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燮:颂世界遗产之苏州园林

2008-03-17 13:53:18    作者:郑孝燮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整理     浏览次数:

  “人问天堂”的苏州,古称姑苏,山青水秀,文化根深,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苏州这块江南水乡中心的土地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与文化融合,哺育了一代接一代的文化人、艺术家。历代有大批的文人(木土的和外来的)荟萃于斯,受熏陶于斯,创作于斯,为苏州的文化艺术作出了长期的重大贡献。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人文的基础与历史地理的背景,才使苏州成为独领风骚,长盛不衰的吴文化基地。著名全国,载誉世界的苏州古典园林,就是吴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一门艺术杰作。历史上的苏州曾经是盛世繁华的东南一大都会。那时城内的园林极盛,仅在明清两代的540多年期问,明代园林达200多座,清代更是增至300多座,不仅城区,城外有些村镇也不乏文化品位高雅的园林保存至今。

  苏州园林基本上属于伴随私宅的宅园或称园居。它们无论大小,也无论在城内或在乡下,都贯穿着一股文气,文气是园林的灵魂。那些属于或经过文人名人、艺术大师或造园家之手的宅园,其中注入的文品与自然意趣的烙印当然就更深更高。私家园林的设计与营造因此有 “七分主人,三分工匠”之说。苏州的园林规模以中小居多。园虽不大,甚至很小,却匠心独运,巧于构思,特别看意于 “小中见大”、“人造天开”的艺术创意和手法,从中进一步寻求某种深入物外的境界。

  所谓 “人造天开”可以理解为园林的设计要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其实也称山水园。那是因为造园一定要有山有水,虽然主要是人工山水。苏州园林尤其讲求叠山理水,讲求山水的风格、品位和意趣,就像一幅幅重在写意的山水画一样。如果问谁是中国园林之母?不是别人,正是中国传统的文人山水写意画。山水画的画理造就了造园的园理,山水画的文化品格及物外意境,也就转化成了园林设计的自觉追求。这种追求可以从中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一种 “天人合一”的审美宇宙观。总之,山水画和山水园是一脉相通的。有的大文人、大画家,如元代倪文林、明代文徵明等皆是苏州名园规划设计亲自参与的大“票友”。明代造园大师,编著造园专著《园冶》的计成也是深请山水画论和笔墨深浅的。

  苏州园林的主人从前主要是士大夫阶级的文人雅士,他们从来都是高雅艺术的追求者与塑造者。源于山水画理,向往自然,讲求意境的苏州园林与吴门山水画,还有昆曲这三门吴文化艺术,至今还是“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其中苏州园林与昆曲,甚至荣登了“世界遗产”这座人类文化保护的最高殿堂。另一方面,历史沧桑,官宦豪门之家回乡或移居苏州园林者也不乏其人。他们成为 “居城市而有山林之趣”的苏州园林的又一种主人。然而他们的精神寄托,毕竟和文人雅士的“风雅”不能不有差异。

  苏州园林向来采取不对称的自由式布局形式。自由式的园林空间可以充分地为造园四大物质要素--山、水、花木、建筑,提供挥洒自如的艺术创造空间。恰如山水画面的自由布局道理一样,虽然外无定形,却是内有定理。可见,山水画面和园林布局表现的自由形式是艺术的自由,是和谐统一中创造变化的自由,看似无序,实质上则体现了更高层次的有序--引人入胜,感悟一种形神兼备、回归自然的艺术境界。清代人谈论造园有这样一段话:“造园如作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一座座苏州园林不仅自身美如诗画,它们合起来又宛如天上的朵朵仙花,洒落在粉墙熏瓦、前街后河、小桥流水人家,一张张民居街区的画面上。苏州园林和水乡古城风貌如此有机融合的此情此景,恐怕是人类世界上仅有的。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哈尔姆先生(巴基斯坦考古专家)来苏州考察访问后就曾赞赏道:“苏州园林是我在世界上所见到的最美丽的园林--我好像在梦境中一样旧。

  现在保存下来的苏州园林均已成了文物,但它们仍然活着,健康长寿地活着;甚至走出了国门,模仿或繁衍在美、欧、亚、澳各大洲的城市,受到喜爱。不仅如此,更为庆幸的是苏州古城和同里古镇的园林精华之极品,已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戴上了联合国给的这顶桂冠的苏州园林,深刻地意味着:我们对它们的保护就不只是对国家负责,而是立足更高,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公约》承担自己是参加国应尽的义务。同时,对我国现有的包括非物质的口头的昆曲等世界遗产项目和未来的我国世界遗产项目,我们都应严格遵守联合国的这个公约。

  江南初夏,苏州山水更是青秀,对古城风貌的保护、保存、整治工作也是成绩裴然。此时此刻,苏州迎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举行,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吴文化中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为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事业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原载 《中国文化画报》2003年第2期)

编辑:Aggi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