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园林城市系列之:南国绿都 生态中山

2009-04-28 19:09:13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
南国绿都  生态中山

??广东省中山市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纪实

  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港澳,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中山大桥

  1996年,中山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自2003年通过第一次复查以来,中山市结合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方针,巩固和发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截至2008年年底,全市建成区面积38.3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面积1518.02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9.63%%;建成区绿地面积1372.63公顷,绿地率达35.8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08平方米。近年来,中山市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屡获殊荣,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2005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10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监管职能

  2003年,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经国家有关部门复查后,中山市对照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加强整改落实。2005年,调整并充实了中山市绿化委员会、中山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协调小组成员,进一步加强对园林绿化建设及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领导。根据新标准、新要求,提出“巩固发展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努力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更高目标,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整体绿化水平的意见》,全面铺开全市提高城乡整体绿化水平工作。2006年,成功召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10周年纪念大会,总结创建经验,表彰了一批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大活动,市政府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在市建设局设立中山市园林管理处,组建中山市风景园林协会,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着力打造城市景观亮点,有力推动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

  加强绿化建设和管理,提高管养和科研水平

  (一)高标准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绿量和质量

  持续实施中心城区增绿工程。中山市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把城市市属园林绿化建设资金纳入城市基本建设预算,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2006年~2008年,中心城区累计投入园林绿化建设资金3.35亿元,每年还专项投入约500万元对绿化景观和园林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在公共绿地建设方面,中山市注重生态建园,新建公园严格按照《公园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突出植物造园。2006年~2008年共投入1000万元完成逸仙湖公园改造一期工程。2008年,在城市中心区黄金地段投资5000万元高水平建设“名树园”,取得了极佳的社会效益;占地22.29公顷的马山公园已完成立项手续及施工图设计,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征地拆迁问题,即将于近期展开施工,力争在两年内建成;马山公园以及规划建设的员峰山公园、东明桥公园等将大幅提高旧城区绿地指标,使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布局更加合理,更加便利人民群众。同时,还完成占地92.5公顷的专类植物园??树木园一期工程;投入2.6亿元综合整治石岐河,改善“一河两岸”景观,建设带状绿地6.31万平方米。截至2008年,中山市中心城区有大小公园25个,面积259.38公顷,全部免费开放。全市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与各类带状绿地合理分布,呈现“花园建在城市中,城市建在花园里”的生态景观。

  在道路绿化建设方面,中山市大力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城市道路配套绿化建设同步发展,注重植物多样性和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营造色块和色带,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2006年以来,共投入6100多万元完成南外环路、北外环路一期、岐港路、起湾道、博爱路、沿江路、城东二号路等19条道路的绿化,绿化面积28万多平方米。目前,中山市市区道路168公里,道路绿地总面积达99.32公顷。

  在居住区绿化建设方面,中山市各类新建或改造居住区项目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三同时”原则,进行配套绿化工程建设。居住小区绿化建设和养护资金到位,绿化养护措施得当,绿地设施保持完好,保证了居住区绿化的规范管理,提高了宜居水平。

  中山市学校绿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校园绿化已成为中山绿化的新亮点。中山市苗木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花木基地。此外,中山市积极开展国家园林城镇创建工作。2008年,小榄镇荣获首批“国家园林城镇”荣誉称号。

  (二)实施高效能管理,巩固和扩大园林绿化成果

  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中山市坚持加大经费投入,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手段,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园林绿化管养护理水平。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保障绿化管理。中山市坚持把城市市属园林绿化维护资金纳入市财政预算,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建立城市绿化养护作业市场化运行新机制。从2004年开始,积极推进市属园林绿化养护作业市场化改革,逐步扩大绿地养护作业招标范围,对符合条件的绿地养护作业向社会公开招标。目前已进行养护招标管理的市属绿地面积64.46万平方米,草花面积1.64万平方米。合理的市场竞争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管理效能。

  三是健全绿化管养评比考核机制。中心城区的市属园林绿化由中山市园林管理处严格按城市绿化养护标准化管理。按照广东省《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山市城市园林绿化管养验收实施细则》、《中山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范》,严格遵循规范开展绿化养护工作。将验评结果作为企业养护收取管养费用的依据,促使养护企业增强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市级园林绿化养护质量维持在高水平并稳步提高。

  从2005年起,中山市定期开展对各镇、区绿化管理工作的考核,促进整体绿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协调小组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中心城区绿化检查评比、每3年开展一次园林式单位复查评选活动。通过检查评比和考核,充分调动了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形成责任明确、考核有力、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实施“科技兴园”战略,加强园林绿化科研工作

  中山市认真实施“科技兴园”战略,将园林绿化科研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落实,加强城市绿化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注重新品种的开发、优先培育乡土树种,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山市树木园项目投资约2000多万元,是以木本植物为特色,以森林生态示范建设为中心,集科研、推广、科普、科教、种质资源基因保存、苗木培育和生态林建设示范以及生态观光、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性专题园,至今已收集标本树木约1200种(其中竹类230多种)共1.5万余株,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树种达60多种。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重视节约型园林绿化

  (一)全国生态市创建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4年初,中山市启动全国生态市创建活动,以生态建设和恢复为重点,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循环经济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中山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5~2020)》的近期目标。中山市建成了全省第一批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2008年底,实现城市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6.98%,水环境治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饮用水源水质状况良好,辖区内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质明显好转,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要求,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优良天数达365天。

  (二)深入持久开展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

  按照中山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整体绿化水平的意见》,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中山,建设“三个适宜”城市的美好家园为目标,全市累计投入8亿多元,全面开展绿化中山大地建设工程。建立了197.44平方公里、拥有“市肺”之称的五桂山生态保护区,投资7000多万元开展“一区三线”森林景观改造和乡镇“四旁”绿化植树工程,完成林相改造面积7.66万亩,初步形成了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森林体系;投入4300多万元,实施沿海滩涂红树林湿地恢复工程,至今已种植红树林3000亩,成活率达90%。中山市积极做好堤防工程防护绿化,已种植防风林带154.9公里,占千亩以上江海堤防的40%。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每年划拨4000万元作为林业及义务植树专项经费。各镇区将义务植树与公园建设、一河两岸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中山市农村四旁绿化的亮点。

  中山市有关部门科学规划、精心指导,以中心城区先进的规划、建设和管养经验带动镇区的绿化规划建设,把提高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作为攻坚任务,推动镇、区加大投入,掀起新一轮新农村绿化建设高潮。各镇、区共投入5亿元资金,以道路绿化为切入点,相继建设了一大批景观亮丽、环境优美的公园和休闲绿化广场。全市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分布均匀的城乡绿地系统。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近年来,中山市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制定规划、完善政策、落实措施、加强监管,促进中山市建设事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该市积极探索并开展节水、节能、节地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注重绿地生态效益和植物物种多样性,倡导种植适地、适生植物品种,乔、灌、花、草相结合,营造自然优美的植物景观。改善植物配置结构,加大乡土植物的使用比例,使园林绿化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展开兴中道绿化改造的研究,探讨减低草花用量的可能性,努力降低城市绿化维护支出;积极推广绿色照明,开展推广LED节能路灯、灯饰及太阳能路灯的试点,加快建设节能型的城市照明系统。进一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中山市有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用事业迅速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增强,城市整体环境得到持续改观。

  (一)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面推行

  开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基地建设,以若干镇区为单位组团,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中心组团、北部组团和南部组团3大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对全市生活垃圾实施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其中,服务于市区及周边镇区的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已于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该项目处理规模为1100吨/日,总投资7.01亿元。2008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7.03万吨,全部进入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实现了100%%无害化处理。从2005年8月1日起,中山市中心城区运用“用水消费折算系数法”,率先在国内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率达98%以上,并陆续推广至6个镇。该市2002年底,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初见成效。中山市的垃圾综合处理模式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典型推广。

  (二)污水集中处理见成效

  中山市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生态市建设和污染减排的重点项目,列为巩固内河整治和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生工程,加大对镇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建设用地、初期运营费用等的支持力度。至2008年底,全市共投入38亿元(不含土地费用)建成中心城区及小榄镇等20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6.98%%,达到国内领先的水环境治理水平。

  近年来,中山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同步迈进,逐步树立城市功能优化、生态保护良好、环境优美宜人的良好城市形象。今后,中山市将继续巩固和发展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成果,为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山“三个适宜”新型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songgaofe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