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织造府复建背后:官商学历经25年利益博弈

2009-02-17 16:37:42         来源:南方新闻网     浏览次数:

  现在的博物馆保留了原江宁织造府(署),西至碑亭巷,北至长江路的一角,面积仅为过去大小的四分之一。

  戏台位于园林东侧,以大量东阳木雕装饰。

  相比最初的效果图,建成后的楝亭形态及假山石的走向都发生了变化。(建筑效果图由江宁织造府博物馆提供)

  “大观园”复活记

  元旦伊始,繁华的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上,一片围挡了3年的广告牌轰然倒地。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宛若一个古代“盆景”,置身于现世的都市高楼之中。

  耗资7亿,占地约1.87万平方米,这座由两院院士吴良镛设计的园林,刚露面就备受猜测与争议,如大观园里那些纷纷攘攘。

  康熙五十年(一说五十四年,一说雍正二年),即公元1711年,曹雪芹诞生在江宁织造府(署)内,并以这里为蓝本写出了文学名著《红楼梦》。作为清代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绸匹的官办织局,江宁织造府历史比《红楼梦》更为悠久。始建于清初顺治二年的江宁织造府,存在了262年,在太平天国时期被烧毁,关于这座府邸昔日的繁华胜景,后人们只能从《红楼梦》的描述中追忆和想象。

  历史在1984年有了新契机。那一年,南京市大行宫小学施工工地上,发现了太湖石和一些丝织染料,从而确定了江宁织造府的遗址,重建于是有了历史依据。

  但由于巨大的建资,项目直到2002年才有民间财团愿意接手,而真正重建则在2006年之后。

  从梦想到现实,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走过了恩怨辛酸的25年,其间,有痴迷沉醉,有利益纠葛,有学术的争鸣,有资本与文化的碰撞,有官商学三方博弈,有天时地利之便。这座民营博物馆之兴起,如一部大书,一写25年,其一砖一瓦,一图一稿,映见种种世相,“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内文导读:

  红学家的金陵春梦               官商学三方之争

  民营博物馆拿什么活下去         红学家的府署之争

  江宁织造府前传

编辑:songgaofe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