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上海未来发展新空间(组图)
长风生态商务区游艇码头
沿河公共文化设施
沿岸元代水工遗址博物馆效果图
许多有关上海的叙述,都会从苏州河开始。城市因水而兴。苏州河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关涉上海文明的传承、发展与进步,自然格外引人关注。
按照最新编制完成的《苏州河普陀段总体规划方案》和《2008?2015年普陀区文化发展规划》,在苏州河沿岸将自东向西形成莫干山路滨水复合街区、西康路休闲文化特色区、曹杨路滨水复合街区和长风生态商务区四大核心区域。同时,苏州河沿岸的工业遗存将进行保护性整修,并根据不同建筑风格,建设工业遗址博览园和包括商标火花、动漫展示、化工纺织等在内的十大专题博物馆。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期待的苏州河未来。9月28日,国内外“大腕级”的城市规划师及文化保护专家等共聚“2008上海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国际论坛”,围绕“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主题,献智献策。
城市之河的全新期待
阮仪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上海的发展繁荣与水密不可分,苏州河记录了上海近代演变为国际都市的辉煌历史。毋庸置疑,苏州河承载着上海城市的底蕴、城市的内涵、城市的记忆、城市的文化。如果说上海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那么苏州河两岸就是上海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苏州河是上海的腹地,它汇聚了著名的里弄、众多的工厂、悠久的学校、旧城的繁盛。苏州河的资源内涵,完全符合后工业时代对于生态、文化、休闲等方面的需求,具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新型产业的核心基础。
陈伟恕(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理事长、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苏州河当下最令人感慨的是,黑水臭气不见了,一排排泊岸而拥的桅杆木船也不见了,代之以碧绿河水和齐整的堤壁,显得格外平静。苏州河似乎正在期待,担当起一种更符合其自身个性的未来角色。
陈燮君(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博物馆馆长):苏州河见证了上海城市的成长与经济的发展,普陀区是苏州河流经岸线最长的中心城区,21公里长的岸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用现代意识来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沟通中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把凝结着一个城市长期历史发展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淀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与反映时代发展和现实生活的新思想和新感受相结合,相贯古今与中西,在敞开胸怀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大力促进自身文化发展?这是我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这也是普陀区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正在尝试解决的问题。
陈勤建(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在现代化、市场化的经济大潮中,我们该如何珍惜、保护苏州河这条展示了上海历史文脉、精神财富的河流?我以为,应该遵照“保护传承,合理利用”的原则,促进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基本标准和原则有三条:应该是本土所固有的一种文化系统,而不是外地移植、无根基嫁接过来的;应该是当地特有的文化系统,一定要有独特性;至少是一定文化基因传递,在现代化历史变化过程中能够不断延续发展。
科学规划“新中有意”
陈伟恕:苏州河两岸,应当成为人们在文化上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加以理解、体验和开拓,进而提供功能性服务的产业集聚地和消费集聚地。苏州河有条件通过河面与岸上的互动,通过沿岸各节点间的串通,便于人们比较集中地亲历其境,感受到各种文化方式对上海的表达。它可以集学习体验、创意制作、休闲生活、旅游观赏、购物消费等功能于一身,从而形成上海独一无二的一条城市文化风景线。
阮仪三:苏州河区域的城市发展,应该走“有机更新”之路,使“城市更新”与“城市复兴”有机结合,共促发展;应该大力保护苏州河两岸文化遗产、遗存,合理利用现存的历史建筑环境、工业遗产资源,挖掘内涵文化,复兴旧城魅力,提升上海形象,实现新城旧城交相辉映,在历史的沃土中滋生出新海派特色。
陈燮君:科学规划苏州河,实现旧中有新,新中有意,意中有悟,悟中有乐。要巧用各类政策,实现产业发展。《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征求意见稿),把文化服务业列入上海市重点支持发展的二十大产业。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要用好用足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活用巧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要因地制宜制定一些适合本区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政策,要特别出台一些专为推进苏州河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政策。要善用世博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整合资源破发展瓶颈
陈伟恕:苏州河文化长廊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来发展,有诸多瓶颈必须突破。一举突破的关键一着,是在对苏州河文化长廊地域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强化市政府专责行政机构的功能,并建立发挥主导作用的文化长廊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牵动市场力量全面介入。
吴冬立(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副总经理):随着以苏州河为背景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意产业基地以及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的建设,中国电信将在通讯网络、技术平台、产品研发、业务推广等方面,与普陀区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共建,继续加大对长风生态商务区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苏州河长风游艇码头的WiFi无线覆盖,探索运用全球眼保障苏州河水岸平安等等。总之,以信息化有力助推苏州河水岸文化经济的发展。
郑祖安(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要做大、做强品牌,单靠一个区域自身现有的优势和现有的资源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全方位地整合苏州河各个方面和各地的文化资源,其中包括历史文化资源和时尚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等等。苏州河是人民大众的河流,要让苏州河文化走到人民大众中去,让人民大众充分认识和享受到苏州河文化之广阔与深邃。
他山之石创海派特色
德特立夫?卡麦尔(国际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前主席):作为一个曾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泰国有传统的灌溉结构、河边的村落、水上运输的方式,这些独特的水陆两栖的美丽景观相互交融。近年来,曼谷日益重视这一壮观的河滨景象,并进行了一些有趣的工程,试图把一座工业城市转变成一个优雅的居住和商业中心的完美形象。
皮特?斯洛尼奇(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教授、国际规划师):德国的一个杰出例子,是在汉堡港边上的市中心区的开发。历史性的海港被逐步转变成市中心区扩展的一部分,有服务区、文化区、住宅区和娱乐区,如壮观的爱乐剧院就是在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仓库废墟上建造的。汉堡不仅要与柏林、慕尼黑等城市竞争,而且越来越多地要与鹿特丹、伦敦等欧洲城市以及纽约等全球性城市竞争。所有这些城市都注重河边和岸边的开发。或许德国最佳的实践经验之一,就是在城市发展中,注重经济和生态的平衡、文化和社会目标的平衡。
克里斯?高斯尔普(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英国分会负责人):对于那些划船者、步行者和骑自行车的人,运河线路是一幅美妙的图画,它把风景如画的运河环境、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和迷人的历史都融合在一起。运河还为都市发展提供了激励因素。开发者越来越倾向于寻找有吸引力的靠近水环境的地方。比如在伯明翰的布林德利,一个集办公室、商店、餐厅、酒店和艺术博物馆在内的综合开发项目中,邻近的运河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正因为有这条运河的存在才形成这条走廊,而有了这条走廊,才给一个地区带来了新生。
坎波斯特里尼(威尼斯水空间研究集团部门主席):目前在威尼斯,旅游发展成了城市经济的第一来源。如何保护、改善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多样性,这需要建立法律来保护。“威尼斯案例”的复杂性与其它大城市比较不相上下。
卡特琳?安巴尔琪思(比利时港口城市安特卫普总规划师):比利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重建城市和斯凯尔特河的关系,并增强这条河的作用,使之成为城市结构要素的主要部分。目前总体规划正着手进行,我们认为这份规划代表的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
编辑: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