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结合行业需求改进园林教育
金融危机导致园林行业就业率降低,于是大量高校毕业生将考研当成“延期就业”,缓解眼下的就业压力,今年再次出现考研热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多年来我国园林教育与就业脱节的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企业人员热议的焦点话题。缺乏实践经验、对行业情况不了解是学生的通病。如何改进?强化教育与就业针对性改进园林教育应该是核心举措。围绕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调整现有课程安排。根据行业发展、职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减少部分公共课程课时,增加相关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悉掌握植物生物学特性、种植设计技巧、与建筑物的协调关系。对于设计师而言,要具备站在远处就能根据外形特点辨别植物种类的能力,明确在群落中不同植物的表现,而不是要依靠放大镜在了解了植物细胞形式后才能确定种类。此外,扩大园林专业研究生招生视野,吸引其他专业人才进入园林行业,这样对于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行业整体水平也大有帮助。
其次,针对本科、硕士教育可设计设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对园林作品艺术性的过度追求,而轻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方式。将评价指标量化,如本科毕业生必须掌握多少种植物,硕士生应熟知多少种植物,掌握多少种植物景观设计形式等。另外,加强操作能力考试,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从方案设计、图面效果、创新性等方面综合评价。不可否认,要进行课程和教学评价体制改革难度很大,除了学校要开展大量工作,还要向高层管理人士呼吁,获得他们的支持。
既然要增进对行业的了解,势必要增加与行业一线人员的接触。聘请行业知名企业负责人或一线设计师到校讲学,是一个不错的模式,也是改善师资结构的一条途径。学校老师传授理论知识,设计人员讲授实践经验,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丰富知识结构。当然,外聘教师也需要校方投入一定成本,而且国内设计企业、人员的水平层次不齐,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认真挑选。与此同时增进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解不同职业角色的机会,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喜好,进而有针对性地设立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
金融危机在减缓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为园林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结合传统优势,吸取先进经验,让园林专业真正成为艺术与科学、理工与人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学科,是园林教育者,乃至从业人员必须承担的重任。这样危机过后,我们才会看到有更多实用型人才走出校门,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
编辑: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