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景观实现三大突破(图)
随着奥运脚步的一天天临近,北京为迎接奥运盛会而精心布置的奥运景观也彰显出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在奥运场馆、天安门广场,还是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公园绿地,一个个制作精美、主题鲜明的奥运景观不仅向世人展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展现出北京园林在景观布置上的突破与创新。
花材突破夏季制约奥运举办时间恰逢北京高温多雨、气候炎热,花卉开放最少的季节。为确保有足够的高质量花卉满足奥运景观需求,从成功申奥那天起,北京园林部门就开始了“奥运花卉”的选育研究。几年来,园林科研人员通过太空舱育种、杂交育种以及离子束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先后从2000多个花卉品种中最终优选出夏堇、千日红、非洲凤仙、醉蝶、彩叶草、藤本月季、三色草等576个适合北京夏季天气的“奥运花卉”品种。
“这些奥运花卉品种的开发,不仅满足了北京奥运会景观布置需要,更重要的是弥补了北京夏季长期以来缺少开花植物的缺憾。”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处长徐佳告诉记者,此次选育出来的“奥运花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奥运景观布置中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在北京地区首次大面积使用的金光菊、金叶番薯、醉蝶等花卉品种。经过今年奥运景观应用后,今后这些品种将成为北京夏季环境布置的当家花卉。
有了好的品种,还要能生产出高品质的花。在1亿盆奥运景观花卉用量的刺激下,北京草花种苗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从过去依靠周边小农户分散种植和外省供应,发展到现在由北京花木公司、北京花乡花木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规模化、集约生产,北京草花种苗生产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设计突破传统理念在以往的重大庆典活动中,花卉景观设计多以花坛、色块为主,力求达到花团锦簇、全面开花的浓烈氛围。而此次奥运景观设计,突破了传统设计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区花港、三线花廊、五环花带、六类花境、百座花园”的景观布局,形成了点、面、线相结合,平面与立体相呼应,静态与动态观赏相互补的全新设计理念。
负责奥运花卉景观工程建设的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副处长周剑平介绍,“两区花港”主要是在奥林匹克公园和天安门广场两个重点区域,以主题鲜明的花坛形式营造花港氛围。“三线花廊”是在南北中轴线、东西长安街、机场高速路,通过花坛、花容器、立体装饰等形式,营造千年古都、共庆奥运、迎宾天下的景观特色。“五环花带”是在二环、三环、四环、五环路以及奥运场馆联络线等交通要道,采用立体装饰等景观布置,营造行车观赏的景观效果。“六类花境”主要是在奥运村、体育赛事节点、宾馆住宿节点、商业购物节点、城市开放空间节点、交通枢纽节点营造喜庆祥和氛围。“百座花园”是在北京各大公园、景区营造热烈氛围,包括颐和园、天坛、北海、中山、景山等皇家园林在内的多家公园,纷纷布置了各具特色的主题花坛。
在全市大大小小的花坛设计中,不仅在造型上标新立异,在文化内涵上更是深度挖掘,充分展现了古都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和谐发展。“另外,花境的设计也较以往有了很大突破。”据周剑平介绍,由于此次景观布置多以地栽为主,以往常见的平面色块栽植已经不能满足奥运景观要求,因此利用植物本身的高低错落营造出来的自然花境,成为奥运景观中的又一个亮点。
施工突破现有技术“奥运景观不仅要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而且还要展现出北京园林科技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奥运景观的施工上,突破了现有技术水平,使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得到了充分应用,为园林新产品、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据北京市花木公司主任工程师于学斌介绍,在奥运景观布置中,近年来逐渐升级换代的生根粉、抗蒸腾剂、保水剂等产品得到普遍应用,特别是在天安门广场等重点花坛布置中,他们还首次采用了天然脱落酸,大大提高了植物的抗逆性和保鲜效果。另外,“新型稳流集束式滴箭组”的使用,解决了以往花坛灌溉设备中普遍存在的水流过快、不利于保水等缺陷,使花坛灌溉更加高效节能。
为了使奥运景观达到最佳效果,用于立体造型的材料和技术也有新突破。于学斌告诉记者,在奥运景观施工中,首次采用微型苗进行立体造型,这些用进口基质培育的穴盘苗不仅长势均匀,营养充足,而且品种、色彩也大为丰富,既有色彩鲜艳的彩叶草,又有开花的四季海棠,使立体造型更加生动多彩。
连日来,随着世界各地的奥运代表团陆续抵达京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一处处设计精美的奥运景观,奥运景观已成为各国宾客对北京的第一印象。而作为生活在北京的市民,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够观赏到别具特色的奥运景观,的确是件幸福的事。难怪园林界的一些资深专家在观看了奥运景观后感慨万千,纷纷表示,百年奥运激发了园林景观的百花齐放,堪称园林景观布置上的一次奥林匹克盛会。
编辑: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