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人居环境奖之山东省济南市城市节水及供水保障

2009-01-16 19:31:53         来源:中国人居环境奖办公室     浏览次数:

相关链接:2001?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名单

  获奖时间:2002年

  项目名称:山东省济南市城市节水及供水保障

  项目概况: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素以“泉城”著称于世,泉水是大自然赐给济南的宝贵财富,她孕育着济南的诞生和发展,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泉城”这一自然文化遗产,是济南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思路的客观需要,是济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围绕开源节流、节水保泉、恢复“泉城”特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经过多方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地下水得以涵养,地下水位较往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升幅在2米左右),泉水已由跨年度连续干涸,转变为季节性喷涌,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得到保障,“泉城”特有的城市风貌得到恢复,经济发展环境、旅游环境和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到迅速提升。

  背景情况  济南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提起济南人们立刻联想起“家家泉水,户户垂柳”,那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历史人文景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出现了地下水位下降、城市供水紧张、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影响等后果,20世纪70年代,泉水开始出现间歇性停喷,最长停喷时间达900多天,人们的居住环境遭到破坏,投资环境和旅游吸引力下降,泉城失去了她应有的妩媚,水已由促使济南诞生发展的推动因子,变成为济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项目实施过程  1997年,山东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做出了“济南五年实现大变样”的指示,要求把恢复泉城特色作为济南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抓好。按照省委指示精神,济南市上下齐心协力,遵循“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涵养水源、开源节流、有效保护”的原则,制定保障措施,切实做好水的文章,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高度重视、广泛发动、把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一是把城市供水、节水和保泉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把解决好水的问题放到重要战略位置来抓。市政府每年都组织召开城市供节水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市供水、节水和保泉工作。近几年来,我市加快建设了一系列供水、节水和污水处理配套工程,加大了泉水复涌工作力度。二是完善法规建设,依法搞好城市供水、节水、保泉和水环境保护工作。《济南市名泉保护管理办法》、《济南市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理办法》、《济南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济南市水资源管理办法》等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泉工作的开展,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法律基础。三是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树立节水保泉意识。我市的节水保泉宣传活动,紧紧围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个中心,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市民的节水保泉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节水保泉已成为广大泉城市民的自觉行动。

  调整城市供水水源布局,加大客水资源引用,确保城市用水的有效供给。首先开发利用南部山区地表水资源,先后建设了南郊和分水岭两个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的水厂,有力地保证了南部高地势地区的城市用水。其次,投资20余亿元,实施了“引黄供水”工程。使我市引用黄河水的能力达到了80万立方米/日,为泉水复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封闭了泉域范围内的地下自来水井和自备水井,全市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25万m3。第四,进行加压站建设和输配水管网升级改造。通过建设加压站和对供水主干管网实施“五纵五横”升级改造,将鹊山、玉清湖两大水库水供往市区,使城市供水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质的变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供水比例,由过去的3:7调整为7:3,为泉水复涌创造条件。

  积极开展城市节水和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  实行计划用水、开展城市节水和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是济南市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和保泉的另一重要措施。调整产业结构,限制耗水量大的产业发展,压缩耗水量大、产出低的行业。全面实施计划用水,利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工作,主要做法有:按照不同的用水性质制定不同的水价,全面实施计划用水,对超计划用水征收一至八倍的加价水费,对浪费用水和闲置节水设施的做法进行处罚,增加供水能力缴纳增容费等。加大工业节水力度,推广应用少用水或不用水的生产工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工业用水万元产值取水量由1980年的411立方米,降至2001年的32立方米。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强行推广使用一次冲洗水量6升的座便器和陶瓷片密封水嘴,对已建成的公共与民用建筑的改造提出时间规定,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工作,全市已有27个单位获得节水型企业(单位)的称号。降低城市供水管网的漏失率,城市供水管网的漏失率始终控制在8%以内。

  涵养水源,加强水环境保护,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济南市区地下水资源主要来自南部山区818.5平方公里的补给区。为了涵养水源,保护泉脉和保障供水,几年来,共绿化荒山109.4万亩,补植疏残林30万亩,工程区内林木覆盖率由1993年的17.6%提高到26%,有效地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在正常降水年份每年可补给1亿立方米以上的地下水。目前,济南在南部山区已修建了大、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180多座,塘坝900多处,总蓄水能力达4.2亿立方米。这些库坝的修建,既涵养了水源,同时又发展了渔业生产,增加了财政收入。在保护水环境方面,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定》等文件,将“一控双达标”的具体目标纳入市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中。特别从1999年开始,我市实施了“蓝天工程”,水污染防治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列入工程范围,由政府统一协调,各部门协同作战,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杜绝污染源的产生,2000、2001年COD削减量分别达到1199.9吨和1008.4吨。二是强化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全市209家废水工业污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迁走一批污染较重的厂矿企业,较好地保护了水资源。三是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步伐。投资10.22亿元,建设了水质净化一厂、二厂及管网配套工程。两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了50%以上。中水工程的建设经过了试验、示范阶段,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现已形成了19个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中水利用工程,日节水能力6000余立方米。

  精心做好名泉保护工作。为了做好保泉工作,市里成立了名泉保护办公室,专门负责保泉的宣传,对名泉实施普查、规划与日常管理。目前已挖掘、修复名泉46处,有效地保护了名泉。同时,扩建了趵突泉、五龙潭、大明湖等公园,疏浚改造了护城河等泉水较集中的场所,使众多的名泉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泉城广场修建了大型音乐喷泉,把泉城路改建为泉景一条街。“人临泉而居、泉随人而行”,已经成为济南城市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济南市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取得的成果。  经过艰苦的努力,济南市的开源节流、节水保泉和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九五”期间,我市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而城市年用水总量却下降了3671万立方米,下降幅度达12%,节水综合指标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先进行列,连续10年被评为“山东省城市节水先进城市”,今年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也通过山东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考核验收。

  。2001年济南市的降雨量比常年偏少100多毫米,而地下水位却不断上升。2001年9月17日,停喷924天的趵突泉复涌了,全市一百多处泉眼竟相喷涌,泉城景色再现于世,泉城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勃勃生机,居民生活环境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于实施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趵突泉喷涌了,四大泉群相继喷涌。泉水涌,旅游兴。济南泉水与曲阜和泰安一起,构成了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旅游体系,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2001年的十一“黄金周”,泉水给济南市带来了5.5亿元收入,这一年,全市接待游客845万人次,旅游收入50.14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3.8%和22.3%。今年五一“黄金周”,济南旅游更是人气旺盛,接待游客115.01万人次,旅游收入6.11亿元,又比上一个“黄金周”增长一成以上。

编辑:joj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