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研究绿地节水灌溉
克拉玛依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随着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建设在荒漠戈壁上建设起来的内陆荒漠绿洲城市。该市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在绿地面积不断增加,绿地植株个体不断扩大,城市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该市绿化用水量也逐年递增,部分绿地用水过量,另一部分绿地开始出现供水不足的现象。为此克拉玛依园林局园林科研所申请立项并承担了《克拉玛依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管护技术研究》课题,重点开展了克拉玛依中心城区不同类型绿地合理灌溉制度的研究。
该课题以园林植物景观工程、植物需水量与非充分灌溉技术理论为指导,针对克拉玛依中心城区绿地中典型的乔、灌、草等不同配置模式,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一,园林绿地土壤保水及供水能力。通过对56个样地的土壤容重测试和聚类分析,将克拉玛依中心城区分为三大绿地分别制定灌溉制度。第一类基本为防护绿地和道路绿地,第二类基本为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和单位绿地,第三类是在克拉玛依中心城区分布极少的粘土类绿地。
第二,绿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一方面将不同树种结构作为分析因素,比较灌水后每个观测时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采用变异系数的方法对土壤剖面进行划分,并比较其特征,划分出土壤水分激变层、土壤水分活跃层和土壤水分变化稳定层三个层次。
第三,不同类型园林绿地植物需水量。测试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植物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的变化,根据不同水分下植物蒸腾、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和植物的外貌特征,将园林绿地的土壤水分分为水分充足、轻度缺水、中度缺水三个等级。
第四,制定了克拉玛依中心城区不同绿地类型的灌溉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绿地的植物配置类型,制定了每公顷年灌溉用水量、春秋季灌水周期、夏季灌水周期、全年灌水次数和全年用水总量等指标,并编制了适宜于克拉玛依城市不同类型绿地的灌溉管理技术规范。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在今后的绿地建设中应增加乔、灌木面积,减少草坪面积,使用节水灌溉模式。
根据试验结果,今后若采用此种灌溉制度,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每年每公顷将节约用水1532.8立方米,道路绿地每年每公顷将节约用水约1.1万立方米。这不但大大节约了该市绿化用水,缓解绿化用水的不足,也为今后新增绿地灌溉提供保障。课题完成后,科研人员对《克拉玛依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管护技术研究》课题的成果进行整理,编辑出版了《克拉玛依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管护技术手册》,用来指导今后克拉玛依城区的绿地管护。
为实现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依托科研成果,至2008年克拉玛依区已经完成世纪公园、朝阳公园、穿城河等地的自动化喷灌面积86.5公顷,喷灌46.1公顷,北郊防护林滴灌264公顷,节水灌溉面积已经达到了80%。2009年在原有基础上,计划完成友谊路、银河路、天山路等10条道路的滴灌系统改造,城区逐步实现节水灌溉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