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大师谈“现代设计来隐喻中国的传统”

2008-10-24 16:37:44         来源:杭州搜房网     浏览次数:

  作为国际知名的华裔建筑大师,您的中国文化背景对您的建筑设计有否影响?

  贝:对我来说,建筑物的特殊功能要求、及所处地点的人文历史是最重要的,远比我的中国文化背景重要。我认为时间、文化、地点是建筑设计的要素。当然我不能否认我的中国背景对我下意识的影响,但这绝不是刻意的。对于任何人文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主观性,这是我所无法改变的。所以我的这种“中国影响”也应该是有主观性的。就建筑设计而言,最关键的并不是我的主观意识,而是设计课题的本身。我所追求的不是建筑的时尚和式样,而更注重于建筑所在地的情况。我希望通过充分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气候、自然和地理条件等等,我能真正地达到“深入其境”。

  您早期在中国接受了启蒙教育,而后在西方接受高等教育并长期在那里生活、工作,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您有何影响?

  贝:中国出身对我的主观思想是有一定的影响,但那是比较微小的、内蕴的。特别在建筑设计中,这样的影响更少。我想我的思维中,“以人为本”可能是最明显的,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尽管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也曾提倡了这一思想,但在其前后的西方文化以宗教为主,哥德式大教堂是为上帝而建的,并无人的比例和尺度。而东方文化更崇尚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我认为建筑设计中人的比例很重要,我总是试图在我的建筑设计中做好这一点。

  贝先生,从与您平时的交谈中,或是与您在设计苏州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感觉您对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很深。但您很早就离开中国,并在西方接受高等教育,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贝:我的中国传统文化训练主要是在香港之时。如果你让我背一段唐诗的话,我只能用广东话,不能用国语或是上海话。我在香港时,只不过是十一、二岁,中文的程度很浅。但到美国之后,我开始大量阅读中国古典著作。可以说我的中文是自学的。我有不少中文藏书,其中包括唐诗、宋词、元曲和《史记》。我很喜爱韩愈的散文和诗,更爱读陶渊明的文章,当时的文人所达到的境界实在令人佩服。昌黎先生的《祭十二郎文》读来催人泪下,而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却是韵味十足。我至今仍经常翻阅这些书籍,很多藏书都让我给读烂了,只能用透明胶纸加以修补。下一次有机会,我想托你替我买些线装的古典名著。希望通过设计苏州博物馆,我有更多机会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

  其实值得学习的中国文化太多了。你去过黄山吗?人们大多去贵州漓江,或是中国其他名川大峡。黄山虽不列于“五岳”之间,但众多的宋代诗人画家却为之倾倒。陈从周先生曾经建议我去黄山,我果真去看了黄山,太壮观了。俗话说:山不在高,黄山虽然不高,但其峭壁悬崖却甚是雄伟。

  您黄山去了几次?

  贝:只去了一次,但在那里住了三四天,看了很多地方。由于黄山的地理位置特殊,其中部的温度形成了云雾层。由于黄山的高度,加之泥和水不多,树种以松为主,千年古松,苍劲古朴,充满了诗情画意。

  您是什么季节去黄山的?

  贝:我是十月份去的,当时的天气特别好,只可惜没有云雾。要看黄山,就得看云雾,干变万化,云雾缭绕,古树苍苍,犹如宋画一般。有机会你一定要去黄山。

  谈起中国文化,您近年曾经去了北京、上海和苏州等地,可能看到了如雨后春笋般新建的高楼大厦,您对中国许多城市的飞速发展有何看法?

  贝:可能是因为我们中国近代以来长期落后于西方,所谓的“现代化”就常常会出现“西方化”的现象。当然这应该也是因地而异的,譬如香港或是上海就不同于苏州。我曾经在香港设计了中国银行大厦,其建筑形式比较适合于香港这样一个国际金融城市,在苏州就得走一条不同的路。

  虽然我也觉得苏州应该有现代化的建筑,但新建筑应该与苏州城古老的粉墙黛瓦相配;新建筑必须成为苏州古城的一分子,但必须具有时代性,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苏州这样的古城中做设计,就好比是在罗马或是佛罗伦斯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古城风貌。既要创作新建筑,又要符合历史风貌,这两方面很难协调,而且不一定谋和。同时,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有的建筑形式、有的城市走西方的道路也未尝不可。比如就银行建筑来说,中国先前是没有银行的,只有钱庄。所以如果在上海设计银行大厦,走西方的路也未尝不可,但办公大厦也同时应该按中国人的工作特点去设计。

  城市中有了多样的区域后,建筑物的高低也应该是多种多样、错落有致的。合理地处理城市中新与旧、高与低、大与小之间的关系至为重要,这也就是我先前谈到的城市与人体的相通性。我想,像苏州这样的古城,城内应该慎重发展。在苏州,平江图内的古城应保存,但城外可以做的很多。法国巴黎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巴黎城内严格控制发展,而新的高楼多建在城外。对中国的许多城市来说,保护古城风貌是很重要的。

  贝先生,您希望自己下一个设计作品是什么?

  贝:我想做的不一定会找上门来,我就没有想到会在苏州设计,但我最后还是决定做了。虽然那是个很艰难的课题,但我希望能学到些东西。我还有很多想学的东西,但必须有机会。我不能盲目地到处寻求,只有有了一定的机会后,我才能仔细考虑,看是否要接受。我常自问是否能从中学到点什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下一个问题就是自己是否有充裕的时间去学?假设我今天才受邀设计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工程,我可能就不一定会接受。三年前我受邀设计这一工程时,我答应了,因为当时的我还有时间。总之,关键是我想做一些我喜欢做的事??当然必须是有这样的机会,同时我也希望做些能使我学到新知识的事。

  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共同点是否比我们想像的更多?

  贝:其实,二者分不开的。虽然我不敢说这也适用寸:罗马或是巴黎,因为他们有太多人造的建物,就连巴黎的塞纳河也是人造的,天然的水流经过此处,人为的凿引更塑造了它。看看17世纪法国杰出的园林设计大师勒?挪特(Le Notre)的作品,就是将自然改造成了建筑。我想不出有更好的例子来比较东、西方看待建筑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差别,在我设计美秀博物馆时,对这种关系考虑很多。

  在美秀博物馆,我们几乎是亲身体会到这一点,特别是当阳光透过玻璃天顶照在大理石墙面和地面上时。您能解释一下房顶的构造吗?

  贝:如果往上看,您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实并不然。这个结构有其系统,这系统便是以三角形为基础。我之所以采用三角形就是因为它是最简单最牢固的几何组成,通过并列和组合能构成许多错综复杂的空间。这有些像您所熟悉的巴赫的音乐,巴赫的音乐通常以一个主题变换,但却很有魅力,这一直让我很佩服,并影响我的建筑。我喜欢简单,但同时我并不喜欢单调。所以问题是你如何将这二者处理好?

编辑:royal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