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现代建筑能比天安门更代表北京
北京市内极具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精粹的建筑多不胜数,故宫、天安门、天坛、天安门广场、中南海无一不是北京独有,无一不是代表了北京,代表了中国的文化历史风貌的典范。放眼世界,还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城市有资格拥有哪怕是有一点点和这些中华瑰宝相似的建筑可以比拟?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得上这些建筑承载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传承?集聚了更深远、更悠久的历史积淀?更全面地代表自己民族数千年来聪明才智的艺术结晶?
尤其是天安门,更是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之首。她在数百年来的凄风苦雨中见证过中华民族的痛苦和灾难,在灿烂朝阳下迎来了新中国降生的华诞,她代表的就是我们的祖国母亲,她就是全国人民心中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她屹立着的身躯就是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精魂。
世界上凡是知道中国的人,无一不知道北京;凡是知道北京的人,无一不知道天安门。天安门早就成为了北京、中国的象征。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儿童歌曲,竟然让世界各国的许多音乐大师和国际友人在和中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时候经常纵情歌唱,在这次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我们又再一次听见了俄罗斯军队艺术家们用不大熟练的中文声情并茂地演唱了这首以天安门代表北京、代表中国的歌曲,令人激动不已。就连中国女排在夺取“五连冠”的时候,因为拦网技术的高水平发挥也被世界经典地誉为“天安门的城墙”!
可见天安门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她已不仅仅是代表了北京、代表了中国的建筑,她已经从单纯的建筑文化氛围中脱颖而出,升华成为了一种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魂魄.的象征,谁敢说她不能代表北京?
五十多年来,中国人民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但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处,都始终和祖国母亲心心相连。在上甘岭的坑道里,在北国边陲的冰天雪地中,在南海西沙南沙炙热的孤岛上,在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的边防线上,在城市,在农村,在工厂,在田野,在异国他乡充斥着异国情调的土地,在南极、北极的严寒绝地,在杨利伟驱神舟遨游的太空,哪怕相隔千山万水,炎黄子孙们只要一看见天安门,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祖国母亲,都会想念祖国的心脏北京。夏华儿女们对北京、对祖国这样深厚的挚爱之情,都凝聚在了天安门的红墙金瓦上,那是世界上任何形式的建筑都无法取代的。
这些年来,北京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历经举办亚运会,新老世纪交替,申办奥运成功等等推动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更新的各种机遇,市政建设日新月异,不断有新颖、高大、奇异甚至怪诞的建筑跻身京城。亚运村刚刚谢幕,又迎来了奥运村,“鸟巢”,“鸟蛋”,国家大剧院,西客站,世纪坛,央视大厦……花样不断翻新,资金无休止地投入,难道我们的北京市政管理者们,就没有在这些大把“烧钱”的任何一座建筑的设计构思时,想得稍微深远一点点,让它既能发挥设计应有的效率,又能代表北京市自己的特色?总要单独立项,投以巨资,来为某一个几乎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构思服务?
其实我们已经感觉得这些东西已经够能展示北京了,已经让我们觉得北京变得越来越怪诞,越来越庸俗,也越来越脱离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传承脱缰而去,越来越像纽约、像东京、像在好多国家都曾相识的城市了,连美国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都揶揄说:北京市像是“穿了一身土气的洋马褂”。我们不禁要问;这还是我们中华民族首屈一指的历史文化名城么?这还是我们的北京么?
中国人把不懂装懂、好瞎胡弄的人“誉”为“搅屎棍”。北京市的尊严和市容就一直让这样的“搅屎棍”随心所欲地搅着,合着。今天,“搅屎棍”又要开搅了,北京市规划能“代表”北京市的城市建筑的方案征集稿有十六幅入围,看了半天,实在想不出那些什么龙腾塔、光之山、散轮、幸福摩天轮、北京伞等荒诞怪异的东西凭什么就代表了中国的首都北京?凭什么就代表了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名城北京?凭什么就代表了中国人民衷心向往,念念不忘的祖国母亲?难道我们几千年历史传承的北京就那么浅薄?就那么怪异?真不知道北京市的管理者们的脑袋里装的是脑髓还是豆渣!
北京的城市建设处处体现了贪大求洋,像一个吞噬资金的无底洞,欲壑难填!投入的资金总应该发挥最好的效益吧?可是,我们很不情愿的看到,北京市不断推出的豪华建筑也不断地成为一个个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劣质工程也频频现身。西客站让北京丢尽了脸,耗费上亿资金的世纪坛,竟然除了在新世纪之初领导们举行了个类似“祭天”仪式的活动,几年来就再没有什么大派场,现在竟然连北京的标志建筑的资格都排不上,实际上成为了老百姓饭后茶余的“世纪谈”!这恐怕要算是新世纪里的一个典型的形象工程了。今天,北京市的所谓城市标志性建筑再一次粉墨登场,这会不会是又一个举国瞩目的形象工程?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人民生活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农村,在山区,在老少边穷的不发达地区,甚至就在我们身边,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贫困阶层,他们在基本生活保障线上下苦苦挣扎着。还有许多因为缴不起学费的儿童和贫困大学生辍学;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坐在阴暗潮湿、摇摇欲坠的危房里上课;在西北地区还有许多人因为没有那么几百块钱修水窖而忍受着干渴;还有几乎占了全国人口一半的城乡贫困群众有病不敢就医,苦苦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还有那么多的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盼望着扶持,还有我们的科研,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卫生,我们的民族工业……还有,还有,还有很多的地方都急需大量资金投入,以解燃眉之急,真正该花钱的地方倒在哭穷求助,难道我们就只能依靠伸手乞求赞助来克服这些么?少修一个世纪坛,不建这个“标志性建筑”可以建多少座希望小学?可以修多少座干旱地区人民望穿了眼的水窖?可以让多少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可以建多少座救死扶伤的医院?……
我们也不能不现实地看到,我们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还不够强大,还有很多居心叵测的敌对势力在欺压我们;我们还不富裕,我们还要大力提倡节约;我们的经济实力还有限,我们有限的资金,就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可是,北京市为什么总要一次又一次地把国家急需的资金大把大把地抛洒,去创造无用工程,去创建形象工程呢?还是省省吧,虽然不是用你自己的钱!
我感到忧虑,我们这些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教育,所有的改革几乎无一不是被所谓的专家、留洋海外的精英们左右着。外国人对我们的悠久历史文化羡慕不已,恨不能据为己有,专家、精英们自己却瞧不起中华民族本土的文化传承,把我们的民族精髓弃若敝履,总要标新立异,想要树立自己的杰作,给自己建一个流芳千古的形象工程,总要以某个外国作样板改造中国,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这倒和台独势力在台湾搞的去中国化有些不谋而合,倘若我们不能及时断喝:你走偏了!长此下去,真不知道北京还是不是北京,中国还是不是中国!中国人还是不是龙的传人!
编辑:xua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