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一座美不胜收的山水园林城市(组图)
“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
2004年,金庸领衔的“中国魅力城市”评委会给襄樊的颁奖辞,道出的不仅是一座有着28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美不胜收的山水园林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襄樊市实现了从“省级园林城市”到“国家园林城市”再到“全国绿化十佳城市”的三级跳,园林绿化水平跃居全国先进行列。
城区绿化覆盖率逾40%
2002年,襄樊市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城市”,成为继十堰市之后我省第二个国家园林城市。“改扩增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屋顶植绿。”近4年来,该市累计投资1亿多元用于城市公共绿化带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公园、广场、街头绿地,新增绿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目前市区共有公园6座,大型广场7个。
2007年9月,襄樊市园林部门出台《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标志着该市园林绿化工作走上“依法治绿”、“规划建绿”的轨道。每年,襄樊市参加全民义务植树的人数都在100万人次以上,义务植树成活率90%以上。
目前,襄樊市区园林绿化面积达到23.6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83%,绿地率38.72%,人均公共绿地8.12平方米。
漫步大街小巷,大树通透了,绿篱平整了,广场亮了,公园美了。一幅绿色襄樊、宜居襄樊的画卷尽收眼底。
绿地养管经验全省推广
机构臃肿、重建轻管、“大锅饭”等弊端,导致襄樊许多建成的绿地被侵占破坏,设施残破不全,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为此,襄樊市园林管理局创造性地提出了“模拟市场化”的改革思路,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截至2008年底,该市公共绿地养管工作已全部纳入市场化运作、合同化管理范围。15家绿化养护公司经竞标后与市园林局、市财政局分别签订绿地养护管理合同,严格考核奖惩。
机制变,活力来。改革后,各养护公司打破职工身份界限,全员优化组合聘用上岗,实行绩效挂钩。园林职工的工作热情、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激发,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全系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了绿地养护管理从“养人”到“养事”的转变。绿地管养效果显著提高,涌现出大量精品园林景观。
2008年10月召开的全省绿化工作会议上,省建设厅推广了襄樊公共绿地养护管理经验。
园林精品工程扮靓古城
近几年,襄樊投资上亿元新建或改建了文荟园、诸葛亮广场、南湖广场、滨江大道观光带、襄阳护城河等一批园林精品工程,将古城装扮得更加靓丽多姿。
襄阳古城东南的文荟园,昔日垃圾成山,污水横流。2006年春,襄樊市选定中国美术学院编制的设计方案,投资1600多万元改造,以古典园林艺术手法,创清幽淡雅、朴素自然的山水意境,彰显盛世园林的魅力。襄樊学者陈新剑赞曰:花径铺锦,碧草如茵;烟柳翠堤,玲珑玉桥;居易雅园,红凌荷塘;春林燕语,秋潭鱼跃;波心楼影,丹枫叶染;长廊镌名宿诗句,曲岸泊渔家画舫。人文荟萃之理念,尽在其中。
诸葛亮广场是襄樊市标志性景观,是一个集文化、体育、娱乐、会展、商务、旅游、公园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生态综合广场,占地1500多亩,总投资1.4亿元,景观设计简练,富有动感与现代生态都市气息。
在市区南、西、东三面毗邻的隆中山、羊祜山、鹿门山,分别建成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在鱼梁洲广泛植树造林,建设生态旅游岛。在汉江最大的滩涂湿地月亮湾,开辟了4500亩的自然野趣公园。
改造汉江大道,分四期治理了华夏第一城池??襄阳护城河,形成了令人叫绝的城市滨水景观,为古城增添一大亮点。
编辑:songga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