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名的迷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了一段时间,开始并没有得到多少关注,但不久各地方媒体激烈地讨论起本城竞争力排名的升降,随后,对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排名的科学性,以及排名背后的“潜规则”,不少人提出了疑问。总之,这份并不具有多大意义的“蓝皮书”,经过媒体宣传的颠来倒去,如今却给“硬弄”成了一桩不大不小的公共事件。
其实,此类排名多年前就一直存在,但在缺乏炒作的情况下,所受关注也就相应较少,如今,城市竞争力排名的知名度虽然起来了,却给弄得像大学排名一样遭人病垢,不得不说是一件很无奈的事。说到大学排名,记得一位美国出版界的业内人士曾经出书大曝《新闻周刊》、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如何对以往的数据“偷梁换柱”,每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炮制”出一个新的大学排名。原因很简单,大学的实力不可能每年都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而要对其中每一所学校做到详尽真实的统计又几乎是不可能的。试想,一所高校的数据尚且不易统计,那么,较之复杂、庞大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一座城市,要让数据反映出“现实”,其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这是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
对于统计数据能否客观地反映“现实”,美国统计学者达莱尔?哈夫提出过质疑,他在《统计数字会撒谎》一书中说过,当人们面对一项统计数据时,首先要问自己的是以下五个问题,谁说的?他是如何知道的?遗漏了什么?是否有人偷换概念?这个资料有意义吗?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致误入统计学的某些“陷阱”。
但哈夫的提醒,似乎早已被今天的人遗忘。数据与排名的泛滥,使得广告、杂志上的各种统计数字强迫每个人都像经济学者般思考。一方面,我们对这些数据并不抱太多信心,另一方面,我们几乎已确信这一过程的真实性:在所谓“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专业人士们将采集的“数据”分类打包,按照自己的需求制作成数字、表格、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并告诉人们,在这样的“科学”包装下,一切结论都必将是确信无疑的。
城市竞争力排名的前十位无一例外的被沿海的发达城市占据着,也许北京、深圳、上海在某些层面真的很有“竞争力”,但在居住条件、环境卫生、医疗服务、终生教育、社会保险等方面却多年看不到明显的进展。如哈夫所说,这无疑是我们的统计数据中所“遗漏”的部分,而这些部分,恰好是普通人最关心的民生话题。舍此,无论何种排名,或许都难逃“虚伪”之嫌。
这种“美式统计学的虚伪”,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曾经提到过,一次路过纽约第六大道时,他注意到矗立于此的电子“国债钟”,上面不断刷新的天文数字让他有所顿悟:四点五兆美元的金额让在此驻足观看的人不由得产生出一种莫名的快感,一种美国梦般的用来顶礼膜拜的幻象。可是,他紧接着问:对一个普通人而言,“四点五兆又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我们反问一位排名前三的城市居民,“竞争力”与他的生活有何种关系,除了“自豪”,他很可能和布莱森一样哑口无言。甚至《报告》的一位编辑者也表示,该项统计主要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有参考意义,且统计数据“并不能反映经济危机”。如此看来,今天的城市排名与大学排名一样,“政策性”和“指导性”居多,和一般老百姓的生活,距离其实很远。反倒是这种崇尚数据与排名的“虚伪”,很可能物化为一种大搞地方形象工程、攀比基建和城市景观的实际层面的“虚伪”,我想,这是排名的发布者和城市居民所不愿看到的。
编辑: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