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核心是关注人的需求
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学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上,专家对绿色城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对光明新区绿色城市建设的实践进行了考察。与会代表认为,绿色城市的规划建设要做到保护生态,以人为本,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是健康生命体
同济大学教授沈清基认为,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语义、哲学、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空间、功能等方面,而谈到生态城市的核心特征上,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型;二是自律性,生态城市要作为有生命的,而且是很健康的生命体,必须要对自己有一种约束;三是正向演替性,以现有的水平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四是可持续性;五是理想性。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教授杰夫?肯沃西提出,绿色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城市交通和城市发展形式,涉及到紧凑、混合利用的城市形式,要明确界定高密度,坚持以人为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非机动方式的绿色交通,增加道路通行能力,以及保护城市的自然区和粮食生产能力。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系主任陈永勤教授提出实现生态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水安全,即足量和高质。
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认为,源于美国的“低冲击发展模式”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城市建设对生态破坏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人性化城市开放空间,降低城市开发建设成本,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他说,在今天规划一个城市新区时,首先考虑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生态过程完整性的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维护,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改善人居环境。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表示,宜居城市有很多要求,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从城市与绿地的关系看,随着生态危机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人们提出了紧凑城市的概念。紧凑城市最重要的触角是城市建成区,人的环境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我们现在讲紧凑发展的时候,要更多地思考宜居性怎么解决,怎么满足人的自然属性所需要的亲近自然、锻炼身体、社会交往等等。
建设绿色城市成败在于实施
任何一项规划都必须依赖好的制度去推行。奥雅纳资讯服务公司规划/发展总监叶祖达表示,生态城市最主要的成败在于实施不是在于理念,总的来讲,实施的方法有两个方向:一是市场化,只有市场才有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复制;二是政府要给政策,城市的规划管理体系需要能够把要领落实到具体实施细节。这是两个最大的挑战,它们解决了,问题就会解决。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孔彦鸿表示,生态城市规划必须体现生态的思想与内涵,要通过城市规划的法律体系才能贯彻实施。她以云南玉溪生态城市规划为例,她说,在接到委托之初,就确定了生态城市建设的九项原则,即自然环境和谐友好、土地开发利用集约紧凑、资源环境利用上选用生态的实用技术、交通方面节能方便快捷、生产和销售方式集约健康、生态环保宣传教育自觉自约、经济发展高效活跃、社会方面达到公平、和谐和延续、管理模式上科学合理。
生态规划必须法制化
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饶戎十分关注生态规划如何以科学的标准化、体系化、程序化方法,确定其在法定城乡规划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在法定城乡规划法制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她说,生态规划法制化的原则是基于尊重自然,遵循生态规律和环境价值的优先原则,确保国土生态安全原则,科学量化动态调控原则,政府主张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则。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阳文锐通过总结全国三十多个城市的分析,提出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生态规划的编制内容与原则。他认为,促进经济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转变,促进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演变是生态规划的目标。而综合生态规划,划定生态线则是重点。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闫水玉则提出中国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必须尽快解决一些理论与技术问题。他说,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制质量已经对城市社会经济与人群健康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规划与建设必须尽快解决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城市形态、生态化规划、现行标准的与标准的生态反思、城市卫生环境与灾害环境的规划对策、城市生态技术的综合集成技术体系等。
编辑: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