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建30年回顾
40多年前,沈阳人一到下雨天就得拿着瓢从屋里往外倒脏水;30多年前,城市里好容易修好了下水道,可下水道却被用来当做“防空洞”;如今的沈阳城,不但解决了汛期内涝,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区美丽得像个大花园。近日,沈阳市城建学校的师生们用一幕幕生动、幽默的情景剧,再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沈阳市城市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沈城老百姓生活的变迁。
场景一:曾经拿瓢、拎桶倒脏水
??“妈,您慢点,可千万别闪了腰。”
??“没事儿,你快别管我,快把这桶水倒了吧!要不门口的臭水又要漫进屋里来了!”
第一幕是一对身着布衣的母女,各自拎着一桶脏水,艰难地向前走着。突然,母亲一不小心,脚下一滑,结果一桶脏水泼了一地不说,把自己也弄得一身湿。女儿赶紧把母亲扶起来,娘俩累得互相为对方擦汗。
画外音:那时,沈阳市城区排水管渠只有366公里,因为年久淤塞,市区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沈阳,城市建设的重点不是建桥和盖楼,而是排水、解决城市内涝和修路,使地势低洼的居民区告别雨水、污水倒灌城区房屋的问题。那时候,一年中城市建设投资的80%,用在了这上面。
场景二:下水道咋成了“防空洞”?
第二幕主要有两个场景: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的镜头。一位记者满头大汗地跟着工程建设的指挥长到处跑,好容易在一个土堆旁把他截住了。
??“您就说两句话吧!”记者捧着采访本对指挥长说。
??“你看我们忙的,哪有时间接受采访啊?”
两个人站在高高的土堆上,向城南望去,横跨浑河南北两岸的工农桥、长青大桥正在紧张地建设着。它们成为城市里最美丽的风光。钢筋混凝土的桥身和城区里黑黑的柏油路,成为沈阳市人骄傲。
可就在两人满怀深情地望着施工现场时,两名年轻人走上前台,他们的话给工程指挥长和记者当头泼了一通“冷水”。
只见二人手叉着腰,嘴里高喊着口号走上来。“你们这是瞎忙活!修这个、盖那个的,有什么用?“
结果把指挥长和记者都弄糊涂了。“为什么把城市打扮得漂亮”,就不行呢。更要命的是,刚刚修好的地下排水设施,也被改成了“防空洞”。
画外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沈阳城,城区柏油路的铺设已超过1000公里,城市污水排放量在20万立方米左右。
编辑: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