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博山园林建设成就
在当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博山园林事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有多年绿化成果的积蓄和近年绿化工作的卓越功绩,现已建成城乡结合、平面与立面结合、绿量充分、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园林绿地系统。
博山区位于鲁中山区北部,淄博市南端,东西南三面环山,南高北底,呈山间谷地状。其中建成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博山区的园林绿化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2000年,全区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99.3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92.06公顷,绿化覆盖率37.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75平方米,2005年底,全区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866.17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45.25公顷,绿化覆盖率46.8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6平方米,截止目前,全区园林绿地总面积达到786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56.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7.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1.68平方米。自1987年建福门憩园拉开大搞城市绿化的序幕以来,先后建成广场、游园18处,公园7个,绿化街道62条,栽植行道树36214株,建街头小品100余处,立体花坛56个,有108个单位庭院实现了绿化达标,创建3个省级花园式单位,20个市级花园式单位,51个区级花园式单位和1个市级花园式小区。
博山区园林局作为我区的城市绿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建成区内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和行道树的规划、建设、承担着我区100多公顷绿地的养护管理以及对古树名木鉴定、保护管理工作,负责对单位庭院绿化、居民小区绿化的规划及技术指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会同有关部门对破坏园林绿化和园林设施,扰乱园林工程建设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城市绿化总体规划,核发《城市绿化工程规划许可证》、《园林工程施工许可证》,并对绿化工程进行检查、竣工验收。园林局全体干部职工,用勤劳的双手,依托山水,精心规划,植春播绿,打造精品,谱写园林绿化建设新篇章。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的城市绿化建设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按照绿量与品质并重,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兼顾、新城建绿与旧城增绿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抓好城区公园绿地系统的健全完善与道路绿化的纵横贯通,建设一批分布均匀、便民实用的游园绿地,建设林荫大道、绿化景观大道,改善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城乡绿化、社会绿化与专业绿化的整合,构筑城市大环境绿化系统。2001年我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我区各项指标在全市各区县都名列前茅,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上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博山区园林局被市政府评为创城先进单位。2001年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后,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2005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我区是一个老工业城市,近几年经济大有好转,但城建及园林投入建设资金远远不足,同时我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城区建成区范围多山少平地,无法建造大型广场、游园,而且城区里已无空闲地,博山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必须走自己特色的路,那就是体现文化、强化精品、因地制宜、精心实施。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我区的各项绿化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顺利通过验收,博山区园林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城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5年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构筑起符合生态学原理和系统论要求的园林绿化体系,形成城在绿中、人在景中、天蓝水净、清新优美的城市面貌,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以突出“城市文化内涵、人文特色”为重点,打造精品游园。
2000年世纪广场建成,该广场地处博山区城区北端,东起沿河东路,西至博八铁路,北起柳杭市场北入口,南至火车站铁路,建成于2000年10月,占地面积7.74万平方米,总投资4500万元。是一处休闲观光、集会庆典、娱乐表演、健身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广场。该广场由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广场、园路等硬化面积2.99万平方米,绿地3.32万平方米,水面面积1.43万平方米。广场整体布局可概括为“一心、一轴、一环、三点”,即以中心广场为核心,以一条步行到为轴线贯穿南北,用一条立体绿化带环绕整个广场,有立双凤雕塑、斜面浮雕、名人雕像、石雕圆柱、齐垣新壁浮雕、自然式迭水、喷泉琉璃彩球健身步道等景观。
2002年12月6日建成中心路花园。该园以植物造景为原则,突出植物的层次,色彩的变化,乔灌花合理搭配,30多盆古桩盆景点缀其中,是一处五彩缤纷,充满活力的城区典型游园。
2003年建成文姜广场,该广场位于博山城区的南端,与千年古寺颜文姜祠相邻,占地面积5.2公顷,绿地面积3.1公顷,总投资1572万元。一期工程于2002年4月初开始动迁,二期工程自2003年2月动迁,年底竣工。它的规划设计构想与孝文化紧密结合,该园的主景是高17米、重1200余吨端庄秀丽的颜文姜雕塑,是我省迄今为止最大的花岗岩人物雕塑,清澈的波流自尖底的筲桶溢出,流经整个园中,增添灵性的气息。在颜山的脚下、依托绿色的屏障、红色的庙宇,整个广场记载着博山孝文化的精华,生生不息的永远传送着孝文化的美德。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园林艺术特色,获得了省、市及北京园林专家的好评,在全市被推为文化内涵丰富的绿化样板工程,并获得山东省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
2004年12月陶瓷园建成。博山区是陶琉文化的起源、发祥故土,陶瓷园是一个充分展现陶瓷文化、具有浓厚地方特色集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精品游园。陶瓷园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都市家园、乡情、文脉”为创意骨架,将陶琉文化、休闲两大主体融合于景观设计中,突出了浓厚的家园气氛和极强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时陶瓷园还具有与众不同的三个标志性特点:首先,它是拾阶而上的台地式游园,在建设中结合原有地势地貌,形成落差分别在一米、三米、四米、六米不等的六个台地,逐层递升,体现博山浓郁的地域特征。其次,它是陶瓷文化的展台,陶瓷园内的园林小品、雕塑、景墙、景灯、座凳的材质都以陶瓷为主,在植物造景中也把园林与陶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我们在游玩的过程中,逐步感受陶文化的氛围;三它是内馆外园式的游园,陶瓷园最高层台地是山东省陶瓷公司,游人在馆外领略陶瓷园的园林文化特色的同时,到馆内又尽情欣赏陶瓷艺术的风范,体味博山陶文化的悠远历程。陶瓷园已成为淄博市小有盛名的精品游园,是展示城市园林文化的窗口,也是展示浓郁的地域文化的窗口,它已经成为博山区标志性景观和活动场所。
博山公园始建于1957年,是建国后淄博市建设的第一处综合性公园,原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现改建后的面积已达到10万平方米。整个园内地形起伏较大,最高处海拔209米,最低处海拔182米,高低相差27米,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地公园。2005年,博山区委、区政府决定把“博山公园改造开放工程”定为“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之一。公园改造本着“原始、生态、自然”的建设原则,规划设计通过水系规划、植物配置、竖向设计等一系列设计方法,来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良好关系。(1)建立集生态、水岸于一体的景观体系,充分利用公园的地形特征和现状条件,在公园南侧建设了500米的水系,自然、曲折式的堤岸处理有助于提高景观的丰富性,使人有更多机会接近水体,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需求。(2)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之一,充分保留原有植物,增加乡土树种,兼顾了植物配置的实用、美观和生态的要求,注重植物季相、色相变化。(3)充分利用公园地形地貌,公园分为三个景观层次,每一层都有其不同的特色,使竖相变化丰富。形成高低错落,自然起伏,层次鲜明,“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效果。特别是152级跌水景观,长约计70米,宽4米,垂直高度27米,是目前山东省落差最大的跌水景观。改造后的博山公园景观空间优美、舒适,活动空间方便宜人,是一处“碧水蓝天、绿色飘逸、环境清新”的综合性开放公园。
二、以提升城市绿化品位,增加城市亮点为重点,加大道路绿化建设步伐
博山西过境路景观大道位于博山城区的西外环,全长5.6公里,两侧绿化各30-50米宽,总面积约31万平方米。西过境路景观大道建设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讲求景观与自然、人的和谐统一,根据现状自然地貌及周边人文环境,绿化设计按起点??展开??结束的主线划分为四个景观区:芳林常春景观区、丹凤醉颜景观区、花谢花飞景观区、潇湘春雨景观区,同时考虑道路的特殊生态环境,遵循交通安全性、景观舒适性、生态适应性、经济实用性的原则。以优化城市旅游生态环境为重点,突出自然、人文优势,以植物造景、山石配景为主,形成自然和谐的绿化景观,成为博山城区标志性的精品快速交通干道和展示城市形象的迎宾绿色通道。
2005年建成大观园路绿色通道,该工程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整理绿地4.2万平方米,栽植银杏、雪松等乔灌木1万余株,扶芳藤、小龙柏等地被植物5.2万余株,铺设草坪6000余平方米。
张博路绿色通道建成于2004年,南起锻压厂,北至博山与淄川昆仑交界处,绿化总面积38.7万平方米。道路两侧各50米突出植物造景为绿化特色,形成了长距离、大绿量、多色彩、景观优美的绿化景观,它的建成大大改善了我区城市景观与生态环境。其中,白塔路口处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以乔、灌、花、草、常绿与落叶、高与矮各种植物相结合,组成层次感鲜明、色彩多边化的绿化景观,成为绿色通道的点睛之笔。
博山立交桥绿化工程位于滨博、博莱高速路出路口,于2007年建成,占地九万余平方米,植物配置以乔、灌、花、草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搭配,既增加绿量,又形成良好的自然群落,自然而壮阔。色彩基调以绿色、红色为主,植物品种因地制宜,采用流畅线条,简洁装饰图案为主,体现经济与实用、绿化与美化、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简单的、纯朴的、自然的”表现手法,进行绿化植物的配置,使绿化景观与沿线的景观融为一体。护坡的种植选择根系发达、覆盖度好、易于成活便于管理的植物,除达到景观美化效果外,还与工程防护相结合,起到固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三、以突出“色彩,增加绿量”为重点,以建设绿色山城为目标,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突破。
在重点建设公园游园绿地的同时,为使市民切实走进绿地,自2007年开始按照500米绿化服务半径要求,在城区内及部分村镇建设一批便民游园,已建了五龙游园、楼子村小游园、兴学游园、赵执信游园、大观园路南北首游园、昃家庄小区花园、翡翠园小区花园、域城游园8处便民游园,总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今年又在城区内确定建设6处游园,目前已动工3个,其他游园计划近日开工建设。游园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便民、节约、美观、实用”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发挥生态园林效应,为附近居民健身、休闲、娱乐提供便利,达到使居民“走出家门进游园,走进游园尽休闲”的目的。
为全面提高绿化水平和档次,确保绿地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对文姜广场、明园、世纪广场、中心路花园的园林设施、广场铺装、园林景墙等进行了更新维修,栽植调整部分乔灌木;完成了秋泉路、执信路、新博路、大街北首等新建街头绿地2万余平方米;在西过境路、孝妇河两岸及各游园内补植樱花,形成博山特色景观,打造旅游新亮点。在老旧小区、沿河东西路、张博路实施见缝插绿工程,在城区主次干道两侧实施见缝插树工程,计划栽植各种树木1.1万余株,将城市绿化与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充分结合,改善了我区的城乡面貌,创造了优美的环境。
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立体绿化。在中心路、五岭路、沿河东西路峨嵋山路等多条道路两侧山坡、挡土墙等处栽植五叶地锦、爬墙虎等垂直绿化苗木,为博山区的裸露山体披上了绿装。
为确保全区城市绿化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与村镇绿化。以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小区、园林式镇、园林式村的创建活动为主线,大力推广乔木造景、垂直绿化、见缝插树、破硬造绿和屋顶绿化,全方位提升社会绿化水平和生态效益。利用春、秋季绿化大好时机,鼓浪屿花园、翡翠园、银龙村、区医院、博山水泵厂等单位大力进行庭院绿化。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绿化规划审批制度,加强跟踪监督与实施竣工验收,确保建设单位按规划落实绿化建设。我区园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绿化已初显成效展。
城市绿化“三分建、七分管”,随着园林绿地面积的不断增大,养护管理工作日显重要。2007年我局深化内部改革,强化行业管理,推行建养分开,逐步将城市绿地管理向规范化、社会化、精细化转移,将全区绿地划分为四个养护管理站,定员、定岗、定费用。2008年4月制定新的《博山区园林局养护管理质量标准、作业要求及评分细则》,并由相关科室对养护管理站养护情况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情况按养护管理标准计算分数,与养护费用相挂钩。养护管理达不到标准按分数段相应扣减养护费用。严厉查处违法占绿、损绿、毁绿现象,适时做好有关城市绿化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普及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人人爱绿、护绿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一系列措施切实保护绿化成果,绿化景观和生态效应得到最大的彰显。
回顾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博山区园林局全体干部职工将在新的形势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不负众望,为开创博山园林绿化工作新局面、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而努力奋斗。(消息来源:博山区园林局)
编辑: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