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元的空间就没有城市的活力

2009-08-10 18:08:26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

  20年来,香港城市规划在高地价政策主导下,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最大的容量、最多功能,城市的建设向“高密度、高层”方向发展,对香港城市景观和生活空间集生了巨大的影响

  旧区消失,街道消失,小区消失,小贩消失。取而代之是一个又一个大型冷气商场住宅项目。这四个消失令香港原有多元城市景观和市民生活慢慢消失。我们应该从中反思把多样化变成单一体的城市规划思路,探询城市多样性的生存环境。

  香港城市格局的变迁

  香港有100多年的历史,1949年之前香港和广州的关系很密切,当时很多广东的戏班是早上坐火车到香港演戏,然后晚上坐火车回广州,关系就像现在的深圳和香港一样。香港早期的城市规划是英国的海军工程师来做的,他们的规划很简单,就是用街来规划。香港早期的城市发展都是非常集中在中环,没有将发展推到其他的地方。

  1949年之后,香港开始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和内地就断掉了,香港成了一个独立的载体。有很多移民,从内地到香港来,所以香港的人口在五十年代增加的很厉害。政府因为要解决这些人口的压力,就主动发展城市,否则,可能社会的稳定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在50年代到60年代时推出了很多规划,但都是用街道的概念来规划香港。

  60年代至80年代,香港的人口开始稳定下来,开始有了香港人的意识,开始出现所谓香港本地化。香港在80年代盖了很多工厂,有很多工厂区,香港都是在从事制造业。后来这些工厂都移到珠三角。香港制造业的兴起也影响到香港政府的规划形态。开始发展一些工厂区,比如说现在的观塘,因为当时交通系统没有地铁,所以这些工厂区旁边都会有住宅区,很多人住在工业区的旁边。当时的城市规划,功能的分布都是互动的,也就是说居住的空间和工作的空间是很接近的。

  80年代到90年代,香港累积了很多财富,香港的国际化进一步发展,有了一批懂双语的人才,还有配合国内的改革开放,就使香港有了从事服务业和金融业的条件,为城市也带来了很多不同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就是刚才说的,60年代的工业区的工厂大多转移到珠三角,那剩下的土地怎么办呢?还有就是因为97回归,一些人对未来香港的发展方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个看法就影响到规划时,一些官员和企业做一些空间规划都看的很短。地产比制造业赚钱快,加上金融的配合,形成了地产的泡沫,当时的规划就形成了很大的问题。

  1997年之后,香港回归,很多回流的香港人都觉得我决定留下来,香港就是我的家,所以过去几年,香港人对政府的土地的政策、老区的重建、社区的改革等,意见比1997年之前多很多,还有比较多的年轻人去参与这些讨论。

  街道是东方城市的灵魂

  亚洲地区有一个共同情况,政府做规划时,常常都将街道这个概念太看成一种落后的概念,就是做城市规划,一定要做一个很大的商场,上面有一些房子。它对自己本身历史发展出来的街道结构,不太重视。香港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其实80年代前香港的老区,都是以街道的结构来规划的,很有特色。

  香港的老区是有规律的持续发展,就像是身体的肌理,允许有很多变化,这个变化不是破坏性的变化,不是完全不一样的变化。在香港的街道,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生活的状态,但是现在新的规划,你只能看到很大的建筑物,而看不到生活,看不到谁的窗口是绿色的、种了什么花什么草,都成为一个平面的。

  1995年之前,香港有很多小贩,60年代港英政府为解决当时很多人的工作问题,发了很多小贩的牌照。其实小贩是一个城市,尤其是亚洲城市里很有特色的一个状态,但是很多时候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做规划的人就不考虑这些人,会觉得这些人影响到城市的形象,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小贩摊会带来生活的趣味,而且是低收入阶层可以有生活来源。

  如果大家以前去香港的铜锣湾或旺角,会看到很多小贩,他们有一个作用,提醒你现在是什么时候。比如说早上起来,到街上就有小贩在卖早餐,九点之后有很多户外卖糖水的小贩,有一些是家族经营了两三代的。其实你也可以理解这些小贩是可以发展创意的一种平台。但是1995年之后由于政府的政策,慢慢这些小贩都消失了。而在日本没有这样的情况,台湾也是这样,小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形态的一部分。

  现在香港的每一个商场里的店都是一样的,去A商场和B商场是没有分别的。但是如果用街道的概念,你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经营状态,还会找到很多不同的东西,变成这个城市有了自己的性格。香港盖了这么多商场,商场里的店都一样,香港还有什么特色呢?我觉得现在内地也面对着类似的状况。很多时候,现在做规划的常常有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只是想建筑物是什么,要盖一个很大的高楼,但是这个楼周围的环境、格局是怎么样的,很多时候是之后想的。香港也是犯了很多这个方面的错误。

  常常很多人都说香港地少人多,所以没有空间去盖房子。但是我给大家一些数据,其实香港现在盖了房子的土地只是香港20%可用土地的资源,也就是说香港还有80%的土地资源是可以发展的。就是因为之前高地价的政策,政府将土地变成了一种用来赚钱的收入来源。但是这80%的土地里,大概有30%到40%是在郊野公园。这是70年代香港的立法,规定这些地方不能发展,只能是郊野公园,认为城市要保留一些发展的空间。我觉得这对香港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也是国内可以参考的,将一些区变成是绿化区。

  最近大家也在谈公共空间的问题,其实街是一个最好的公共空间,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走在街上。街道的公共性比现在流行的所谓商场的公共性强,而且这个公共空间可以有不同的功能,比如说街头的表演。香港的西洋菜街非常有趣,变成一个很大型的公共空间。这个公共空间是不需要去消费的。而现在很多公共空间都变成消费空间,要去消费,公共性变得越来越少。比如铜锣湾的时代广场商场就很典型,它是很内向、很单一的,要求你去消费,而且是以连锁店为主的,每一个商场都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要说香港规划和其他地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香港先规划交通再规划其他的事情,他们只是用车和地铁的角度来规划,没有思考人在这个系统里的状态。香港高速公路建的很好,但是给人走的路都建的很不好,你要走路的话,在新区很难的,只有老区的街道可以走。香港规划非常奇妙的地方,两栋楼之间,十几个层楼高的地方盖一个高的天桥,就像是卡通片里太空船的基地一样。

  在交通主导的情况下,使香港的人、车与街道的关系不同,香港盖了很多的行人天桥,它只是为了行人走过去,唯一的功能是这样的,而跟街不一样,街是旁边有店、有吃的,而这样的行人天桥目的就是从一个点走到另外一个点。

  亚洲建筑有一个特色就是有很多文字在上面,香港也是如此,香港街头你可以看到用不同的文字表达出的视觉效果。文字在一个城市的规划里,就像是读书,街上可以有很多字,这跟西方不一样,西方是很平板的。香港的街头你可以看到很多招牌,提供了城市视觉上的节奏,不是那么单调。

  城市的千篇一律与千篇一律的城市

  我们都知道,香港规划中,地下铁非常重要。过去十几年里,它已经变成了香港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力量,但是一种不太健康的力量。通常发展的形式,就是商场上有很多高层的居住建筑物。他们推崇一种方便的生活。香港人什么都要方便,但是方便不一定是有趣味的生活。香港本来的想法是用地产赚来的资源补贴地铁,这样可以控制票价不会涨的太高,但问题是,地铁的收入来源如果大部分是来自地产,这样就变成了全世界都一样了,你的很多生活情趣、社区特色就会慢慢没有了。一个负责任的发展商,就像是一个医生一样,盖的楼要符合环保,要符合节能,要符合很多基本建筑物应该有的标准,但医生不是给每一个病人吃同一个药方就好。现在的问题是对香港的地产发展、建筑的形态调研不够,很多建筑物节能等基本条件都做的不够,我们花很多钱买一栋房子,一辈子的收入可能都在里面,购买时的价值,地的价值、建筑物的空间质素应该达到一定的水平。

  现在香港的规划不是一个很有机的演变,它跟之前香港城市的规划没有关系,是脱离的,只是突然之间就盖了很多房子。香港本身规划的概念,街是一个规划的元素,香港政府过去十几年就从街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个点,就是一个商场的形式,二者之间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

  20几年前我到大陆旅行时,每一个城市的形象都是不同的,我去上海看到的视觉跟在北京、在重庆、在广州都是不同的,但是现在每一个城市都一样了。看上去都是差不多,没有城市的分别。这是经济的发展,还有西方所谓现代建筑的影响出现的情况,就是每一个城市视觉上应该有的特色失去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规划,往往太强调经济效益,很少从感性的角度做规划,一个城市的形象会影响到我们的记忆,我们的记忆会影响到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感情,我们要求的生活是什么,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怎么去发展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这是很重要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将解决经济效益放在所有的前面的时候,整个的规划都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平衡,就会刺激更多的社会矛盾出现。

编辑:royal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