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热议园林设计“观念交锋”

2008-03-24 17:19:41    作者:郭金凤     来源:中国花卉报     浏览次数:

  《厦门园博会“设计师花园”引发业界观念交锋》追踪

  中国花卉报报3月6日一版刊发的《厦门园博会“设计师花园”引发业界观念交锋》特别报道,受到业界极大关注。园林设计、施工方面同行纷纷通过打电话、发传真、在中国花卉网上留言及约记者专题采访等形式,针对该报道所涉及的话题,坦率地提出各自意见,或忧心如焚,或语重心长,但都表达了对中国园林发展现状的关心和担忧,同时对未来的走向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与建议。

  “行业发展需要争鸣,你们开了个好头”

  “对‘设计师花园’进行讨论很有必要,这对中国园林如何向正确的方向迈进是极有益的,希望组织更多的学者、领导来参加讨论。”原上海市园林局局长胡运骅在给记者的传真中这样写道。

  “行业发展需要争鸣,你们开了个好头,建议采访更多的行业人士,进行深入报道,让更多人关注!”3月14日一早,曾做过多年园林工程施工、现经营一家水生植物园的杭州天景水生植物园主任陈煜初就打电话给记者。他感慨道:“现在园林行业存在的问题很多,但由于圈子小,低头不见抬头见,怕公开意见难为情。对一些不良现象一直都是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地背地里嘀咕,学术界显得太温和,媒体上商榷文章很难见到。其实,这种表面‘和谐’、暗地里过招的局面,并不利于中国园林事业健康发展。中国园林正处在十字路口,希望业界人士通过‘交锋’重新审视自己、行业现状与发展,更期待行业现状因此有所改变。”

  同样希望本报继续高度关注此次“交锋”的还有上海市园林设计院院长朱祥明。他说:“目前由‘设计师花园’引发的观念交锋还停留在行业内,这是远远不够的。不妨将讨论人群扩大到厦门园博园、北京奥运场馆等建设者及老百姓层面,多方面听一听意见,也许对推动中国园林事业健康发展意义更大。”

  “看了报纸后,我们单位几个同事整个中午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我觉得开展这种讨论很好。因为现在园林行业尤其是设计界的确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只不过是以前没人愿意把话拿到桌面上来说罢了。”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战修告诉记者。

  没有争鸣就没有发展。一位名为“路程”的网友也在中国花卉网上留言:探讨乃至争论对于行业发展是有好处的。

  业界包容创新,但问题不能漠视

  “敢于创新,证明青年设计师们勇气可嘉。创新是有风险的,出现美中不足不可避免,应该用包容的眼光看待创新,并要多鼓励。”虽然厦门园博会“设计师花园”在总体效果和微观设计上都存在着诸多不足,但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人们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设计师花园存在的问题,但他们同样表示:包容不足,并不等于对其暴露出的问题视而不见,尤其是那些可能成为中国园林设计健康发展绊脚石的“不良倾向或苗头”,更不能避而不谈。

  “哗众取宠”、“炒概念”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等专家对“设计师花园”的一致评价,业内不少人对中青年设计师们那些特立独行的作品也持有这样的评价。相当多的业内人士认为,这类作品与园林设计应该具有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去甚远,所以前景不被看好。“再好的艺术,脱离了实际,也是垃圾。”一位中国花卉网网友留言道。“一切创新都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能为创新而故意标新立异。”朱祥明说。

  率性而为、漫无边际的创新不可取。广州棕榈园林景观设计院院长张文英认为,如果在立地条件一般的地方,可以充分发挥设计师个人的艺术思想;如果在条件很好的地方,比如专门规划的场地(厦门园博园应属此类),太过前卫的创新就不太好。毕竟占的是公家的地、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政府还是希望园林作品能与公众在审美上达成共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无视公众需要没前途。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何?等表示,一个园林作品好与不好应由公众来评判,而不是设计师孤芳自赏。如果公众认为哪个作品不好,就说明设计师价值取向存在问题,设计不被社会认可,也无出路可言。另外,厦门市政府既然为厦门园博会设计师园区提供了资金等支持,就是希望让公众利益得到保证。这一点,“设计师花园”做到了吗?

  从教育到市场再到发展,园林设计行业该思考的东西很多

  从"设计师花园"给业界带来的种种不满意和相关反映来看,通过本次"交锋"园林设计行业至少可以反思以下问题。

  在混乱的现状下,现在和未来中国园林设计到底该干些什么?

  这个问题很简单,却让我国园林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孙筱祥很是痛心。他表示,目前的混乱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术界对学科理解有误造成的。中国园林要发展必须与国际接轨,但现在有些一天到晚拿与国际接轨做幌子的人,却在与国际接轨的源头---学科名称接轨上设置了许多干扰。学科名称Land-scapeArchitecture正确的中文翻译应为"风景园林与大地规划设计学",事实上却被译为"风景园林与大地建设行业"、"景观设计学"、"地景规划学"甚至"怡景学",这就扭曲了本学科与本行业的科学艺术性质与内涵,是造成行业混乱的根本原因之一。据此,孙先生认为,结束中国园林设计界的混乱现状,当务之急是重新给行业正名,从学术源头净化空气。

  中青年设计师在干什么?该干什么?该怎么干?

  中国花卉网网友"路程"的留言发人深省:作为景观设计总监,这些中青年设计师的名字或公司大名在一些高档小区的宣传册上倒是常见……你们在厦门园博园设计的作品中体现的是观念创新还是标新立异?我们看不懂。你们是为了自己能更多地参与商业景观设计,还是为了中国园林设计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不得而知……

  李战修的一番话也值得回味:"这些年,我们公司的设计师们一直在传承与发展上进行探索。事实告诉我们,像“设计师花园”这种将西方现代设计手法不加变通地直接引进国内,让人们在价值观上形成突变,习惯了欣赏中国传统园林的国人是接受不了的,创新自然也成了无源之水。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走渐进创新的发展之路。否则,国人现在接受不了,未来也不会接受。"

编辑:joj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