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重庆:蕴含扩大内需大智慧

2009-04-24 17:06:28         来源:华龙网     浏览次数:

  4月22日,重庆市召开宜居重庆动员会,至此,森林、畅通、健康、平安和宜居重庆五大重庆建设动员令悉数发出,一场改变山城重庆山川面貌的大幕由此拉开。

  宜居重庆彰显公共政策的转型与回归。“宜居”,应该是政府为公众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正如薄熙来所言: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无定所,社会难安。汉字里的“安”字,上面是个宝盖,代表“房子”,下面是个“女”字,表示“妻室”,这形象地说明,一个人有了房子和媳妇,就可以“安”心了。古往今来,人们始终在追求理想的居住条件。《诗经》里有“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的诗句;唐代大诗人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慨叹;孙中山先生则有“居者有其屋”的革命主张;反之,“无家可归”当然是最凄惨的境遇了……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住房的渴望”。这段话形象的阐明了宜居重庆对关系百姓居住问题的重视。宜居重庆首要条件是住有所居,对群众居住权益的关注让宜居重庆在政策制定上不再仅仅限于房地产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造,而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从人与城市的角度思考和制定城市发展的公共政策,这让我们想到在重庆举行的亚太市长峰会的主题:城市、人与自然,良好的宜居环境,适宜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这些要素构成了宜居的主要品质,经过一轮发展,宜居重庆已经悄然完成了城市在房地产政策、城市环境改造和公共空间布局的科学定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显山露水的山水之城、魅力重庆定会崛起在中国西部,或许,人们谈到薄熙来,将不再紧紧想起北国宜居城市大连,还会想起南方山地城市的宜居典范??重庆。

  宜居重庆蕴含扩大内需大智慧。早在2007年温家宝总理视察新加坡组屋那一刻,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已经悄然发生逆转,从放开房地产市场到17大住有所居,再到投资9800亿为百姓提供保障性住房,房地产的发展已经单纯从市场化走向市场与公益兼顾的新阶段,只不过金融危机的到来加速了房地产市场的震荡,其实,没有这场危机,公共政策的转变也会带来房地产市场的重大调整,重庆决策层对此颇有预见,在国家未出台保障性住房的举措前,提前大半年布局了1000多万方的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市委三届四次全会更是提出巴渝农房的改造计划,堪称一石数鸟,这无论是改善民生,提振日益下滑的房地产市场,避免经济大起大落,还是扩大内需,都已经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年重庆楼市成交量成为全国房市的新亮点,可谓是宜居重庆之策立下汗马功劳,这再次印证一个颠簸不破的道理??改善民生、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本身就是拉动内需的最好政策武器。当成千上万的市民从日益破旧的城中村、危旧房中走出来,搬向新居,我们看到的是民众的欢声和笑颜,在沙坪坝小龙坎,昔日的破旧的后山坡如今正计划改造成为城市绿洲。

  我们说,产业的升级换代可以产生大商机,其实,一座城市的升级换代、腾龙换鸟也可产生大商机,实现薄熙来提出的“要让市民住得较宽、较好,还要买得起,住得起”的目标,本身就是释放重庆民众巨大的消费潜能,我们期待着宜居重庆梦想早日实现。

编辑:royal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