清华等37个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小区,总建筑面积达400万平方米,重点推广应用了外墙外保温隔热、集中供热分户计量、屋面保温隔热及节能门窗等技术;同时,还制定颁发了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将建筑节能纳入施工图专项审查范围。与此同时,武汉市政府还相继出台《关于限时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实心黏土砖的通告》等3部行政规章;武汉市墙体材料改革领导小组、市建委、市开发办等部门共制定了21个规范性文件。这些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推动武汉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规范了建筑节能和墙材市场,强化了管理,使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纳入了依法行政的轨道。

  武汉市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首先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必须达到节能住宅的要求。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文件时,必须包含建筑节能的内容,对未达到节能要求的施工图纸不发给设计审查合格证;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规程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责令其改正。新、改、扩建住宅的节能措施不达标的,不得竣工验收和备案;房屋销售时须出具节能说明文书。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弄虚作假的,主管部门将依据有关法规进行处罚,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并降低或吊销其相应资质。

  新材落实建筑节能到位

  实际上,早在1997年,武汉市就成立了建筑节能办公室,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技术,但效果一直很不理想,直到2001年以后,才建成永清庭园、航天花园等几个节能住宅小区,面积只有100多万平方米,不到住房总面积的5%。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起较步晚,北方寒冷地区1986年开始实施节能设计标准,南方冬冷夏热地区2001年才实施节能行业标准,而国外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施建筑节能,现在,英、法、德等国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已提高了3至8倍。

  现实的差距迫使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奋起直追。进入新世纪,武汉市建委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建筑节能和墙改工作的4项主要任务:一是新建建筑必须达到建筑节能50%%的目标;二是要启动建筑节能技术改造;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工作的力度,努力开发适合武汉市建筑要求的“四新”技术,同时加快对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四是坚决禁止使用黏土实心砖,大力发展和使用利用粉煤灰、钢渣、工业废石膏、石屑等各类工业废渣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促进全市经济的循环发展。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武汉市调研时要求武汉市把建筑节能作为大事来抓,推广节能型建筑,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节能型住宅。这样,一场持续的建筑节能战在江城打响了。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武汉市住宅外墙传热系数必须小于1.5,达到这个标准的住宅就基本上可称为节能住宅。要达到这个标准只要对建筑的围护结构采取一些保温隔热措施即可。武汉市重点在三个方面采取节能措施:给外墙“穿衣”,这主要有两种方式,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采用节能窗型;给屋顶带“帽”。

  这些措施的实施,无疑使武汉人居生活更加舒适,同时这些措施的应用也使武汉新型墙材得到了快速发展。“十五”期间,武汉市就对41家新墙材企业给予支持,带动社会资金2.1亿元,新增非黏土类新型墙材年生产能力近20亿标准砖。新型墙材生产企业由2000年的57家发展到2004年的231家,年生产能力也由7.1亿标准砖上升到40多亿标准砖,占全市墙材生产总量的87%,其中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年产量达到230万平方米,年产量和使用量居全国之首。在利废方面,每年可利用粉煤灰300万吨,包装废料聚苯颗粒6000吨,消纳建筑垃圾30万吨。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孔砖、石膏砌块、各类板材等为主导产品的10余种新型墙体材料,基本满足了全市不同建筑结构体系的需要。据统计,全市报建工程新型墙材的应用比例由2000年的50.4%,上升到2004年末的94%。新型墙材的发展与推广,一方面为全市“禁实”提供了条件,为建筑节能和改善建筑功能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促进了建材业的发展。目前,新型墙体材料已作为一项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武汉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示范树立建筑节能榜样

  对于武汉建筑节能的情况,武汉市建筑节能办主任李汉章介绍说,建筑节能是一场深刻艰难的革命,既要挑战“习惯成自然”的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又要战胜无数个技术难题。如果没有试点示范工程的榜样,建筑节能就不会在武汉市顺利推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十五”期间,武汉市共新建了22个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小区,建筑面积共计248万平方米,其中蓝湾俊园、航天花园、永清庭苑等3个住宅小区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成为建设部确定的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青山区绿景苑节能小区建筑面积10.27万平方米,通过建设部验收,达到节能50%的要求,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受到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的高度赞扬。通过开展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作,既为全面推进建筑节能积累和总结了经验,在公众中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又对促进建筑节能产生了示范效应。同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逐年上升。为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从2003年6月开始,武汉市将建筑节能纳入施工图专项审查范围。到2004年底,审查了720多万平方米居住建筑。“十五”全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分别为:2003年施工图审查建筑节能专项审查试点240万平方米,占当年竣工居住建筑面积的30%;2004年竣工图审查建筑节能专项审查试点288万平方米,占当年竣工居住建筑面积的36%;2005年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80%,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做好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的基础上,武汉市又提高扩大了建筑节能的范围,对达到节能65%要求的建设项目,经评审合格后,授予“武汉市建筑节能试点示范项目(小区)”标牌,以进一步提高居住建筑的节能水平。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又选定十几个试点示范项目,计划今年完成节能住宅近百万平方米的目标。

  规划展示建筑节能宏图

  为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发展步伐,党中央提出了“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200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这为武汉加大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的发展带来契机。根据国家和湖北省的要求及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武汉市规划了“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按照武汉市“十一五”规划,建筑节能的发展目标是:新建居住建筑2006年起全面执行《湖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现新建居住建筑节能50%的目标,适时推进实施节能65%的标准;新建公共建筑,2006年起全面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现新建公共建筑节能50%的目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开展政府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商业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从2006年起每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到2010年达到25%;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工作,完成建筑节能示范工程500万平方米。“十一五”是武汉市墙材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规划,武汉面临工作量大、要求高的复杂情况,任务繁重而艰巨,既充满机遇,又富有挑战。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要求是:发展目标:全市新型墙体材料总产量每年增长7%,到2010年,非黏土类新型墙体材料在2005年40亿标准砖基础上增加到60亿标准砖;推广应用目标:全市新建建筑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率(非黏土类)达到100%;黏土砖企业关闭目标:对现存156家多孔黏土砖企业逐步实现关闭和转产,2010年全面达到“禁黏”目标;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化目标:培育建立6~8个大型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应用和研发基地,基本实现新型墙体材料标准化设计、产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其产品质量、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化学建材推广应用目标主要在塑料管道方面: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中,建筑排水管道95%采用塑料管,建筑给水、热水供应、供暖管道、穿线管道90%采用塑料管;塑料门窗: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新型防水材料: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淘汰传统的低脂油毡;建筑涂料:在外墙装饰面中市场占有率达到75%以上。

  在“十一五”期间,武汉市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将逐年提高,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行政监管体系。武汉市的建筑节能工作将由全国先进地位变为全国强势地位,还会对湖北省乃至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改革工作起到较强的示范作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更加明显。

  建筑节能使夏热冬冷的武汉变为“冬暖夏凉”,武汉人居生活更美好!

  

摘自《中国建设报》 2007.10.12  记者 田红星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