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耕织图景区恢复之初探

2008-05-21 16:44:47    作者:韩凌     来源:《蓝天园林》第1期总第37期     浏览次数:
       摘 要:耕织图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把重视农桑思想与园林景观修造有机地结合,以艺术化的视角创造了由澄鲜堂、延赏斋、蚕神庙和水村居等建筑为主的一处匠心独运、天作人和的绝妙佳景,是北方皇家园林中一处集河湖、稻田、蚕桑等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江南水乡景区。经过多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其园林景观受到了极大破坏。我们在耕织图环境整治工程中,着重分析了耕织图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园林景观的特点及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并根据现状以及《钦定日下旧闻考》、乾隆御制诗等史料制定了景区内园林规划的指导原则,通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客观地保护了颐和园园林格局的完整性,延续了清漪园时期重要的景观风貌,同时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为中国园林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颐和园;耕织图;园林;环境整治

1 耕织图景区的历史变迁

  1.1 清漪园时期的耕织图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漪园在经过了多年的营造,湖山之间的亭台楼阁已初具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气势与规模,只有玉带桥西北的稻田水景尚保持着原始的村野风光,为了延续这一酷似江南风韵的水墨丹青,乾隆将位于地安门附近的织染局全部迁移到玉带桥西北与稻田毗近的地方,把农桑的思想和园林修造紧密结合,以艺术的视角创造了耕织图这样一处经典的历史景区。

 

耕织图改造前景区分布示意图
   

 

耕织图景区空间划分
   

  乾隆御制诗中对耕织图景区的描写不乏其多:《题耕织图》中“堤界湖过桑苎桥,水村迎面趣清超。润含植稻连农舍,响讶缫丝答客桡。柳岸风前朝爽度,石矶雨后涨痕消。分明一段江南景,安福舻中引兴遥。”《题延赏斋》中“湿岸生春芷,新波下野凫。”《水村居》中的“沙岸维兰舫,水村叩竹扉。径多红花护,屋有绿杨围。驱马稻秧布,育蚕桑叶肥。非关间缀景,藉可验民依。”从乾隆的这些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清漪园时期的耕织图广植桑树,稻田星罗棋布,桃红柳绿,夏仲林荫,荷花等各种水生植物引来水鸟嬉戏,一派男耕女织、忙里偷闲的和谐景象。

  1.2 水操学堂、军队企业及居民生活区时期的耕织图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清漪园时,耕织图被付之一炬,仅遗存“耕织图”昆仑碑。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重修清漪园,为掩人耳目和提取海军军费以便造园,借培养海军人才为幌子,在耕织图废墟上新建昆明湖水操学堂。当年“入画偏欣耕织图,鸣机声里过飞舻。醉鱼逐侣翻银浪,野鹭迷群伫绿蒲。”之景已逐渐消失。

  1911年至解放前,耕织图的产权与用途又经历了四度变更,变成了生产与生活混杂的大杂院,景区内的园林景观也被破坏殆尽,与当年乾隆兴建耕织图时的造景意图大相径庭。

2 耕织图景区园林规划的指导原则

  2002年底在市政府和园林局大力支持下,我们得以复建这处尘封已久的净土。规划中的耕织图景区北起界湖桥,南至玉带桥,东以西堤六桥为界,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关于耕织图、水村居的文字记载及图形资料极少,乾隆御制诗和史料载:桑苎桥耕织图一带“桑树张青幕”“桑林绿欲隐”;湖中“出水芙蓉照”,荷香十里,并保留野生“绿蒲红芰茶花黄”水生植物,与园外千顷稻田融为一色,与西山诸泉混为一体!

  随着岁月流逝,颐和园周边环境已经改变,耕织图三面筑起了围墙,西山诸泉也已深埋地下,无法重现当年农耕桑苎之盛况。另外,耕织图景区只存在于清漪园时期,颐和园时期已改为水操学堂,且已划出园外,所以要恢复这一区域的园林环境,补足颐和园西北部景观的缺憾,就只能以清漪园时期的内容为基础,以耕织图的景观格局为依据。

  2.1 正确处理耕织图景区不同历史时期主题植物群落的保护和相应配置

  清漪园时期的耕织图景区主题风格是水乡风貌,园外有上千公顷的水田风光可资借景,景区特色一目了然,而现在时过境迁,景区失去了所依托的重要环境,因此只能在景区的空间特征上下工夫才能表现水乡恬淡宁静、朴素天然的风景主题。从清漪园耕织图,到颐和园水操学堂,再到厂区绿地,景区历史主题的不断变化,使依托于原有建筑空间的植物群落丧失了其原有的依托基础,在自然状态下,经十几年甚至上百年的生长,已经枝繁叶茂、蔚然成林,成为这一区域植物景观的主体。它们的继续存在是植物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在新的植物文化景观创造中,必须处理好两大转换关系。

  2.1.1 历史主题的空间延续和时代空间的转换

  为了在新文化景观中保持耕织图的古老风韵,景区内留存的19株古柳和34株古桑被作为主景树精心地保护下来,大量增植桑、柳、杨、桃等乡土树种,既强化了堤柳夹岸、桑林葳蕤的水乡植物景观特色,也延续了历史空间中“耕”与“织”的景题寓意。在处理万寿山和玉泉山借景空间的延续上,充分利用植物的林冠线进行空间划分,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景深,在不经意之间将景区与园内外历史借景环境融为一体。

  2.1.2 历史主题的转换与植物配置的呼应

  耕织图水村居的位置被后水操学堂占据,现仅残留水操学堂建筑十三间,已无全面复建的必要和可能。因此将建筑使用功能定为水村茶社,景区主题确定为水乡村居风貌,与之呼应,植物配置上设置瓜蒌棚架,院内对称种植青桐,屋后栽植榆树和山桃,院外微地形上成片栽植杏和桑,将这组别致小院若隐若现地呈现在游人面前。门前蜿蜒的溪流两岸配置淡雅的花卉、翠竹和红枫,在远处白粉墙映衬下,宛如一幅生机盎然的水村画卷。另外,在水生植物景观配置上重着笔墨,形成水生沼生湿生中生植物群落带,基本实现了水位变化很大状态下,仍然保持亲水性和生态性的目标,强化水生植物景观对表现水乡主题的独特作用。

  2.2 耕织图景区恢复景观的指导原则

  原则一:以史料为依据

  据《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载:“织染局……环植以桑”,《乾隆御制诗》中《昆明湖上作》:“柳金桃绮春风梦,蚕陌鳞塍耕织图”,《水村居》中“径多红花护,屋有绿杨围”“墙外红桃才欲绽,岸傍绿柳已堪攀”等,从这些史料可知耕织图景区以桑、柳、杨、桃为主树种,符合耕织图的景区寓意,并与西堤桃红柳绿的植物景观协调,水岸边多植芦苇、香蒲。

  原则二:适地适景、因地制宜

  依据耕织图原有绿地的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造景,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为尽可能恢复“水村居”以北浅滩湿地风貌,将原有园艺队温室花棚迁出颐和园,依据周边环境设置起伏地形、曲折园路,栽植桃、柳与昆明湖畔景致相呼应、栽植成片毛白杨、元宝枫和栾树,利用植物的林冠线进行空间划分,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通过地形的处理,遮挡西侧围墙,使园内景致与墙外西山玉泉山之景融为一体。

  自然美与几何规则美结合,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营造园林意境美水村居位于水操学堂北侧,是一组较为规整的建筑,由《清高宗纯皇帝御制诗》中“秋翻桐叶青藏屋”“丁星杂卉侵阶紫”,可知水村居周围以杨树、青桐和花卉为主,因此在门前院内左右对称设置瓜篓棚架,填补了空间的空白,增添了田园情趣,左右对称种植青桐。院外是一派自然风光:起伏的微地形,成片栽植的杏与桑,门前湖两岸种植各色花卉,“粉墙为纸,树石为绘”,宛如一幅活动的画卷。屋后微地形之上片植杨树、榆树和山桃,屋旁竹林中一条弯曲的小路曲径通幽,岸边垂柳依依,进一步强调了西堤桃红柳绿的景观特点,并与溪中水生植物相互映衬,形成了桃花溪水的景观;树丛的配置也是疏密有致,岸边道路忽而临水,忽而转入树丛中,若即若离弯弯曲曲,将这组别致小院若隐若现地呈现在游人面前。

  景观布局“随曲合方”为使景区内的湖面与昆明湖相互协调,将原有高钓湖中分散的几个小水面相互贯通,蜿蜒曲折地引至水村居门前,驳岸弯曲自然,岸上间植桃柳,水中片植荷花、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再现当年自然的水乡景色;而延赏斋湖面则较为规整,因其东、北两面毗邻建筑回廊,因此湖岸采用了直角和直线,水生植物的配置也不宜过于自然、闲散,因此在湖中临建筑的北侧和东侧预留规则种植池,池中植荷,在亭亭玉立的荷花的掩映下,延赏斋、澄鲜堂古建雄伟之中不失柔美,并与南侧团城湖水域遥相呼应,融为一体。

  原则三: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   

  通过植物的多样性来营造耕织图景区内景观的多样性,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水生植物与陆地花木配置,使景区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原高钓湖景区在规划中除了湖面通过挖堤填湖合而为一之外,植物配置总体上未作大的变动,保持了湖区以柳为主的植物风格,保留了70%~80%的原有植物群落,我们只是在原有植物群落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充实和丰富。景区内临水的成片水杉、山桃、毛樱桃和桧柏形成了这一景区植物造景的点睛之笔:水杉、桧柏树型高耸挺拔,且桧柏植于地形之上,更显树型之高耸叶色之翠绿,山桃、毛樱桃春季山花烂漫、落英缤纷,常乔、落乔与开花灌木配置得十分巧妙,远观之,山桃枝条微微垂于水面,水杉、毛樱桃、桧柏错落有致,再加上与耕织图寓意密不可分的两片龙桑和桑林,使水中倒映与岸上景致浑然一体。

  原则四:整体协调原则

  做好耕织图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局部景观与周边环境及整个颐和园的协调,做到园林布局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在耕织图景区的花木配置上,我们注重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乔木、灌木与地被相配合,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配合,利用植物的大与小,枝叶的疏与密,亮度的明与暗,色彩的对比与协调,构成变化多样的景色,这对形成自然景观的主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操学堂是一组规整四方的院落,院内房屋排列整齐,但后院却是一个自然别致的小园,园子虽小并不妨碍造园:“园中地广,则多植果木松篁;地隘,只点花草药苗。园若左有茂林,右必留旷野以疏之;前有芳塘,后则筑台榭以实之”。“花之喜阳者,引东旭而纳西晖”,“花之喜荫者,植北囿而领南薰”……院内保留的几株高大乔木,使整个院落在炎炎夏日拥有一丝凉意,浓荫之下种植着喜荫的玉簪;院墙角落和假山、亭旁种植着高大的油松,更显古园之沧桑;一道月亮门,两旁对植石榴,夏季火红的榴花引人入胜;院内遍植丁香,“暗香浮动月黄昏”,春季丁香花馨香袭人,意境优雅;围墙外片植竹林,从院内观之,摇曳的竹叶,使院内院外景致浑然一体。

  原则五:整旧如旧的原则

  为了不破坏耕织图原有成型大树群落和一些优美且无碍大局的植物景观,在景区改造的同时我们也遵循了整旧如旧原则:对影响建筑和山形水系恢复的杂树进行清理;对过密或影响景观主视线的树木进行适当移挪和删减;对保留树木进行整形修剪。

  原则六:师法自然的原则

  造园应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掇山叠石要有山野之味,理水造池要有水乡之韵,使园林景观自然简洁、趣味多样。位于水操学堂西侧的蚕神庙在整个耕织图景区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乾隆重视农桑思想的重要体现。蚕神庙整组建筑掩映在一片桑林竹海之中,门前嶙峋的假山,庙后起伏的地形与片植的桑林,林间背风向阳处点缀的腊梅,使整座蚕神庙掩映在林木之间。

  原则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清漪园时期耕织图的织染局、延赏斋、蚕神庙三面环山、四面环水,但目前耕织图周边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要想恢复原貌已是不可能,因此我们只能在现存的基础上进行恢复和改造。水村居以北原来是浅水滩或稻田,将这一带改造成微有起伏的花林地,并保留大片陆地为游客停留、休憩创造条件。

  原则八: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由于耕织图景观的总体改造,两厂围墙已被拆除,原有沿围墙列植的毛白杨和桧柏就成了景观改造的一大难题,我们采用了结合高钓湖和两厂恢复景区的特点,适当保留成组乔木和原有竹林,其余伐除,也使保留林木起到了适当的隔景作用。我们在今后还将会逐步进行调整,逐步进行部分树木的淘汰,逐步恢复耕织图景区古朴、自然的景观风貌。

  原则九:生态建园与文化建园相结合原则

  耕织图是一处文化底蕴极其丰富的景区,因此在景观的改造上,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做到乔灌草地被植物的合理搭配,又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充分体现景区的文化内涵,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

  原则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园林景观的营造和复建都是为了满足市民、游人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景区的设计要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给人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原园艺队温室花棚改造后保留大片陆地,为游人提供停留、游戏的场所;水村居景区改造后,成为供游人休息的茶社;水操学堂成为向游人展示耕织图变迁史的展室,使游人在这里了解耕织图的过去和今天,这些都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2.3 耕织图景区水生植物景观的改造

  水面是园林中最活跃的题材,水中的早霞、秋月、岚光、林影给人以美的享受,欣赏倒影则是游园的重要内容。改造后的耕织图景区由原来两处湖面增至三处,面积也大大增加。为使景色更臻完美,使耕织图景致更加符合江南水乡之风韵,改造中我们在这三处水域种植了睡莲、香蒲、菖蒲、水生鸢尾、芦苇、红蓼、水蓼、慈姑、水葱、泽泻、雨久花、千屈菜、菱角等14个品种的水生植物达10254余盆(墩)、荷花藕4400余根,共计2500m2。每当入夏,各品种水生花卉陆续开放,水禽嬉戏其间,大大丰富了水域的湖面景观。

  3 结语

 

耕织图改造后概况
   

  在整个景区的园林改造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整旧如旧、恢复清漪园时期历史原貌的原则,依照“耕”与“织”的景题寓意,景区内以桑、柳、杨、桃为主要树种,间植海棠、油松、白皮松、元宝枫等大型乔木,为丰富植物景观,景区内还栽植了碧桃、迎春、紫叶李、平枝荀子及竹类等花灌木,共计40000余株,新植、更新草坪11万m2;并配合新植草坪和花灌木,根据各景区特点,分区栽植了各色宿根地被花卉 20个品种共计17858墩。“织”之景已经通过片植桑林加以体现,而“耕”之忙也只能通过陈展于水操学堂中的“耕织图景观文化展”,向人们述说着250年前桑苎桥之农耕盛况,见上图。

  耕织图环境整治工程不仅是一次理论的探索,更是一次科学的实践。整治后的耕织图景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有价值的遗迹,较为客观地保护了颐和园园林格局的完整,延续了清漪园时期极其重要的景观风貌。这一整治成果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逐步积累起特殊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颐和园“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个历史时期的见证。这次环境整治有成功的尝试,也有值得商榷探讨的地方,相信这些经验的积累,将为中国园林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编辑:81nunu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