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既需包容又要法度 园博园“设计师花园”系列报道

2008-06-17 17:20:10    作者:郭金凤     来源:中国花卉报     浏览次数:

  写在园博园“设计师花园”系列报道结篇之时

  自3月6日起,本报发表的有关厦门园博园“设计师花园”引发园林设计领域观念碰撞的系列报道,在业界掀起了一场设计思想的大讨论。在时下国内一些园林设计师的心里,设计思想的“传统”与“现代”,截然对立,不可调和。在我们的报道中,设计师们表达的观点已是淋漓尽致。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业界对厦门园博园“设计师花园”的批评并不在于是否应该鼓励创新,而在于如何创新。对于园林艺术而言,对创新的包容应该提倡,但创新也需要有法有度,需要自我约束。

  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园林设计也必须与时俱进,在创新中求发展是业界共识。但不少人因担心创新带来的风险于己不利,所以形成了道理人人心知肚明、敢于实践者寥寥无几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厦门园博园“设计师花园”的设计师们敢于大胆尝试新的设计手法,充分显示出中青年设计师的胆识与气魄,值得称赞,应当得到鼓励和褒扬。鼓励和褒扬创新,就要包容因此而出现的不尽如人意之处,给创新提供宽松环境,以培养设计师的创新精神,从而推动中国园林健康向前发展。

  园林是艺术,但非先锋艺术、前卫艺术,鼓励、包容创新并不等于认同、纵容一切形式的随意出新,这其中包括刻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炒概念等。也就是说,创新应充分考虑物质条件、环境因素、文化背景和传统等要素。毋庸置疑,厦门园博园“设计师花园”作品创新力度与受众接受度不吻合是招致非议的症结所在。虽然设计师们不遗余力地对业界提出的批评作辩驳,甚至有设计师还将这种批评归咎于社会公众的欣赏品味落后。要提醒这些设计师的是:园林设计虽然要求较高的艺术独创性,但仍然不能忽略受众的感受。园林作品虽不能与一般的消费品简单类比,但仍然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使用者的审美和使用时的总体感受,是判别园林作品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指标。创新一时不被接受并不可怕,真正有思想的设计师,应该懂得逐步引导受众的欣赏习惯和社会风尚。

  艺术无国界,本土园林艺术走向国际是必然也是众望所归。在中国园林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道路上,“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确实指明了中国园林核心竞争力所在。园林设计是建立在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的综合艺术,民族文化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不难设想,一个仅在某国留学几年的异国设计师,到别人的国度用别人擅长的艺术手段参与竞争,能够出什么公认的好作品。事实上,到现在为止,中国园林工程公司在国外建造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园林作品,都还是中国古典园林。前不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设计背景的“诗意山居???北京香山81号院”设计荣获2008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住区类景观设计荣誉奖,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内行人走进厦门园博园“设计师花园”,很容易看到法式、德式、美式、日式的设计,却很难找到中式园林的身影,这多少会让国人有些黯然神伤。不可否认,未来中国园林设计思想是多元的,未来园林设计舞台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知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中青年设计师在尽情展示个人艺术思想的同时,是否已经意识到还肩负着引领中国园林发展方向的历史使命。一位在台湾出生、在美深造、曾供职于贝尔高林等国际知名园林设计公司的女青年设计师曾对笔者说,她成立公司的目的就是想集中精力探索一种以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为基础、融入现代设计元素的新东方主义园林设计手法,把它推向国际市场,把中国园林发扬光大。此话让笔者深感佩服。

  试想,如果厦门园博园“设计师花园”的中国中青年设计师,都抱以这样的态度去创新,谁还会对它的设计说三道四?谁还会因此而对中国园林的未来忧心忡忡?

  在即将召开的第六届上海国际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及城市建设展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设计专家和从业人员将围绕生态规划、生态人居等热点话题展开研讨,相信其中涉及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将为园林设计、建造创新提供更多借鉴。

编辑:joj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