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需要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建设部原总规划师陈为邦

2008-03-26 17:31:12    作者:记者 李兆汝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施行《城乡规划法》,推进规划工作,我们需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国家发展的全局形势,认真系统地总结城市规划的历史经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规划。 

  贯彻施行《城乡规划法》,需要从国家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形势,需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城市规划的改革和发展,首先又需要全面理解和体现科学发展观。日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建设部原总规划师陈为邦接受记者采访,强调了这样的观点。 

    回顾以往:城市规划30年的历史经验需要系统总结 

  陈为邦说,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的变化,城市得到了巨大发展:全国设市城市从1978年的193个发展到2006年的656个,建制镇从2173个发展到19369个,全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17.9%发展到2006年的43.9%。各项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规划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市规划工作基本上适应了国家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城镇体系规划的开展,为区域城镇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规划前提;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发展在总体上科学合理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量的开发区和科技园区的规划,为国家工业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关的空间支撑条件;大量的居住区规划为广大人民居住条件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前提;各种专业规划为城市交通、给排水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规划保证;通过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节约了大量建设用地,在保护耕地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城市设计的开展,为提高城市体形和空间环境质量提供了规划条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前提;城市生态规划的开展,为城市生态的保护和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小城镇规划的开展,对小城镇的合理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等等。“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长期大规模建设、同时又处于体制转轨的这个历史时期。可以认为,我国城市的发展基本上是好的、基本上是健康合理的。为此,我国城市规划是建立了重大的历史性的功绩的。”陈为邦说。 

  他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规划的改革不断深入,城市规划工作的水平得到不断提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城市规划的改革取得积极的进展,规划的调控能力不断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建立和发展起来,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已经建立,城市规划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已经起步;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不断完善,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开始施行,1990年《城市规划法》开始施行,2008年《城乡规划法》开始施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城市规划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规划编制的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和方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得到很大加强,有力地保证了城市的有序建设和发展;城市规划的教育和学术研究得到迅速发展,规划教育和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城市规划队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有了很大发展。 

  与此同时,一个时期以来,在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城市规划工作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解决。 

  陈为邦认为,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现在,我们确实需要认真、系统、全面地总结城市规划的历史经验。这30年,我国的城镇化,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在中国是从来没有的,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其中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教训也不少,认真总结出来,就应当是具有国际水平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这个总结做得好,对今后国家的城镇化和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展望未来: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城市规划 

  “施行《城乡规划法》,推进规划工作,我们需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国家发展的全局形势。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城市规划,这是城市规划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陈为邦说。 

  他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规划,其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我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们的首要的长期的历史任务。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城市相应的发展。十七大把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性的大战略,和工业化等并列提出,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城市规划需要坚持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这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是需要坚持的。在今后国家“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长时期内,城市规划也应当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做好我们应做的工作。 

  由于城市规划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在国家加强民生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城市规划更加关注社会发展、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公正和公平,在这些方面大大加强工作的力度,也是非常必须和顺理成章的。 

  其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是为了多数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状况,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中更加关注低收入阶层和外来人口的需要。比如,在安排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用地方面,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其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土地资源利用的标准上,在城市土地的使用强度上,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态度,坚持合理的标准。比如城市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问题,当然我们不能搞低密度,但是,也切不可盲目提倡高密度。科学的态度应当是合理密度。 

  其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现代系统科学的精髓,也是城市规划的最本质的内核,是城市规划的精髓。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城市规划在继续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需要大力加强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城乡发展需要协调,需要统筹安排,国家公布施行《城乡规划法》,正是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体现。城市和乡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城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规划上需要城乡统筹,统一安排。 
 

摘自《中国建设报》2008.03.21 记者 李兆汝

编辑:joj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