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沼圳:台湾防灾公园的做法--以台北市为例(图)

2008-09-17 21:17:50    作者:罗沼圳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台湾造园协会副理事长罗沼圳在第三届全国青年风景园林师沙龙上发言
海峡两岸景观园林交流协会理事长罗沼圳在第三届全国青年风景园林师沙龙上发言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2008年9月13日,第三届全国青年风景园林师沙龙在南京顺利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建设部城建司、南京市政府、江苏省建设厅、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上海园林学会、台湾造园学会、南京市园林局、上海市园林局、许昌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等有关单位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著名风景园林师等。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和南京林业大学主办,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和中国风景园林网(www.chla.com.cn)联合承办。

    本次会议就城市绿地的减灾避难功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下是海峡两岸景观园林交流协会理事长罗沼圳的发言: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严重的大地震,该地震(又称集集大地震)造成2434人死亡、54人失踪、11306人受伤、约11万户房屋全倒或半倒。经历此严重的灾变,及考量全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天灾人祸,近年来台湾当局对于防灾措施极为重视,而防灾公园之设置为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所谓防灾公园意指位于都市发展区域内,依都市计划建设之公园、绿地、或绿带等,平常日仍发挥公园绿地之生态、景观、休闲、游憩等功能,但若有重大灾害发生时可作为避难、收容、救护等之用者称之。

  台湾各都市固然这方面皆有进展,但仍以台北市的做法较具规模与系统,兹略述该市的做法如下,谨供大家参考:

  一、 紧急收容安置的理念:

  921大地震后,台北市政府除采取积极防灾对策外,并效法日本设置防灾公园之理念,于台北市选定具有开放空间及紧急救援道路之大型避难场所,建立具维生功能的全方位防灾公园,平时作为民众休憩运动及防灾教育之场所,倘若发生重大灾变时,则作为避难收容,救灾作业整备及指挥及复建之重要据点,以确保民众生命财产之安全。台北市紧急收容安置场所依功能可分为4大部分,即:(一)、紧急避难场所。 (二)、临时避难场所。 (三)、临时收容安置场所。及 (四)、中长期收容安置场所。而防灾公园系属第四项中长期收容安置场所者,目的在于提供灾后都市复建完成前,进行避难生活所需设施,也是当地避难人员获得情报资讯的场所。因此,必须拥有较完善的设施及可供蔽护的场所。就现有的空间资源视之,面积以1公顷以上的公园是较为理想之对象。

  二、台北市防灾公园设置标准:

  凡基地面积达一公顷以上的公园,除因地形特殊者之外,应设置百分之四十以上可作为防灾避难使用之广场或草坪空间,其空间设计应依下列规定:

  (一)、公园内部通道及出入口应配合各避难广场空间布设,并确保急救动线通畅。

  (二)、公园之周缘以种植由复合树种构成之防火绿带为原则。

  (三)、公园内应设置储水、紧急供水、紧急照明及紧急通讯系统。

  (四)、公园内应设置防灾避难指标系统。

  三、现有防灾公园状况:

  (一)、计划内容:依台北市政府研拟的《规划具维生功能大型避难场所防灾公园执行计划》,分为3个阶段设置,分别为近程、中程及远程,近程方面台北市12个行政区已各择定1处大型公园作为防灾公园(2001年9月已建置完成),未来将设置一座防灾主题性公园。

  (二)、12区防灾公园现况:目前防灾公园皆已完成基本辅助救灾器具配备,平日则由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公园路灯工程管理处负责管理维护,俾于灾变发生时,里民先行自力救济、避难收容及作为区级救灾作业之整备指挥作业场所,以落实基本自救之精神。

  (三)、12个行政区防灾公园基本资料:

   

行政区

公园(广场)名称

面积(m2

公园位置

万华

青年公园

244,406

水源路199

中正

二二八
和平公园

71,520

凯达格兰大道3

大安

大安森林公园

259,293

新生南路以东、信义路三段以南路

大同

玉泉公园

19,265

西宁北路28

中山

新生公园

195,000

新生北路三段105

松山

民权公园

25,270

富锦街3592弄、民权国小旁

?湖

大湖公园

126,717

成功路五段31

信义

松德公园

10,767

松德路180,兴雅国中西侧

南港

南港公园

156,612

东新街1701

文山

景华公园

16,802

景兴路与景华街叉口

士林

士林官邸

92,800

福林路60

北投

复兴公园

26,356

中和街200

  (四)、防灾设施及配备:

  1.救灾器具:

  发电机、紧急照明器材、镰刀、急救包、播音广播设备

  2.避难生活设施:

  睡袋、帐棚、瓦斯桶(炉) 、水壶、炒菜锅、厕所、淋浴间

  3.空间配置图:

  物资集散、指挥中心、垃圾场、晒衣场、救护站

  四、防灾公园救灾物资及设备之采购、管?与维护单位原则:

  (一)、有关灾民六大类民生物资(矿泉水、口粮、运动服、盥洗包、免洗内裤及睡袋)由社会局纳入防汛救济物资统筹办理,交由各区公所管理及运用。

  (二)、其余灾民所需相关设施由民政局委请各区公所自行采购、管理及运用。

  (三)、有关防灾公园内相关救灾设备,仍由公园路灯管理处管理及维护。

  五、规划台北市防灾公园积极作为:

  (一)、参考日本防灾公园建置现况及台湾大学协力机构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台北市防灾示范公园之规划与兴建,期能达成现代化且务实之防救灾据点。

  (二)、不定期查核防救灾物资及设备之维护及管理,并在每年地震灾害演习增加防灾公园开设之演练,使相关单位能充分熟悉开设之流程及运作。

  (三)、依据台北市12区防灾公园供水设施之规划,逐年编列预算进行设置,期于最短时间完成台北市防灾公园,俾能在灾难时提供灾民安全且卫生之饮用水。

  (四)、检讨开发地下水作为灾难时卫生用水之可?性,并研拟设置完成后,防灾公园内相关地下水管理及维护机制。

编辑:Aggi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