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 国色天香??第26届河南洛阳牡丹花会闭幕(图)

2008-05-20 19:42:37         来源:中国质量报     浏览次数:

    日前,第26届河南洛阳牡丹花会落下帷幕,本届洛阳牡丹花会以“牡丹盛开迎奥运”为主题,展出了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九大色系、1100多个品种的牡丹花。洛阳牡丹花会自1983年开始举行,规模由小到大,影响日渐深远,对促进洛阳牡丹产业以及我国各地牡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牡丹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两金,属芍药科芍药属灌木,又有洛阳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的美称。洛阳地处我国的中原地区,气候温和,土质肥厚,雨量适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形美、香浓而闻名天下。洛阳地区具有丰富的牡丹资源,是中国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据统计,中国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共有8种、两个变种、1个亚种、1个变型,其中洛阳就有两个种。以这些洛阳原生种为主,繁育并形成了中国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牡丹品种群,辐射、传播至全国各地,并不断繁衍,形成当地的生态型品种。据统计,如今包括传统品种、新品种和从国内外引入品种,洛阳共有960个牡丹品种,占全国牡丹品种总量的67.25%,洛阳已经成为中国牡丹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和最早的栽培地,而且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之一。

    洛阳是中国牡丹栽培的园圃之源,从古代的禁中大内、皇家御园、士大夫园林、寺庙园林到近现代的观赏牡丹园、生产园圃、科研品种圃以及道路、机关、庭院等均成为洛阳牡丹种植的重要分布地。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北宋时期开始闻名天下。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洛阳牡丹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恢复整理、初步发展、商品生产起步、快速发展的阶段,并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模式。从唐朝开始洛阳就有规模很大的牡丹花会,据统计,已经举办26届的牡丹花会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000多万人次,每年花会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约占洛阳全年旅游人数的1/3、旅游收入约占1/4。

    牡丹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牡丹全身还都是宝,花、种、根、粉都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洛阳不断开发以牡丹为特色的产品,牡丹酒、牡丹系列化妆品、牡丹精油、牡丹保健茶系列产品,以及牡丹月饼、牡丹饺子、牡丹滋补靓汤等一系列新型牡丹食品。近年来,洛阳市已经申请获得牡丹精深加工方面的国家专利20余项,为牡丹研究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此外,洛阳邮政局还开发出“千枚牡丹”个性化邮票系列产品,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为了进一步促进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洛阳市政府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牡丹栽培种植,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牡丹产业,目前,洛阳市牡丹种植面积为2000公顷、6000万余株,形成邙山、洛南两个万亩牡丹产业带,新建了一批品质优良的牡丹观赏园、高山牡丹园和晚开牡丹园;建立催花牡丹基地30余个,面积400多公顷,年上市催花牡丹近30万盆;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牡丹观赏园、基因库,是当今世界上牡丹品种最全、花色最好、培植技术最先进的城市之一;通过人工控制花期,花会举办时间已经从此前的半个月延长至现在的一个月,牡丹自然花期从每年3月下旬延至5月上旬。为加强质量管理,树立洛阳牡丹名牌,2002年,洛阳率先在全国制定执行《洛阳牡丹种苗质量标准》、《洛阳牡丹盆花质量标准》。如今,洛阳牡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40多项,获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20个,并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目前,洛阳牡丹年销售量为1000万株,年产值达10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以及日本、美国、荷兰、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洛阳牡丹已经基本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科学化种植,公司化、市场化经营的格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乃至世界牡丹生产的中心之一。

编辑:songgaofe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