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访谈:“寻常”红飘带造就的“奇迹”
李有为:请问,红飘带的设计构思来自哪里?是否也有一个灵感的来源?
俞孔坚:该场地有一个很自然的基底,我们的设计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要说灵感来源,首先应该考虑尽量小地破坏这个自然,用什么方法来达到?那就是最简约的设计。第二要考虑人的活动,怎么样最高效地满足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什么样的,有何要求?人通常是沿着河的走廊活动,它应该是像河流一样的流线型的,所以它一定是流畅的。这个最简单的东西,流线的东西,那就是这条飘带,而且它是多功能的,满足城市人的需要的。为什么是红色呢?因为红色是绿色背景下,最小人文痕迹的最大化,能跟绿色产生最强烈的对比,没有其他颜色比 红色有更强烈的这种对抗。红色的又是很中国的。
如果说有设计灵感的话,那就是毛泽东的书法,宛如行云流水。毛泽东跟秦皇岛关系很密切,他写的诗“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他那首诗的书法的流畅性,如行云流水,便是灵感来源了。
红飘带最终还是最简约的,但是这个简约又不是建筑学意义上的简约,它是生态学的简约。以前景观设计师是借鉴建筑学的简约,侧重形式的简约,它实际上是功能的简约,这种流畅的线条,穿过林子而对场地带来最少的干扰,却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城市化的诉求。
如果再追溯到设计背后有什么动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那应该是小时候的这种体验??穿过田野的体验、穿过不同自然板块的这种体验。你想想,当你沿着乡间的林中的道路,获得的这种流动的穿越。
总之,这个过程是很理性的事,同时又是源自内心的流露。怎么出现流线型又跟地形、自然有关,一个是穿越,一个是最小的破坏,自然就形成了这么一条红飘带。
李有为:我看过有评论家评论说,红飘带具有非常明显的、典型的当代艺术特征。您怎么看待当代艺术?
俞孔坚:当代艺术变得更融入生活,我觉得艺术走入了生活。
李有为:艺术生活化。
俞孔坚:对,就是艺术生活化了,或者是生活艺术化,生活很诗意??新的诗意。当代艺术的新诗意跟古典是有差别的。“古典”的是矫揉造作的诗意,当代艺术是一种白话的诗意,用最普通的话把这个诗意表达出来,而不是八股文的。
以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为例,那是造出的诗意,而红飘带是个白话的、流畅的诗意,完全是回到本能来寻找诗意,回到人本能的反应,最深层的,这里面没有文化,这儿让你感觉不到文化的尘埃。
孔祥伟:没有特意附加的文化。
俞孔坚:没有附加,就是直接回到人,回到原点,从原点出发。什么是回到原点呢?中国古代的《诗经》就回到了原点,诗经里头它没有华丽的文化外衣。古典诗意都需到文化的尘埃里去找诗意,引经据典。中国古典的诗很难理解,因为它引经据典,文化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它是士大夫的诗意。我们这里是平民的诗意,就是白话的诗。
孔祥伟:红飘带还是属于一个基于“寻常景观”理念的项目,但是它同样被评为世界奇迹。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俞孔坚:也就是寻常充满着诗意,当全国城市都在最求标志建筑和异常景观时,寻常也就成了奇迹。“寻常”把奇迹这个概念重新定义了,因为我们太追求异常了,刻意追求伟大和雄伟。也因为这个世界太追求奇迹了,结果你追求寻常反而变成奇迹了。
孔祥伟:这个特别好,这就是寻常里头存在的异常。
俞孔坚:也就是回归。异常就是与众不同,在这个社会都在追求异常的时候,大家实际上把这个与众不同给“抹杀”了。比如说大家在追求异常,都在盖最高的楼。就像皇帝整天大鱼大肉,最后吃窝窝头就变成异常了。但对于太行山的农民来说,他天天吃窝窝头,吃一天肉,那就变成异常了。暴富中的中国城市,整天都像在吃燕窝、熊掌。今天是“煎蛋”,明天是“鸟巢”,后天是“裤衩”,结果反倒窝窝翻倒成了美味,只是这窝窝头不是粗糙的,穷人常吃的那种,而是另外一种窝窝头,那就是艺术化的窝窝头。
李有为:什么事件或者说什么人对您这个作品的影响最大?
俞孔坚:这个不好讲。没有直接的,均是潜层的。应该是儿童时候的经历,我这里头找不到西方的同样的做法。
孔祥伟:西方没有这方面相仿的形式和语言。
俞孔坚:没有,如果有的话,就是大地艺术。应该说,大地艺术给了潜意识的灵感,但也不是直接的,因为大地艺术它不可用,红飘带是实用的。
孔祥伟:大地艺术还是纯艺术的,是一个观赏性的。红飘带本身还是城市家具。
俞孔坚:它又是个城市家具,是个城市设施。它象征了城市化,象征了一个城市。为什么象征城市?它把所有城市人所要用的功能都整合在里头,节约的整合。比如灯光、座椅,这都是所谓城市的艺术。
实际上这里头有两个反叛,一个是反叛了传统的做法,第二个是反叛了所谓的和谐。所谓的和谐,一般强调这个场地应该自然,应该用自然的材料,但是红飘带追求的是很强烈的对比,用对比的方法。正因为用对比,把人跟自然实际上拉近了,真正整合在一起。你想想,如果是一条不显眼的步道、仿自然的座椅,那这里就只有自然,却没有了艺术,人的身份就没有来,就只有自然了。红飘带实际上标榜了人的存在,人是有创造性的。
李有为:另外有一个问题,是什么人类的情感和需求推动了您的设计?
俞孔坚:人有两种需求,一个是需要自然,第二个是需要远离自然。这两个东西在这里都出现了。需要自然就是因为人们是离不开自然的,就像儿子跟父亲的关系。人一定要背叛自然,才能找到人独立的身份,人既要有身份,同时又不能没有归宿。在这里就是一个对立统一,就是我既像你,但是我又不是你,正如儿子像父亲,却往往有一个叛逆的青春期一样;我既要归属你,但是我又要背叛你以确立自我。
在历史上,人与自然这两者往往是割裂的,比如说人要背叛自然,就完全城市化。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它铺成水泥,把人的烙印烙上去,标榜人的存在。反过来说人要跟自然和谐,要依附自然或者什么,那我就什么都不用,完全融入自然,但是那没有标榜人的存在,人就没有身份。人要有身份,“我”的存在,人不断用他的创造性,追求最高的技术、最先进的材料来标榜人的存在、人的身份。
孔祥伟:这个就是立场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最基本的设计立场。不仅是面向自然,完全是生态的,又完全是城市化的,并要把这两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斯坦纳教授提出一个观点,他说麦克哈格当时的理论很先进,二三十年没有人超越,但是现在这一代的年轻设计师,最大的不同点,是往艺术回归。把艺术跟生态结合在一块儿,不仅仅是纯生态的,没有走到另一个极端。这也是当前最标准、最流行、最具典型性的一种设计方式。
李有为:您评价某个设计时,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俞孔坚:这个设计是否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即,用最低的技术要求、最简单的途径、最经济的方法来实现人的多种需要。
李有为:您最喜欢的设计师是谁?最喜欢的景观设计作品是什么?
俞孔坚:最喜欢以李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水利景观设计师(他们不是简单的工程师),和他们的代表作都江堰以及广西灵渠,他们用最简单的技术来实现对自然力的可持续利用。还有我父亲的造田和灌溉技术也是我最喜欢的,在现在看来这些生存的技术都是一种艺术。
李有为:您认为一个景观设计师最不可或缺的素质是什么?
俞孔坚:最不可或缺的是对土地的热爱和激情,以及善待土地的伦理。
李有为:在您的日常生活中,您最喜欢的物品是什么?
俞孔坚:我目前最得意的是我有一张足够我铺张的绘图桌,由一块完整的桌面和四个桌腿构成,还有办公室中的三颗榕树,从不开花,但常有树叶落在我的大桌上。
李有为:您在非工作时间最喜欢做什么?
俞孔坚:我喜欢穿越田野,在四季里体验各种作物的空间、色彩和芬芳;感受不同文化对不同地理环境的适应方式,体验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和没有工程师的农田和水利。
李有为:如果不从事景观设计,您认为自己有可能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俞孔坚:从上大学开始,我有过可以发展走向其他职业的机会,但最终选择景观设计,因此这是我必然和注定的职业,与生具有的土地情结使我不可能有其他选择。
李有为:您目前最想做、最愿意做的设计是什么?
俞孔坚:我想在中国大地上“设计”一个可以逃避设计师意志的生态与遗产网络,保障当代和未来人与土地、与历史的物质和精神联系。
李有为:对您来说,设计意味着什么?
俞孔坚:对我来说,设计意味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李有为:那这个设计完成以后,对您来讲,意味着什么?
俞孔坚:比较我们以前的几个项目,红飘带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艺术跟生态的这种结合更完美,这是一个新的高点,为以后再做这样的项目,带来了跨越难度。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挑战,要是想再跨越,必须经历更艰苦的奋斗与自我超越。
编辑: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