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当年“63层”是广东原创
上世纪90年代“63层”(广东国际大厦)是广州最高建筑物。
广东国际大厦总设计师是原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总工程师李树林及其当时的副手何锦超,至今谈起“63层”,心中仍然充满自豪:“63层”完全是广东原创作品。
实际上,早在1981年“广东国投”成立时就提出,要在中山纪念堂对面建一组14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工程设计权由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单独拥有,结果李树林的设计方案一举中的。
但是,后来广州市政府不同意在该位置建商业建筑,工程不了了之。直到1985年前后,广东国投决定在环市东路建“63层”,邀请13位当时有名望的建筑师设计,无奈方案不尽如人意,权衡之下最终选用过去的李树林方案。
整个“63层”工程总额是1.6亿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为6亿~7亿元。李树林记得,工程队伍最庞大时,光设计组就有49人,他主要负责建筑平面布局和外形设计,何锦超协助协调全组工作。
“我希望建一座独立的、有创造性的建筑。”在李树林看来,这种“创造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建筑物要适应所在地段:此处面积近2万平方米,南北向长、东西向窄,因此主楼位置必须放得非常恰当,否则就会变成深巷里的高层建筑,失去意义。
二是造型。“63层”不像一般高层建筑那样容易给人以压力感,奥妙在于“梯形设计”:第23层向下到第6层,每一层都比上一层多“飘”出50厘米;这样到第6层时,足足比第23层多“飘”出4.5平方米。下大上小,给人稳定的感觉。
三是色彩。毗邻“63层”的广东电视中心大楼以红色为主,为协调起见,李树林决定把“63层”窗间隔涂成紫色??既包含了红色,又显示了区别。
四是主楼旁的两栋30多层高附楼,呈现出节节上升的竹笋状。另外,大楼底座也用花岗石铺成一群有高有低的“竹笋”,寓意“欣欣向荣”。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63层”首层的广州第一家麦当劳,它已经成为“63层”标志之一。但很少人知道,麦当劳的位置原是作为大堂侧门、车辆的入口。后来,眼见“63层”生意蒸蒸日上,业主便把这个黄金位置卖给了麦当劳。
设计者说心中“63层”
●“63层”的设计权是由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单独拥有的,没有经过投标。
●我觉得最独特的应该是“63层”整个外形完全是独创,至今在世界上难以找到类似高层建筑,且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几乎是史无前例。
●整个“63层”的工程总额是1.6亿美元,折合当时的人民币6亿~7亿元。设计院得到的设计费大概300万元。
●我当时希望建一座独立的、有创造性的建筑,因为抄袭的建筑是没有生命力的。
●后来业主见生意好,就把侧门位置腾出来给麦当劳。这样,主楼只剩下一个门口进出,显得有点局促。这是一个遗憾。
编辑: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