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途径的思考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2008年10月28日至30日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座谈会和园林绿化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世纪国建宾馆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主办,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承办,第七届(济南)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组委会协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园林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园林城镇的近百名市长,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分管厅长,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园林局局长,各地城建、园林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人员和国内、国外专家等近600人。
29日下午论坛围绕节约型园林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下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李雄的报告。
首先感谢大家的耐心。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途径的思考,纯粹是个人的想法。
今年5月26日的时候,我们在许昌开了一个全国中小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在会议上有好多城市发言,我记得当时几个城市发言的题目,比如说河南章丘、湖南、广西、河北、宁夏等。题目里面除了一些修饰的词汇以外,核心词我大概归纳了有几类,一类就是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以山水园林城市作为一个基本的核心词汇。另外就是比较含糊,就是比如说绿色生态家园,包括像河北迁安打造最佳北方人居环境等等,就是各种提法、各种说法都不太一样,这个我觉得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建设部组织的园林城市评比,对于我们国家从事园林绿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同时又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些已经获得园林城市或者园林县城称号的地市,他们下一步的发展建设目标就应该更进一步的清晰和明确。我们仅从发源的概念里面都能够感觉到比较模糊。
我想简单的谈几个大城市的概念。第一就是生态城市的概念,这个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一个城市生态发展的综合评价,具体的概念我不展开了,重点要解决的实际上就是我们目前热点的和谐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人与人的问题,人与自然的问题,自然与自然系统和谐的问题等等这四个不同的层面。我们国家的城市也积极参与了这个生态城市概念的工作,也有一些城市被命名为这样一种类型的城市。
第二个刚才余局长谈的比较多,就是宜居城市的概念,这也是由联合国人居署创立的联合国人居居住奖,这也是被我们一些城市作为了城市发展、生态建设的发展目标。
第三个层面就是花园城市,实际上这个有非常强的针对性,是由新加坡最早提出,逐渐形成了它自己的一个特色。这样一种建设的方式也被国际的一些组织和机构认可,也开始对城市进行不同程度的评比。这些都是这个阶段不同定型的一些城市发展模式中的概念,从建设部来讲,04年6月15日就颁布实施了创建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大家都有具体的文件,里面主要是从七个层面阐述对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也参与做了一些工作,由我们城建司组织的,由城市建设研究院主编,城规院包括林业大学等等各主要城市园林局参加,编制了生态园林城市的具体标准。这也标志着未来在园林城市广泛普及推广这样一个基础上,未来可能主要的发展战略还是构建生态园林城市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这个目前是在调研和讨论的过程,也已经调研了不同气候带的城市。
在大的指标体系当中可能包括五个不同的层面,包容了综合性的一般城市描述性的指标,包容了绿地的指标体系,包容了建设和管控指标体系,就是园林绿地绿化建设管控指标体系,更加拓展到了生态指标体系,同时对于市政和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有非常高的要求。这样一个体系基本上构建起来了,正在逐渐的完善。
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就是关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我感觉就是整体的环境绿化体系,就是整体的生态绿化体系的打造。因为我们知道,从生态园林城市向更高目标迈进的过程当中,怎么上这个台阶,我想是两个层面的部分。第一个层面,如果我们单纯的靠提高城市绿地也好,绿化覆盖率也好,靠提高数量值,我估计可能有很大的难度,因为从目前园林城市的指标都达到了40%的水平,所以单纯靠扩大指标去寻找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出路我估计有问题,所以这样就逼迫我去思考另外两个不同的途径,第一就是大的总体环境绿化体系的构筑。第二个就是提高现有一定的量,就是增值范围内更多的提高绿地的质量。我想第一个途径就是我们在做绿地系统规划的时候都有这样的要求,要考虑整体生态的环境体系的构筑,这是当时我们做的一个城市园林绿化,首先考虑外部大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中心城区的大环境绿化的结构。再到具体的,就是我们在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整体的结构体系。所以从根本在宏观的角度考虑大的生态体系构造,我觉得是生态园林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我们北京建五环以后,真正建绿地的资源可能性都很小。所以这样就使我们要考虑大的生态环境建设,大尺度的环境建设,要找到切入点和发展目标。从北京目前建设上来看,按照今年的设想,重点打造的是围绕新的卫星城镇的,以万亩滨海森林公园为主题的概念。从城市中心城区逐渐扩展到大的环境,这是顺义,这是亦庄,这是昌平。这种大的绿地我们可以看到,它很好的衔接了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发展,它补充和完善了北京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建设,这是一个大的概念。
第二个问题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就是在绿地指标的考核过程当中,除了我们现在通行的三大指标体系以外,可能更多的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要重点考虑城市绿地建设的均衡性问题,就是分布的问题。所以有可能在新考核的体系里面会出现不同城区的三大指标差异,会出现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指标,因为我们感觉,只有把这样一些考核体系补充进去以后,才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判定一个城市绿化综合方面的水平。
还有就是量和质的问题,刚才我也谈到了要构筑生态园林这种发展的方向,在城区里面可能重点要改造提高的就是绿地的品质,这种品质不是我们单一的认为景观的问题,而是把景观、生态等多种功能进一步组合在一起。在各种指标的考核过程当中,可能会更加重视我们对于基址环境保护利用度的问题,比如说以前都是山地,我们推平了重来这种,类似刚才很多专家谈到的节约型的概念,我们可能对想到或者谈到,比如说对于基址的保护利用,基址现状植被,水、物种改变度等等,就是赋予它更多的生态指标。同样对于我们资源保护的利用,比如说有很多城市都在打造水景城市,经常打造出来的都是人工砌筑的江河线条的河道,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进一步考虑自然岸线的比例,生态泊岸的比例,生态公园和生态湿地的比例等等,更宏观的对于生态和自然引导的趋势,希望在这样一个思想体系里边表示出来。
下一个层面的问题主要是国际主义和地方文化的传承。我个人认为,生态园林的建设实际上跟我们文化的传承和注重文化并不矛盾,而且文化的建设是我们生态园林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我们打造的一个新的湖地的综合开发,所形成的是这样一种景观,这种设计的手法手段,我们大家都很常见,而且到处在泛滥。所以这样的景观,比如说我把几个不同的区域滨水的照片放在一块,根本无法判定是什么地方。所以地方性和文化性一丧失,在我们生态园林建设过程当中应该予以高度警觉。这种城市实际上国外人的认识比我们还要到位,或者是更早一点,我这里引用的是美国哈佛大学carl steiniz教授在他一篇文章里面列的有历史影响的人物,这是他所列举的,他认为对于风景园林事业发展,在思想上、价值观念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在我看到他的文章之前,我没有想到的事情是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按照历史的顺利居然是两个中国人,一个是苏轼,另外一个我没看清楚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好像是宋代的一个皇帝。在他的文章里面为什么把苏轼我们宋代的一个诗人,跟杭州西湖建设密切关联在一起的人物排在很高的地位,在他的阐述里面谈到一点,就是我们风景园林的建设不能等同于简单的自然保护,西湖的发展案例演变的过程,所揭示的重要的思想观念是,一个从简单的、实用功能出发而建设的人工的湖泊,能够随历史的发展转化为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区域。我觉得这个实际上是对于我们中国风景园林,包括我们现在生态园林城市打造过程当中都是应该注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这个大家都很熟悉,这是我们杭州西湖的实景,这是解放初期,这是建国以后逐渐新建,像90年代太祖庵公园,包括西湖西进这种标志区域,这种风景建设的模式,实际上是形成了我们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这样一种文脉,也贯穿了我们中国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一种思想和理念,这也是被国际所认可的我们城市与自然,包括人文紧密结合的一种发展模式,所以这个我觉得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另外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我感到有一个问题需要强调,就是可持续发展和功利主义的思想这样一对矛盾。目前来讲,我们所构筑的园林、绿地建设都是希望在短期内迅速见到绿化成果和绿化效果,这样一种要求必然会导致大树移植、用小苗高密度或者是其他一种手段。对于可持续发展这样一种思想,实际上从我们领导的思想上,嘴上说的多,但是实际贯彻工作还有一定的问题,也包括我们的规划设计人员,对于可持续发展这样一种思想怎么来落实和体现在我们的规划设计当中,其实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我这里用两个案例对比,第一个是美国一个化工厂的改造,景观发展培育的过程,从71年开始逐渐发展演变,规划一直到2015年,从规划的程序,生态措施等等各个方面都是这样一种持续发展创建恢复的思想理念。同样这样一个区域,我们的设计师或者我们的决策者所希望见到的,这是一个高度污染的类似化工厂的场所,无论是从领导还是规划人员,在规划的过程中,规划概念展示的过程和未来建设过程当中,我相信都是这两张图的模式,方案之后就开始建设,这个建成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土壤被污染了至少是6米,就意味着6米的表土都不能要了,都要拉走,回填再建。所以从设计的概念也好,从我们领导的要求来讲也好,我觉得必须要贯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体现一个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思想。
这个我选的是雅典的一个机场绿化案例,这样一个大尺度绿化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同样在植被构筑过程当中也可以看到,根据绿地条件的不同,利用生态学的一些群落发展、演替的理论和思想,逐渐向植被层发展,怎么样形成,这是群落过渡的过程。可悲的事情就是,我们在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不管是哪方面,规划设计的时间,工程建设的时间,包括植物自然演化和生长的时间都没有概念。包括比如说我们在很多设计细节的表达上,比如说我们节约型园林的基本思路,对于水资源、能源、费用、土地等等不同层面节约的观念实际上都可以体现到我们在园林绿化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我自己选择的是一个费城游客中心的外广场,用的材料就是当地废弃的土地,要把它震碎,切块,我们要求生态透水性的问题,当地的一种所谓的材质,这样一种人脉保留的问题等等都在这样一个设计过程中表达出来。另外刚才很多专家也谈到了对于植物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对于植物的景观价值,我们也有一个再认识的问题,我这里选的是伦敦的一个花园混合花季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由荷兰的一个园艺师进行设计,我觉得应该领会的是对于植物审美的一种转换,对于它的价值的转换,传统的都是花,逐渐我们观赏到草,逐渐的我们会认识到,除了花以外还有其他的枝干或者是观赏设置,所以用这样一种对于美的景观价值的重新认识来引导构筑节约型的园林建设,这是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我想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就是,我们乡土的植物材料,多重的观赏性植物材料的选择和我们所谓的现代性景观设计形式都是可以相互包容的。
我这个月刚刚去丹麦参加了博士生的答辩,他做的是中国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大家讨论来讨论去,觉得欧洲的绿地或者开放空间体系规划跟我们中国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我总结就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转化。中国决策的过程是从金字塔的底层开始逐渐落实实施,欧洲的设计过程很多是在广泛的民众参与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路也是应该贯彻始终,所以在新的指标体系里面对于公众参与、绿化满意度、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等等各个层面都要有些调查。我们不能说自下而上,要走上下结合的这样一种和谐发展的模式。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编辑: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