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奥运给园林行业带来什么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人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出门可见绿,放眼都是花。在筹办奥运的过程中,北京及协办城市在绿化方面的投入可谓空前,园林绿化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行业借此机会也得以全面提升。
绿化不再是可有可无
“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在实践“绿色奥运”理念的过程中,北京的城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绿化的认识也在悄悄转变。过去,绿化一直被看作是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事儿,有资金时,多做些,没资金时少做或干脆不做。如今,人们终于认识到绿化将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其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是其他美化手段不能替代的。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才提出要把奥运绿化美化作为“奥运第一工程”来抓,以植树造林、绿化美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因此在“十七大”报告中被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如今,绿化率已经在很多工程项目中被列为强制性指标。
正如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立体绿化促进会主任王仙民所说,“绿色奥运”理念的提出,让奥运成为人人可参与的奥运,大大调动起全民绿化的热情,使得庭院绿化、屋顶绿化以及阳台绿化活动得以深入,这种基础民众对绿化美化的重视对行业的影响将是持续而深远的,是绿化行业大发展的前奏。
探索精品工程打造模式
北京奥运场馆及配套项目和相关道路涉及绿化项目共计150个,绿化面积共1026公顷,如此规模的绿化工程,要在短时间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如果不在模式上创新很难达到。
面对挑战,北京市首先对园林绿化招投标系统进行了改进,研发了专家自动抽取系统,确保了绿化工程招标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产生中标单位,充分发挥市场择优的功能,为工程总体质量达到优良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还完善了相关组织机构,成立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站,将质量监督机制引入奥运绿化工程。监督站编制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手册》等文件,以及协助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出台的《北京“2008”奥运会、残奥会及测试赛园林绿化工程验收指南》,为奥运绿化工程参建各方提供了可参照的标准和依据。
在打造精品工程方面,奥运绿化工程严格执行监理制,监理企业由专人在工程现场负责协调,同时采用了“干到哪儿,计量到哪儿,款付到哪儿”的运营模式。这种模式不仅确保了参建各方的利益,也充分调动了施工方的积极性,对解决目前行业工程拖欠款的顽疾也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值得在全行业推广的模式。
新优技术得以推广应用
奥运对行业的另一重大影响就是大大促进了新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微喷、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奥运绿化工程的全面应用、五百多公顷使用中水的绿地以及雨水收集利用措施已经成为奥运绿化的一大亮点,为在全行业推广节水型园林提供了生动案例;野生地被、乡土植物以及新优植物材料的应用,在丰富城市绿化植物材料、减少养护成本以及充分发挥绿地生态功能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人造雾、木塑、防腐木、生态砂、透水砖等新优环保材料“走进”奥运工程,在提升奥运工程质量的同时,也加速了这些材料市场推广的进程。
行业进步离不开科技创新。为了兑现承办一届“高水平奥运会”的承诺,在政府的引导下,国内很多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企业针对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在新优植物材料的选育及应用模式,园林绿化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屋顶、墙面等立体绿化材料和技术以及节水、集水和水处理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培养锻炼高素质人才
奥运绿化美化工程对质量的高要求以及时间的紧迫性,对从业人员是个严峻的考验。正是这样的经历,为行业培养和锻炼出一批高素质人才。
奥运工程与一般工程不同,不仅对施工企业在技术上有较高要求,对管理和协调能力要求更高。奥运工程不仅使参与的公司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也使得参与的个人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参与了多达15项奥运绿化工程监理的北京华林源咨询有限公司,其监理人员从参与奥运前的不足50人已扩大到100多人。据该公司副总经理戴亮介绍,人员数量的增加只是一个方面,人员结构和素质的提高才是最主要的转变。之前,他们的监理人员多是施工或设计出身的,现如今他们引进了很多造价方面的专业人才,从项目初始就开始介入,配合甲方对项目的造价进行科学控制。负责鸟巢绿化工程的北京乾建工程公司的项目经理孟安平最深的感触是,由于工程中交叉施工的情况特别多,除了要求技术过硬外,与交叉单位的协调能力更重要。这一工程中需要搭建的临时线路长达几千米,他通过和兄弟单位协调,都是就近接电加装电表计量来解决的。其他诸如此类的麻烦每天都有,但由于与交叉单位关系友好,问题都得以迎刃而解。
编辑: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