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荐武安市申报国家园林城市的报告

2009-05-24 23:53:11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推荐我省承德市、武安市申报国家园林城市的报告

冀建城[2009]282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的要求,对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5月11-15日,我厅组织了承德市、武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情况初评考核。经认真审查,我厅认为:

  一、承德、武安两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织机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园林城市创建方案,开展了扎扎实实的创建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承德市围绕创建"大避暑山庄"的城市战略构想和"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的城市建设理念,突出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特色,初步形成了以城市外围生态绿化为基础,皇家园林为主体,山体公园为重点,单位小区绿化为补充,点、线、面相结合的城郊一体化城市绿化体系。

  三、武安市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突出了"节约型、生态型、宜居型"的园林城市定位,充分利用人文资源和自然条件,各类绿地合理布局,高品位建设了一批既有武安特色,又有鲜明时代感的公园、游园等精品工程,初步形成了以环城生态绿化为基础,道路绿化为骨架,公园、广场绿化为重点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四、两市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以山体公园和小游园建设为中心,加快了老城区绿化步伐,突出了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统筹和谐的理念,方便了群众生活和休闲。

  五、两市积极开展节约型园林绿丝建设,牢固树立因地制宜和节约建绿的理念,坚持节水、节地、节材、节能并举,以乡土植物为主,推广应用新优宿根花卉,避免了超标准贪大求洋的做法,有效节约和保护了自然资源。

  六、两市大力推进城市道路、污水、垃圾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趋于完善;同时注重推进"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积极落实住房保障制度,多渠道解决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七、两市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按照建设部《关于做好2009年园林城市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建办城函[2009]336号)要求,我省推荐承德市、武安市申报国家园林城市。

  专此报告。

  附件:1、承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家初评意见。

        2、武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家初评意见。

  二○○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附件1:

  承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家初评意见

  2009年5月11日-12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邀请了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名单附后),对承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进行了初评考核。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汇报,实地察看了承德市园林绿地建设与管理,并审阅、核查了有关资料。专家组认为,承德市的创建工作具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点,在皇家园林保护与建设、城市水系整治、山体休闲公园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给专家组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经综合评议,形成如下专家初评意见:

  一、承德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和创建园林城市工作。多年来,始终坚持把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创建园林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打造区域品牌城市的重要举措,明确目标、健全机构、完善规章、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全市园林绿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这三大指标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申报要求。

  二、承德市严格按城市总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地修编了《承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围绕创建"大避暑山庄"的 城市战略构想和"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的城市建设理念,突出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特色,初步形成了以城市外围生态绿化为基础,皇家园林为主体,山体公园为重点,单位小区绿化为补充,点、线、面相结合的城郊一体化城市绿化体系。

  三、承德市的园林城市建设树立了"以保促绿"的理念,使古典园林保护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得益彰;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树立了"园林上山"的观念,使自然景观和园林绿化建设融为一体;同时树立了"理水扩绿"的理念,使水环境整治和园林绿化相辅相成,既彰显了城市文化,又延续了历史文脉,并体现了地域特色。

  四、承德市在园林城市建设中依托自然山体、水系、林地等自然条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广泛开展节约型园林建设,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休闲,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承德市的园林城市建设注重并加快了城市污水、垃圾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使城市功能趋于完善;同时注重"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积极落实住房保障制度,使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专家组认为,承德市已经基本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申报要求,同意上报。为进一步做好创建工作,提高创建水平,专家组特提出如下建议:

  1、要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城市园林绿化的宏观管理职能,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与协调,明确责任目标。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使创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扎扎实实地组织好各项创建工作。

  2、要进一步整理有关上报资料,核实相关指标,完善创建上报文本和资料。

  3、要进一步保护山庄中的历史借景走廊,改善城市整体容貌,积极发展城市立体绿化,健全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加大老城区绿化建设步伐,解决城市绿化不平衡问题。

  4、要进一步加强对历史园林和城市园林绿化的科技研究,增加城市绿化的科技含量,优选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加强城市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和生态植物群落建设,提升承德市园林建设的自然特征和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绿地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展示具有自然山地地区特征的园林城市特色。

  承德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初评专家组

  二??九年五月十二日

  承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初审专家名单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签字

  组长 张树林 北京园林学会 理事长  教授级高工

  成员 任春秀 辽宁省建设厅 教授级高工

       包满珠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朱建宁 北京林业大学 教授

       景长顺 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 高级工程师

  附件2:

  武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家初评意见

  2009年5月14日-15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邀请了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名单附后),对武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进行了初评考核。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武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的汇报,实地查看了武安市园林绿地建设和夜景照明工程,审阅、核查了有关资料。

  经综合评议,形成如下专家初评意见:

  一、武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园林城市工作,充分认识到创建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着眼于城市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创建园林城市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指挥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凝聚全市之力,展开了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攻坚战,创建园林城市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二、武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供的各项资料齐全,符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申报要求。

  三、武安市严格按城市总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地修编了《武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精心施工、精心养护,高品位建设了一批既有武安特色,又有鲜明时代感的公园、游园等精品工程,成为服务市民休闲,弘扬历史文化,展示城市形象的亮点和窗口,具有较高园林艺术和管理水平。

  四、武安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充分利用了城市废弃地、荒地,突出了"以树为主,因地制宜"的创建理念,大力实施环城生态绿化建设,营造城市外围防护林,初步形成城市周围的生态绿色屏障。

  五、武安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注重城市道路、污水、垃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功能趋于完善;同时注重推进"城中村"改造,积极落实住房保障制度,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六、武安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大指标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申报要求,初步形成了以环城生态绿化为基础,道路绿化为骨架,公园、广场绿化为重点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城市干净整洁,环境优美。

  专家组认为,武安市已经基本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申报要求,同意上报。为进一步做好创建工作,提高创建水平,专家组特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完善城市园林绿地布局,加强城市中心区的古城历史风貌保护及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针对城市特点,培育城市园林绿化的特色。

  2、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附属绿地建设的专业指导。

  3、进一步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减少模纹种植,加强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植物群落建设,提高园林艺术和城市景观水平。

  4、进一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满足城市长远发展的要求。

  5、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整理完善有关上报资料。

  武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初评专家组

  二??九年五月十五日

  武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初审专家名单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签字

  组长 张树林 北京园林学会 理事长  教授级高工

  成员 任春秀 辽宁省建设厅 教授级高工

     包满珠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朱建宁 北京林业大学 教授

       景长顺 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 高级工程师

编辑:royal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