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技术哲学维度的解读
文明在其内涵上同野蛮和愚昧对应,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生态文明的适时孕育和初露端倪不仅反映历史必然和时代要求,而且赋予新的文明形态以艰巨使命和丰富内涵。
生态文明的结构特征
就方法论而言,生态文明的特征可以从其对立面找到根据。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以传统物理学为基础的机械自然观让位于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有机自然观;以人类的短期与局部利益为尺度的传统价值观,让位于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综合价值观;以片面追逐经济增长指标为特征的传统发展观,让位于以“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为特征的科学发展观;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人类已有技术体系和能源动力应进行生态化的改造甚至更新换代。
而所有这些都将离不开现实实践者??人的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实现从朴素的环境意识到以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核心,以生态价值观和伦理观为观照,以生态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人的现代生态意识的全面强化与有效提升。在此有必要指出,科技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在当代为恢复与治理已遭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预防能源枯竭资源短缺以及寻找更新替代能源提供强有力的杠杆,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系统中具有较强生态意识的劳动者,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调控,通过技术渗透的中介环节来影响生态系统,以实现生产力系统和再生产过程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化主导型为前提基础、兼容并蓄多种文明模式的整合体??从纵向维度上,具有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有序传承性的特征;在横向维度上,具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有机生态化的特征;在整体效益上,具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有限资源、提高能源效率的有效统摄性的特征;在技术保障上,具有讲求科技的生态含量、节能技术的推广和生态技术的诉求,促使一切有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将受到限制直至淘汰,特别是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行强制性淘汰制度,而无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将得到重视直至积极推广;在能源利用上,具有能源结构转变的多样化,当代过渡能源的再生化,生态能源的规模化以及常规化石能源的清洁化改造、过渡能源的积极开拓和生态能源的规模化提升的特征。
生态文明的技术体系
科技是文明进步的巨大杠杆。现代科技应该而且也有可能成为开发自然资源,提高生产力和优化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
首先,科技的生态含量。就是说,人们在科技活动中,在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效力的同时,又不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的永续利用构成实质性威胁,并用具体有效的科技开发,而不是用抽象空洞的口号去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资源代价。
其次,节能技术的潜质。当代世界科技进步的方向已由传统以扩大企业生产能力为中心,转向科学利用资源上来,呈现出重视能源、原材料和自然资源并把降低物质消耗,变资源消耗型粗放型封闭单程利用,为资源节约型集约化循环重复利用,来规范科技进步的方向。
再次,生态技术的实质。这就是发展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促使人类逐步转向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生产体系。包括三个构成:一是绿色适用技术:生态技术的微观层次。舒尔曼提出“替代技术”即小技术。二是环境保护技术:生态技术的中观层次,专门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研制和设置的现代技术体系。三是科技体系绿化:生态技术的宏观层次。实现整个科技体系的绿色化,尤其是作为未来的中心生产技术的生物技术及其生态化,从根本上防治和防止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文明提供全面有力的技术支撑。
生态文明的能源基础
能源既是文明进步的动力,又是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传统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期既不能割断历史径脉又应有所突破,是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移递进甚至转换替代的过程。
首先,能源结构及其多样化。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回顾世界能源在过去150多年的历史发展状况,认为,其一,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三大转折,目前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由19世纪50年代的以木炭为主、煤炭为辅,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转变为以石油为主,煤炭、天然气、木材、核能同时并存的能源结构。其二,世界能源经历由低效、高污染能源向高效、清洁能源发展的转变过程。其三,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结构由石油时代向石油、天然气时代转变的发展趋势。
其次,过渡能源及其再生化。当前的资源危机无论从资源短缺还是从能源消耗造成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层面都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极大挑战。我国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的73%,煤是高污染能源且利用率较低,因而向新能源结构过渡和转换就显得极为迫切。
再次,生态能源及其规模化。太阳能与风能、生物质能并称世界三大再生洁净能源。在这些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难题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但我们已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开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循环经济模式的运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化;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生态环保技术和产业的研发与清洁能源体系的构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如此等等。因此,我们既应高瞻远瞩,又应立足国情,真正走出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编辑: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