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景区开发有望走出“先建后拆”怪圈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和新疆旅游培训中心联合举办新疆旅游景区规划投资建设管理培训班。来自新疆各地州市县的景区景点,以及规划院校的200多名管理人员参加完为期4天的学习后一致表示,以后开发景区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申请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进行建设,避免建成以后才发现破坏了旅游景区的和谐,而造成拆迁浪费,甚至影响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有关申报工作的开展。
先开发后规划
新疆景区拆建教训惨痛
据了解,在新疆许多地州的旅游开发,基本上都曾付出过很大的代价。如喀纳斯景区,早在1997年开始进行开发建设,当时,喀纳斯所在的阿勒泰地区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吸引来许多部门和企业在喀纳斯景区进行建设开发。近年来,发现当年建设的项目不仅和景区不协调,也给喀纳斯景区的环境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恶化。2006年,喀纳斯景区开始进行长达两年的拆迁工作,并对景区的植被进行恢复性建设投资。据统计,仅喀纳斯景区附近违章建筑物的拆除总面积就达27710多平方米,拆迁后植被恢复费用近70万元。
新疆赛里木湖原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共享的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两州分别对其进行招商引资,在景区进行大肆的开发建设,致使赛里木湖的旅游环境恶化,生态平衡被严重打破。2005年以来,两州为重新恢复赛里木湖的生态,进行了漫长的拆迁和恢复工作,直至2008年10月才全部拆迁完毕。
另外,新疆天山天池景区、那拉提景区、乌鲁木齐南山景区等许多景区也遭遇过类似的教训。
对此,曾担任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副州长、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局长的伊那木?乃斯尔丁深有感触:“那时候,我还因为赛里木湖招商引资建设成果显著戴过大红花。要推倒赛里木湖边的这些建筑虽然有些可惜,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景区,让我们的景区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这些拆迁工作还是得做。希望我们能够吸取教训,以后在进行景区建设时一定要先进行规划,然后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严格执行规划
景区建设少走弯路
据了解,新疆赛里木湖景区在拆迁后已经开始按照新的规划在建设,喀纳斯景区近年来也将投资30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环境保护工作,那拉提景区也将开始对草原上的水泥石头建筑进行有序的拆迁工作,力争在全国打造“天山那拉提”旅游品牌,成为世界一流的高山草原。
目前,天山天池已经投入6.5亿元对景区农牧民住户进行拆迁。并将建成5处农牧民定居点和一处万亩围牧草场,景区内400余户人家将有序搬出景区住入砖房。天山天池还给一些会专门技艺的农牧民进行定点迁移???会烹饪的定居在路边开设饭馆;会种地的迁入到定居点继续种地;会养牲畜的则开拓出围圈供其饲养牲畜,为城市或者农家乐供应牲畜肉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旅游规划处副处长刘勇认为,景区开发一定要有好的规划作为依据,不要盲目地在景区里进行建设。
伊那木?乃斯尔丁说:“要知道没有科学的规划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让各地州市县景区,以及规划单位的人士真正地专业起来,对新建旅游区实行只建不拆,让我们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少走弯路,尽快让景区产生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只建不拆
巴音布鲁克是范例
除了大多数有拆迁经历的景区,在新疆只建不拆的旅游景区也是有的。如我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天鹅湖,在旅游开发当中就相当沉得住气,虽然其中也有其地处偏远,游客来得很少,景区开发相对较为滞后的原因。
正是因为自然风光、草原生态和民俗均保持着原生态,再者因为天鹅湖是观赏天鹅的最佳场所,和静县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旅游者所喜爱。近些年来,一些旅游开发商也开始瞄准巴音布鲁克。对于这些主动上门的开发意向,和静县有关领导明确表示:“在各项基础性工作尚未就绪之前,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干那种先建后拆的事”。
日前,一部有关于巴音布鲁克景区的旅游规划在历经8年后终于出台,并通过各方面的专家评审。规划确定了范围,是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部的巴音布鲁克区为主的核心地域,包括巩乃斯等4个乡及相关林场,规划地域面积达到2.4万平方公里。规划中提到,景区由巴音布鲁克城镇观光与综合服务区、天鹅湖生态观光旅游区、巩乃斯康疗度假旅游区、奎克乌苏生态探险旅游区四大旅游功能区域组成。巴音布鲁克草甸草原+天鹅湖湿地+游牧民族文化还将共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并在其基础上建成巴音布鲁克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其中天鹅湖生态旅游区、天山神泉度假区、班禅沟景区分别按照国家级5A、4A、3A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据悉,规划对于给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马道、步行栈道、观景台、星级厕所等内容做了全面调研,巴音布鲁克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可行性研究评估也已经完成。上述设施一旦修建完毕,巴音布鲁克草原旅游的档次将从整体上得到提升。
编辑: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