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一座工商业城市的文化重塑
2004年底,当鸿山遗址保护计划被递交给无锡市决策层时,对于这座2500年前的珍贵文化遗址在考古发掘后能否被原址保护,很多人并不乐观。
这里早已规划好要投资一座家具城,开发商先期已投入5000万元,建成后的综合效益在20亿元以上。如果做大遗址保护,经济损失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商机还是要文化?今天,鸿山大遗址保护“无锡模式”已成为全国经验,而在当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然而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抉择中,我们看到了无锡这座工商业城市向文化自觉转型的精彩重塑。
现代化进程中被唤醒的文化自觉
2008年4月,投资2.5亿元的鸿山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7.5平方公里的遗址保护区也正在建设中,其中包括恢复湿地生态和发展生态农业,总投资3亿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领衔制定鸿山遗址保护规划的陈同滨教授告诉记者,“从发现遗址到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再到完成规划编制和启动、建成博物馆,无锡只用了3年时间,这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无锡速度’。”
对保护鸿山遗址,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考虑得很深:遗址公园所在的无锡新区,企业林立,是经济区;而鸿山遗址则是文化区,它对新区的城市功能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人的肌体,那么文化则是它的精神和灵魂。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人均GDP在3000美元至8000美元之间,城市兴起大规模建设和扩张,人们追求房子、车子,而文化遗产则易被忽视和破坏。一旦跨越了这个阶段,文化的功能又会重新被重视。无锡正处于这种过渡期,但无锡却并未出现因大发展而使文化遗产遭破坏的现象,这出于无锡人清醒的文化自觉。短短几年间,无锡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整座城市被作为历史遗产加以保护;成立全国首个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募集资金2500万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量从全省第9位跃升至第3位,历史街区保护面积从全省第10位跃升至第2位;无锡还开全国工业遗产保护之先河,公布了首批20处保护名录……古城无锡,明确提出“打造文化名城”的目标,在2008年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人物奖评选中,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成为唯一当选的政府官员。
让地域文化成为城市竞争的“王牌”
无锡有7000年人类活动史、2200多年建城史,是吴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和当代乡镇企业的诞生地。早在2006年,无锡就确定了170多个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把这些项目做好,无锡的文化基因就能得到延续,文化特色就能彰显。
对于“十一五”期间的文化蓝图,无锡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即围绕古运河,全面保护沿河传统民居和工业遗产;建设鸿山遗址、阖闾城遗址两大遗址公园;构建泰伯陵、泰伯庙、泰伯渎三大历史人文景观;修缮清名桥、惠山、荣巷、小娄巷四大历史街区,并重点保护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梁祝传说和吴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一些地方仍然把文化遗产保护当作城市建设“绊脚石”的时候,无锡却把国家文物局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争取到无锡,已举办的三届主题分别是工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和20世纪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先锋话题。借全国专家之智为无锡文化遗产保护把脉,目前,无锡已用地方法规将34处工业遗产、20处乡土建筑和10个古村落列为保护对象,力度之大位列全国前茅。
在无锡,工业退城进园,不少腾出的空间留给了文化遗产保护。茂新面粉厂旧址,被辟为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北仓门蚕丝仓库被改造成生活艺术中心,成为无锡当代艺术高地。甚至,文化遗产成了一些商业项目的品牌:某开发商拿出5000余万元保护开源机器厂厂房,另一家开发商请意大利和美国专家设计国棉一厂的保护规划,新开工的恒隆广场围绕城隍庙戏台布局,不但使文化遗产在功能置换后得到新生,而且成为城市建设、商业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三者相互促进的典范。
文化是种底蕴和内涵,它不像GDP那样可以量化,也很难测量一时的投入产出比,但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托举着一座城市走向未来。对无锡来说,吴文化、近代工商业文化和乡镇企业三大文化遗产,它们所蕴藏的尚德、开放、融合和创新等精神一脉相传,为无锡参与新一轮城市竞争积攒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提升“软实力”重在文化民生
对一个城市来说,文化对外是影响力,对内则是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惠民是题中应有之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这样才能唤起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文化民生上,无锡一方面舍得大投入,一方面不断创新服务方式。
无锡博物院去年国庆节免费开放,开馆5天参观人数达5万,18个展览组合成的文化盛宴让无锡人对文化的热情喷薄而出。目前,无锡54家博物馆、图书馆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第二课堂”。太湖艺术中心,无锡音乐厅、美术馆、工人文化宫、无锡人杰苑等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和标志性建筑正陆续兴建或已经开放,中国乡镇博物馆、惠山泥人博物馆、丝绸博物馆、民乐博物馆等主题博物馆正在规划建设中,力争2010年全部免费开放。“激情周末”广场演出成为无锡著名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每个周末,精彩的演出被送到乡镇、街道和社区,送到军营、工地甚至戒毒所和监狱。一些商家纷纷来寻求冠名和广告。
文化是福利也是权利,无锡独有的“参与式预算”,让社区居民投票决定财政的钱怎么花。2007年无锡的参与式预算项目有32个,总预算高达2506万元,其中相当部分由群众决定投向了文化。市民学校、绿色网吧、社区老年学校、阅览室等便民文化设施,越来越多地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滨湖区河埒街道溪南社区的严梅英,每天买好菜都要去文化活动中心上网、跳舞,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这可是我们自己投票建起来的活动中心!”
发展文化民生,无锡还提出了一个响亮的概念??15分钟文化休闲娱乐圈:随意以一个文化场馆为出发点,仅需15分钟步行,便可到达另一个文化设施。2008年底,无锡老城区已初步实现这一目标。根据规划,到2010年,无锡城乡将全部实现15分钟文化圈。
编辑: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