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凝高:呵护大自然和祖先的“杰作”(图)
谢凝高: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
马国英绘
50多年来,谢凝高先生的足迹遍及全国200多个名山大川和数百个风景名胜区,被誉为“现代徐霞客”。
如今,年逾古稀的谢凝高先生,仍然在为世界遗产及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奔走,思索,呼吁……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对仍然比较普遍的错位开发、超载开发现象忧心忡忡,呼吁保护好大自然及人类祖先的杰出“原作”。
“申遗”活动应该支持,但要有正确动机
记者:江西三清山和福建土楼最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长期研究世界遗产的专家,您有些什么感受?
谢凝高:它们当之无愧,这是可喜可贺的好事情。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拥有了包括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古典园林、古村落等在内的37处世界遗产地,世界遗产数量位居全世界第三。
实际上,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定义和10条标准来衡量,我们国家世界遗产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可惜的是,世界遗产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一个国家无论国土面积大小,每年只能申报两个项目参评。
记者:这两个参评项目在国内经过了非常激烈的竞争,三清山是在全国160多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的。您怎么看“申遗”热?
谢凝高:近几年,各地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热情一直很高。世界遗产的申报活动应该积极支持,毕竟我们国家的世界遗产资源确实非常丰富。
另一方面,我们“申遗”的动机应该正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宗旨,是使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在国际法律的约束下,得到确认和保护、保存、展示,并传给后代。“申遗”的真正目的是用世界的力量共同保护全人类的遗产,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绝不是为了“拿张名片搞旅游”。
保护是发展和利用的前提,应放在第一位
记者:我国已经有37处世界遗产地。总体上看,保护得怎么样?
谢凝高:我国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自1985年加入公约以来的20多年里,一直致力于对世界遗产的严格保护和科学管理,较好地保持了遗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比如武夷山,把旅游服务基地放在风景区外面,整个武夷山里边真实性、完整性都保护得很好。
然而,有一些世界遗产仍面临着盲目、过度的商业开发和人为破坏等威胁。成为世界遗产、名满天下后,旅游业兴起带来人满为患,更可怕的是进一步开发造成的“屋满为患”。人满为患还不是大问题,被人踏过之后植被还可以再生,但是在山上修建筑物、建索道对生态的破坏是致命的。有的世界遗产地居然修了5条索道。
实际上,不只是世界遗产,在很多风景名胜区都存在类似现象。根据建设部去年底的统计,2003年以来,全国否决了1000多个破坏风景名胜区的建设项目,拆除了位于景区内的2000多家宾馆、饭店、度假村等楼堂馆所。可见开发冲动、“屋满为患”,并非个别现象。
记者:一些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没有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主要原因是什么?
谢凝高:一些世界遗产地存在着错位开发问题,把最重要的精神文化的功能错误地变成了经济开发的功能,将精神文化区变成了经济开发区,这是性质上的错位开发。还有空间上的错位开发,如旅游服务基地应建在风景区外的,结果跑到风景区内来了,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一些地方不但普遍存在错位开发,还存在严重的超载开发。
不论是国家级遗产还是世界遗产,不论哪种类型的遗产,保护都是发展和利用的前提,保护应该放在第一位。如果把开发放在第一位必然会产生破坏。
对自然和文化遗产要多做“减法”
记者:不少地方在“申遗”过程中不得不投入巨资整治环境,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谢凝高:我20多年前去过三清山,当时山上并没有宾馆,现在为了“申遗”把后来建设的宾馆迁到山下了。这样的做法比较普遍,虽然走了一段弯路,付出了一定代价,但及时改正还是值得肯定的。
九寨沟也走过一段弯路,最初在沟内修建了很多旅馆、饭店,使得水污染很严重。九寨沟最美的就是水,水被污染了,还有什么吸引游人呢?当地后来终于下了决心,把旅馆、饭店外迁,实行“沟外住,沟内游”,现在保护得很好。
记者: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谢凝高:面对各种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我们要多做“减法”??千方百计减少人工建筑和人工景观,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保护好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我们可以把自然遗产视为大自然杰出的作品,把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祖先的杰出作品,我们要保护“原作”,原作是价值最高的。人们强加的人工建筑和人工景观,也许在短时间内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将降低其价值。
自然有大美,天地有大美,只有把“原作”保护好,吸引力越来越大,才能带动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收入越来越高,取得双赢,否则就会两败俱伤。
编辑: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