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石:把中国的城市放在世界的坐标里面
2008-10-13 19:49: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陈可石教授去年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和商业部、建设部文化中心颁发的一个奖,叫做最具创新建筑规划设计奖,授予他设计规划的成都洛带古镇项目。这个项目实际上很有意思,他把欧洲的一些经验带过来,包装一个中国的古镇,让中国的城市改造从中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陈可石在清华大学时是研究古典建筑的,在爱丁堡读博士也是研究古典建筑,他主张要现代和民族化的东西,认为民族化、现代的才是未来整个成都主体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他觉得中国的建筑学是非常伟大的一个建筑学。“我们中国近百年来在这些方面失掉的是一个很珍贵文化遗产,是很深刻的一个缺陷。”
让成都创造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方向
过去两年,陈可石在成都拍了三万多张成都周边民居的照片,把成都的古镇都作了一次认真的研究,这对于他在成都做规划,做建筑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资料积累的基础。但是本身的认识上成都这个城市以后建筑上的风格,应该走传统的创新这么一个风格。这个是很重要的,要创造一个新的城市发展的方向。
“因为城市规划是一个非常系统的东西,他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不是几个点,一个口号就可以说清楚的。而且我觉得一个社区要发展好的话规划是致命的,是决定生死的一个东西。”陈可石是成都市政府聘请的成都市规划设计顾问,曾经做过洛带古镇设计规划,龙泉整体规划及青城山规划,对成都城市规划研究颇有心得。
“成都面临的,要么就是第四城,要么就是第一城。要做第一城,就做一个成都,我就是成都,世界第一的东西。要么就是第四城,或者第40城,因为这是你别无选择的。其实如果说我们站在目前这个关口,我们可以少犯错误,我们可以把别人的错误吸纳过来,20年以后的成都就是一个伟大的城市,一个文明的故乡,一个让人自豪的城市。”
陈可石教授希望成都变成一个中国领先的城市,在时尚、文化、环境这些方面领先,这些很重要。他认为,成都是一个中国的第几第几或者把成都的定位放在一个比较普通的定位。他希望未来的成都,是十个世界最有名的城市之一。应该数到成都这样才是成都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应该有这种自信心,在这个基础上做规划。
“成都需要什么样的规划?这是很核心的。成都过去实际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其实很多规划达不到国际水平,现在的规划要敞开心胸和国际上的规划公司合作,引进他们的技术协助我们发展。而且我们所需要的规划是世界一流的规划,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希望在规划上首先设定一个机制,可以和国际间最优秀的规划设计机构合作,共同来推动成都的发展。”
理想化的城市应该像伦敦
陈可石认为理想化的城市,应该像伦敦,是上千个小村庄组合在一起的大都市。坐飞机经过伦敦,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就是乡村,不像我们想象的国际化的大都市,才发现过去中国城市规划的很多理论都是错误的。
其实城市的发展,现在的这个发展是非常有矛盾的,这就是工作和居住的矛盾。工作要在城市中心区密集商业区,但是居住环境好的地方,恰恰是商业区环境不好。所以大家要逃离,特别是老城。
“这里面有一个规划的错误,我们现在把很多地严格地方定位成办公区,把居住区赶走,没有生存的地方,反过来居住区又没有就业的机会。实际上理想的城市,是很多人步行上班,比如洛杉矶的硅谷,实际上住的地方离他上班的地方可能就是步行的距离,这个就是规划错误的理念导致现在这个问题。”
陈可石主张一个城区首先用概念规划来作为一个前期的研究,然后再进行下面的总规划。他的实验非常成功,成都龙泉改造工程做完以后两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整个龙泉驿区的形式是从房地产到城市建设。现在业内把在成都龙泉驿工作称为龙泉模式。
“现在城市规划总体的一种理论,是倾向于紧凑型城市。这个紧凑型城市的样板就好比说香港的中环,他的密度非常高。人在这个圈子里面,他实际上一个圈里面可以容纳十几万人,在这么一两个平方公里的社区融合了十几万人,这样有很多好处,比如说高效率、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环境可以保证,文化生活可以组织。我们可以组织很多博物馆、歌剧院。”
陈可石说,“因为人居住的模式导致你越高密越高效,不能把高密好像是限制一个指标,应该说高密是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很多地方要低密。你保证周边环境的情况下,你居住区要低密,你就要大量鼓励山体别墅。”
?个人简历?
陈可石
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香港中营都市与建筑设计中心总建筑师
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
2003年出任北京大学教授
2003年捐款500万元人民币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同创立“北京大学中营都市与环境奖学金”,旨在促进城市设计学科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发展和为政府及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005年5月成立“北京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深圳)”
2005年出任成都市政府城市设计顾问
2007年出任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陈可石在清华大学时是研究古典建筑的,在爱丁堡读博士也是研究古典建筑,他主张要现代和民族化的东西,认为民族化、现代的才是未来整个成都主体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他觉得中国的建筑学是非常伟大的一个建筑学。“我们中国近百年来在这些方面失掉的是一个很珍贵文化遗产,是很深刻的一个缺陷。”
让成都创造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方向
过去两年,陈可石在成都拍了三万多张成都周边民居的照片,把成都的古镇都作了一次认真的研究,这对于他在成都做规划,做建筑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资料积累的基础。但是本身的认识上成都这个城市以后建筑上的风格,应该走传统的创新这么一个风格。这个是很重要的,要创造一个新的城市发展的方向。
“因为城市规划是一个非常系统的东西,他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不是几个点,一个口号就可以说清楚的。而且我觉得一个社区要发展好的话规划是致命的,是决定生死的一个东西。”陈可石是成都市政府聘请的成都市规划设计顾问,曾经做过洛带古镇设计规划,龙泉整体规划及青城山规划,对成都城市规划研究颇有心得。
“成都面临的,要么就是第四城,要么就是第一城。要做第一城,就做一个成都,我就是成都,世界第一的东西。要么就是第四城,或者第40城,因为这是你别无选择的。其实如果说我们站在目前这个关口,我们可以少犯错误,我们可以把别人的错误吸纳过来,20年以后的成都就是一个伟大的城市,一个文明的故乡,一个让人自豪的城市。”
陈可石教授希望成都变成一个中国领先的城市,在时尚、文化、环境这些方面领先,这些很重要。他认为,成都是一个中国的第几第几或者把成都的定位放在一个比较普通的定位。他希望未来的成都,是十个世界最有名的城市之一。应该数到成都这样才是成都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应该有这种自信心,在这个基础上做规划。
“成都需要什么样的规划?这是很核心的。成都过去实际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其实很多规划达不到国际水平,现在的规划要敞开心胸和国际上的规划公司合作,引进他们的技术协助我们发展。而且我们所需要的规划是世界一流的规划,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希望在规划上首先设定一个机制,可以和国际间最优秀的规划设计机构合作,共同来推动成都的发展。”
理想化的城市应该像伦敦
陈可石认为理想化的城市,应该像伦敦,是上千个小村庄组合在一起的大都市。坐飞机经过伦敦,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就是乡村,不像我们想象的国际化的大都市,才发现过去中国城市规划的很多理论都是错误的。
其实城市的发展,现在的这个发展是非常有矛盾的,这就是工作和居住的矛盾。工作要在城市中心区密集商业区,但是居住环境好的地方,恰恰是商业区环境不好。所以大家要逃离,特别是老城。
“这里面有一个规划的错误,我们现在把很多地严格地方定位成办公区,把居住区赶走,没有生存的地方,反过来居住区又没有就业的机会。实际上理想的城市,是很多人步行上班,比如洛杉矶的硅谷,实际上住的地方离他上班的地方可能就是步行的距离,这个就是规划错误的理念导致现在这个问题。”
陈可石主张一个城区首先用概念规划来作为一个前期的研究,然后再进行下面的总规划。他的实验非常成功,成都龙泉改造工程做完以后两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整个龙泉驿区的形式是从房地产到城市建设。现在业内把在成都龙泉驿工作称为龙泉模式。
“现在城市规划总体的一种理论,是倾向于紧凑型城市。这个紧凑型城市的样板就好比说香港的中环,他的密度非常高。人在这个圈子里面,他实际上一个圈里面可以容纳十几万人,在这么一两个平方公里的社区融合了十几万人,这样有很多好处,比如说高效率、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环境可以保证,文化生活可以组织。我们可以组织很多博物馆、歌剧院。”
陈可石说,“因为人居住的模式导致你越高密越高效,不能把高密好像是限制一个指标,应该说高密是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很多地方要低密。你保证周边环境的情况下,你居住区要低密,你就要大量鼓励山体别墅。”
?个人简历?
陈可石
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香港中营都市与建筑设计中心总建筑师
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
2003年出任北京大学教授
2003年捐款500万元人民币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同创立“北京大学中营都市与环境奖学金”,旨在促进城市设计学科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发展和为政府及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005年5月成立“北京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深圳)”
2005年出任成都市政府城市设计顾问
2007年出任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songgaofe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