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毕业生作品之北京市莲石路公园设计
6 总体布局
6.1功能分区
公园的定位为区级综合和性公园,包含了公共聚集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散步道等内容。即有适合百人活动的动空间,也有适宜两三人小坐的静空间。主要分区如下。
6.1.1苗圃景区
笔者试图在全园的中部地区,营造苗圃风貌,并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相互融合。苗圃地给人的印象是规则的块状和线状种植,其中阡陌交通,人行其间,可以欣赏美丽的田园景致。笔者以块状种植,线状种植和穿插其间的小径为该区的三元素,力图在园中再造苗圃风貌。于是,在设计中的平面图上,出现了苗圃肌理。在立面上也有意识的丰富层次感,色彩感和纹理感,要在现实中体现这种效果,重点在于植物材料的应用,这点在后面的种植设计中会有详细阐述。
6.1.2中心水景区
人都具有亲水性,喜欢在近水的地方活动。然而,应当注意,北京地区缺水严重,并不适宜做那些深水的水景和太过曲折的溪流。因此,在设计之初,笔者即限定水景的形式为浅水,并且面积不宜过大。在借鉴现代新兴的可持续性水景设计方法,尝试在本次设计中加入雨水收集系统,更好地节约用水,并能将此系统中的部分过程展现给人们。
中心水景区所追求的效果是,将水景区作为园内事件的主要发生地,让人们能更舒适地亲近水。为此,围绕水体笔者设计了两个适合百人聚集的活动空间。一个是位于水体东侧的广场空间,在其中布置了茶室,花架等服务小品设施,为人群服务。另一个是与东侧广场隔水相望的滨水大台阶,人们可以面对着池水,沿台阶而坐或在树下的石凳上小憩。水池中横跨一桥,提供人们另一种体验水景的途径。整个水池的设计与周围道路,广场的形体相协调,同时不失自我的形态。
6.1.3体验花园区
体验花园可以说是苗圃风貌在小尺度上的体现。在现实生产中的苗圃,除了裸地种植外,还有藤架,种植池等。种植的材料还有地被,藤本等类型。赋予主题的小花园在当今世界广受欢迎,笔者也借鉴国外的实例,设计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小花园,花园尺度在100平米左右。
6.1.4儿童活动区
在我国城市公园游人中,儿童占的比例比较大。因此在公园中单独划出供儿童活动的一个区是很有必要的。儿童活动区的选址,应靠近出入口,有充足的日照和排水良好。此次设计中,将儿童活动区放置在临近北部次入口的地方,方便居住区中的儿童使用。同时,与水景区为邻,让儿童在玩耍时也能欣赏到水景。儿童活动区掩映在一片树林之中,其中禁止穿行,保持一定独立性。活动区中除设置游戏设施外,也为看管儿童的家长提供停留的长凳。
6.1.5 林荫广场区
林荫广场区时园中一个较大的安静休息空间,主要为公园的另一类使用人群-老年人服务。紧邻西侧入口的林荫广场采用规则式布局,同时与原地形结合,设计了微地形的变化。老年人可以在此进行诸如下棋、看报、聊天、遛鸟等活动。
6.2景观结构
(1)纵横直曲的道路骨架。园中道路既有直线式的主路,也有蜿蜒的小径。道路好似公园的骨架,支撑和协调其中的内容。
(2)疏密相间的植物肌理。利用丰富的植物材料创造包括苗圃景区,疏林草地,密林等类型的环境,疏密有致,富有空间变化。
(3)遍布园中的多类空间。由硬质和软质的景观共同创造出不同尺度,不同功能的空间,增强公园的可游览性。
6.3道路系统规划
6.3.1设计原则
(1)以满足功能为首要任务,直线性的道路设计符合人们"走近路"的行为习惯。
(2)与地形设计,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它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
(3)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空间或欣赏景物的透视线。
6.3.2设计要点
(1)按照《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中对园路的要求,将公园道路分为三级。由于公园中禁止车型,主路宽度为3m,支路2m,小路1.5m。
(2)公园设有一个位于西南角的主出入口,及八个次要出入口。出入口及主路便于通过残疾用的轮椅,其宽度及坡度设计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中的有关规定。
编辑: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