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宽容的风景园林

2008-11-26 17:56:23    作者:李景奇     来源:景观中国     浏览次数:

    走向宽容的风景园林??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应与时俱进

  摘 要:近年来有关风景园林学科与景观学的学科范畴辩论[1],给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强劲动力,使得风景园林这个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遇到了发展的春天。真理越辩越明,思绪越理越清。大家都在为风景园林的继承与创新出谋划策。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已经不能用农业时代的尺度与节奏去衡量,当代文化与价值观趋向多元化,艺术审美有着感官化、形式化、物欲化、商业化等消费特征。社会发展的目标在不断调整,社会阶层在不断分化,服务对象群体越来越复杂化,风景园林的功能也在变迁,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创新。

  关键字: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宽容;讨论

  1 当前风景园林学性质、内容与目标[2]

  1.1 风景园林学性质、范畴与内容

  人类同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园林学的研究范围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目前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3个层次。

  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园林设计是根据园林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运用上述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创造各种园林的艺术形象。

  城市绿化学科是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率,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其中包括公园?街道绿化等。

  大地景物规划是发展中的课题,其任务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作资源来看待,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3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开发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资源?最合理地使用土地。规划的步骤包括自然和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评价?保护或开发原则?政策的制订?规划方案的编制等。大地景物的单体规划内容有风景名胜区规划?各类国家公园的规划?休养胜地的规划?自然保护区游览部分的规划等。

  1.2 与风景园林密切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

  园林是活景观,有文化与艺术特征,更有地域特色。

  园林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体的景观,如城市综合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一个完美的、生态稳定的园林景观应该是结构和功能、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和谐的景观系统。园林的外部形式应该符合美学原理,但其内部结构与整体功能更应符合人的社会性以及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3]。

  游乐和休息是人们恢复精神和体力所不可缺少的需求。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利用自然环境,运用水?土?石?植物?动物?建筑物等素材来创造游憩境域,进行营造园林的活动。在今天看来,园林的作用主要有3个方面?供人们游乐休息?美化环境和改善生态。在园林营建中,改造地形,筑山迭石,引泉挖湖,造亭垒台和莳花植树,要运用地貌学?生态学?园林植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运用美学理论?尤其是绘画和文学创作理论。在规划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时?需要考虑它们在地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涉及城市规划?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园林建设和经营管理要耗费大量物质财富和劳动力?在宏观布局和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与风景园林密切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归纳起来主要有:园林植物学(树木学、花卉学、草坪学)、生态学(普通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地形地貌学、气象学、土壤学、水文学、美学、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文学艺术、美术绘画、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等。

  1.3 园林学的发展目标与展望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人们对自然环境更加向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生态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广泛深入?社会经济的长足进展?使人们闲暇时间增多?促进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因此?园林学这样一门为人的舒适?方便?健康服务的学科?一门对改善生态和大地景观起重大作用的学科?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途。园林学的发展一方面是引入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的艺术理论和表现方法用于园林营建?另一方面是进一步研究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引入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更深入地探索人对园林的需求及其解决途径。

  2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应与时俱进

  2.1 中国风景园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4]

  2.1.1同仁共同努力,进一步确立学科与专业地位

  近年来风景园林发展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表现在:风景园林或景观设计专业在多种类型大学相继开设;社会对风景园林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风景园林与景观学的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也在频繁召开;在风景园林学会的呼吁下,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了“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MLA)”,为中国风景园林师在世界范围内执业提供了职业资格保证。风景园林学科与专业的地位正在重新确立。但是风景园林与建筑学、城市规划比较起来,在社会认知、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相对比较落后。风景园林是建筑学、园林与城市规划三足中的一足,目前力量略显不足,影响较小。因此,同仁仍需共同努力,进一步确立学科与专业地位。

  2.1.2同仁共同努力,加快风景园林创新

  创新最难的是要克服和改变已经形成的既有观念、传统习俗、思维定势,以及自我感觉良好而安于现状的态势,这在园林界表现得比较突出,缺乏创新的风景园林,在近几年城市园林与景观建设的大潮中,我们处于很被动的局面。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应该包括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组织创新5个方面。其中理论创新是基础,内容创新是主体,技术创新是手段,人才创新是关键,组织创新是保障。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首先就是理论创新。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缺乏现代理论指导,以园林欣赏理论指导园林设计屡见不鲜。城市设计理论、景观设计理论与旅游规划设计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到目前为止,我们缺乏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教材或者权威的理论专著。

  与此同时,借鉴、模仿与抄袭西方景观设计蔚然成风。实践中,“欧陆风”盛行、传统文脉中断、地方特色日渐丧失,形式主义倾向日益极化,城市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特色”危机。

  近年来,伴随对外交流的频繁接触,一些新的理念介绍到国内,生态城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文脉思想、后现代主义……频繁出现于各类媒体报刊,西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丰富了传统园林的内涵,极大地拓展了园林的学科领域,应该说为加快我国传统园林理论的现代化进程赢得了难得的发展契机。遗憾的是,我们更多地看到:当前城市建设中,概念的炒作多于深入研究,流行的“欧陆风”、“后现代主义”也都只是表层的挪用与照搬;学习西方成为一种口号,新城市主义、CBD、RBD、社区、生态……轮番成为炒作的对象;“草坪热”、“广场热”、“建筑高层热”、“景观大道热”、“步行街热”、“高校园区热”、“海洋公园热”、“野生动物园热”、“风情园热”、“大树移栽热”席卷大江南北,追求“最大”、“最高”、“最新”、“最亮”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时尚。

  其结果是:对于规划理论学习,我们缺乏一种鉴别力来辨别良莠,对于西方庞大、繁杂的理论与思潮,我们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在实践中,面对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大建设市场需求,专业人员大多忙于应对,无暇顾及传统文脉的继承与弘扬,失去系统理论的支持,只能边学边用,其结果必然是原样拷贝、相互抄袭,传统丧失、特色雷同自然也就成为当前我国城市景观建设的最大败笔。

  处于社会转型与文化迷茫、价值观多元阶段的中国园林界,其缺乏创新性是有多种原因的。研究时应该将这一现象置于中国当前特定的历史、现实与文化的语境中,才能洞悉到问题的本质。

  2.1.3加强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满足当代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要求

  近年来风景园林本科教育与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不少大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表现在:北京林业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多次在IFLA和ASLA国际竞赛中获得大奖。目前培养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人才的大学丰富多样,有综合性理工大学、农林大学、美术大学以及文科大学。为社会对各种人才需求提供良好的培养条件与氛围。但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总体水平还不高,表现在知识结构、设计能力、成果表达、理论水平较差。课程体系改革较慢,大多数风景园林专业仍然偏重于植物景观学习。缺乏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驾驭能力。

  2.1.4社会对风景园林认知有限,风景园林师在大型景观设计中的领导地位未被确立

  很多国家和地区(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已经颁布了风景法(景观法,或者与风景控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这是一切项目建设的大法。首先由风景园林师主持,进行景观控制规划,然后才能进行项目的建设规划与设计。我国风景园林师目前处于从属地位,或者配角,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来由于社会对风景园林认知有限,二来风景园林师本身缺乏一定的驾驭能力,当然也有体制方面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原因。

  2.2 风景园林学科、专业与事业飞速发展的背景

  (1)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2)是城市环境、景观、园林建设的需要:我国城市环境恶化与高速城市化的压力;

  (3)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需要:提供绿色、舒适、开朗、美丽、高效的环境;

  (4)是公民休闲娱乐的需要:高科技的发展与闲暇时间的增加;

  (5)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与土地和谐发展的需要;

  (6)是西方世界的影响:加入WTO,世界强势文化、价值观、新思想、新观念的进入,景观规划与设计迅速发展,与世界交流与接轨的压力增加;

  (7)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需要: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宽学科、厚基础的城市建设综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8)是社会对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旅游规划人才的迫切需要。

  2.3 美国风景师联合会(ASLA)给“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与内容诠释①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the art and science of analysis, planning, design, management, pre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the land. The scope of the profession includes site planning, garden design,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town or urban planning, park and recreation planning, regional planning, and historic preservation. Practitioners share a commitment of achieving a balance between preservation, use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untry's resources.

  从上面的LA定义可以看出:

  (1)LA是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与修复土地的科学与艺术;

  (2)LA专业范畴包括:总体设计、场地规划、园林设计、环境修复、城镇规划、公园与游憩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历史保护;

  (3)LA师:从业者有责任、有义务实现国家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管理的协调发展与平衡。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文化强势,社会特别是城市化水平很高,大规模、高强度、高密度的人类建设活动已经成为历史,社会总体目标是追求高水平的生活质量与高水平的生存环境、景观质量,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完善自我。因此,风景园林会有更多的社会性、地域性与时代特征,不能盲目照抄照搬。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重视人的生存环境质量的“质”,我们才开始注重环境质量的“量”,所以,才会有风景园林的定义、学科范畴、专业研究领域的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与其说是科学发展的差异,倒不如说是社会发展阶段、价值观与地理时空的差异造成的。

  2.4 风景园林功能的社会变迁

  风景园林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而发展的,其功能也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服务对象与功能。在不同社会时期,不同发展阶段,风景园林学科的任务以及研究内容与表达形式、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对象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1)在农业社会,园林是住宅或建筑的附属(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衙署园林)服务于统治阶级与贵族士大夫;

  (2)在工业社会,园林是城市的附属品(城市公园绿地等)主要服务于城市居民;

  (3)在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园林依附于地球人类的家园;大地景观是人类的家园,服务于人类与自然。

  可以看出:风景园林不管是内容与形式,还是服务对象以及设计理论,随着时间与地域的不同,都有很大的变化。总体来说,走出院子,迈向城市,走向大地,是必然趋势。

  当代风景园林的主要功能:

  (1)生态环境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2)景观美学功能:塑造人工景观,美化城乡环境;

  (3)休闲游憩功能:供给休闲场所,提高生存质量;

  (4)减灾防灾功能:打造避难空间,建设生命通道。

编辑:royal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