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土建学院“西南地区传统乡土聚落景观的去向”学术报告成功举办
2008-06-12 19:14:26 作者:周恒莉 来源:景观中国 浏览次数:
6月10日晚,贵州大学土建学院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贵州省风景园林常务理事余压芳博士在蔡家关逸夫报告厅为同学们作了题为“西南地区传统乡土聚落景观的去向”的学术报告。
讲座开始,余压芳博士在播放西南地区传统聚落时,把讲座现场带入了一个西南地区民族传统的氛围中,向同学们介绍了如北川戗族自治县一个在5.12地震中破坏较小的陶坪寨、广西瑶寨的土墙房、黔东南的壮族寨子,以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如苗族的传统织布、蜡染等。
之后,余博士从地理、经济以及政治三个方面介绍了西南传统蛮夷偏见的积淀和近代以来地位的改变,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所实施的20世纪50年代西南“三线建设”战略和80年代至今的西部开发战略。她分析了西南地区的传统乡土聚落,自然聚落走向城镇的趋势、社会消费模式与旅游文化的介入给传统乡土聚落带来了的弊端。结合现实,余博士从镇山村景观的历史性演变、周庄的发展和梭戛生态博物馆2005年跳花节纪实为现场同学作了分析。
最后,余压芳博士提醒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全方位考虑,不断深入研究,把规划工作做得更为科学。
据悉,这是贵州大学土建学院主办的2008土建APL建坛系列讲座第六场。
讲座开始,余压芳博士在播放西南地区传统聚落时,把讲座现场带入了一个西南地区民族传统的氛围中,向同学们介绍了如北川戗族自治县一个在5.12地震中破坏较小的陶坪寨、广西瑶寨的土墙房、黔东南的壮族寨子,以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如苗族的传统织布、蜡染等。
之后,余博士从地理、经济以及政治三个方面介绍了西南传统蛮夷偏见的积淀和近代以来地位的改变,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所实施的20世纪50年代西南“三线建设”战略和80年代至今的西部开发战略。她分析了西南地区的传统乡土聚落,自然聚落走向城镇的趋势、社会消费模式与旅游文化的介入给传统乡土聚落带来了的弊端。结合现实,余博士从镇山村景观的历史性演变、周庄的发展和梭戛生态博物馆2005年跳花节纪实为现场同学作了分析。
最后,余压芳博士提醒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全方位考虑,不断深入研究,把规划工作做得更为科学。
据悉,这是贵州大学土建学院主办的2008土建APL建坛系列讲座第六场。
编辑:81nunu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