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生态学者的生态观

2008-07-03 00:37:55    作者:李兆汝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谈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启示

  结合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分析指出:生态系统是脆弱的,但也是可以修复和改善的。灾后重建,要趋利避害,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修复和改善灾区的生态系统。

  汶川大地震是一次对生态系统的大破坏

  邹德慈分析说,生态系统是可以被破坏的。被人的不当行为所破坏,如排放有害气体、微颗粒,污染大气,影响气候变化;排放污水、废物,污染水体、土壤;破坏森林、植被,造成山坡坍塌;过度放牧造成荒漠化扩大等。或者被自然的剧烈运动所破坏,如地震、洪水、海啸、飓风、龙卷风、火山爆发等。强烈地震是岩石圈中板块的激烈挤压引起地层的极大变异,释放出巨大能量,破坏地表的城镇、农村、道路、河流等几乎一切设施和物品,包括生命。

  汶川大地震就是一次对生态系统的大破坏。从汶川大地震可以判定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此次大地震重灾区范围达到10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灾区达到2.9万平方公里,人类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

  以汶川大地震中的北川镇为例:震前的北川镇是一座生态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山青水秀,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负氧离子含量11万~28万/cm2,比周边中心城市高出几倍到几十倍;年平均温度20度的天数200天以上;年平均干湿度70%左右;平均风速2m/秒以下;被誉为“中国的达沃斯”(气候宜人的瑞士旅游小镇)。然而,顷刻之间,被地震几乎全部摧毁,生态环境急剧变化:房屋倒塌60%;市政设施破坏近100%。

  城镇发展应把“趋利避害”放在首位

  邹德慈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系统的关键。“师法自然”是要我们“学习”自然,“认识”自然,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真正认识了自然,才能做到与自然相和谐。而“和谐”意味着:既要利用自然界对人有利的方面;又要防御自然界对人的危害。

  以汶川大地震为例:四川西部处于中国南北大地震带上,汶川又处于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上,属于地震密集地带。这个地区在人口、产业、城镇发展策略上应把“趋利避害”放在首位。但是从这次灾害的剧烈情况反思:人们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部分城镇的位置处在活动性断裂带上或其附近;城镇的设防标准偏低;部分建筑(旧房为主)没有抗震能力;“生命线工程”缺乏应急能力;宏观看,这个地区集中了过多的重要工业、城镇人口等。

  采取综合措施修复和改善生态系统

  邹德慈提出,灾后重建,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修复和改善灾区的生态系统。

  在工程措施方面,主要是整治崩塌的山坡及有滑动危险的泥石流;整治河道、河堤及堰塞湖;修复公路,包括部分公路的改道等;恢复植被、森林;恢复农田及生产设施;重建被破坏的城镇、村庄,历史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景点、景区等。

  在非工程措施方面,主要是灾害调查和对灾区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地及地质环境)的重新评估,这是制订重建战略和规划的重要基础;编制科学的重建规划,区别过渡性的安置规划和长远性的重建规划;在环境评估的基础上,对灾区城镇、村庄、人口、产业的分布作出新的调整,包括生态移民;为调整后的人口和城镇、村庄地区重新拟定设防标准;制订必要的管理条例、法规、法令;统一的领导体制和机构;对居民进行“常备不懈”的教育……

  人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

  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充分认识自然,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构建良性生态系统的基础。

  人的能动性,包括经验、知识、智慧、信心,是抵御自然灾害的巨大力量,同时也是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力量源泉。人的善良感情,人的爱是伟大的精神力量,这充分表现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之中。它可以战胜无穷的困难,相信也定能促进灾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改善,完成灾区重建。“这是一个非生态学者的生态观。”邹德慈说。

编辑:songgaofe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