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南乡古镇焕发青春活力
宝堰镇位于镇江市丹徒区南端,茅山的北麓,是镇江市有名的古镇之一。上世纪30年代,陈毅曾带领新四军在这里开展抗日活动。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这座南乡古镇开始华丽变身,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20世纪50年代:镇江的“乌克兰”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农村土改结束,农民有了土地,水利设施逐步得到改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宝堰作为当时丹徒县的重要粮食基地,成为领跑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交粮多、产量高,当时的宝堰镇有着另一个美称:镇江的“乌克兰”。
现年77岁,当时在镇小学当民办教师的陈美瑾老人告诉记者,20世纪50年代的宝堰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农业发展得非常好。1949年时,宝堰镇水稻亩产不足150公斤,三麦亩产不足50公斤,棉花亩产仅3―4公斤。土改后的第一年,粮食产量就增加了三成。历史资料中,有两个数据可以证明当时宝堰镇粮食生产的发达。当时在宝堰镇的东大街、西大街、中大街等五条街市中,共有两百多家大小商店,其中粮店就有36家。由于粮食生产富足,酿酒几乎成为该镇村村都会的一门手艺,所以在当时的店面中,酒行也相当多,约占到5%。而且除了固定的酒行,农民也经常会将自家多余的粮食酿成酒运到镇上当街叫卖。
记者发现,那个年代的宝堰镇经济统计数据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食产量的统计,当时没有现在的GDP统计,更没有家庭收入的统计,整个社会的经济基本上还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状态。所以,陈美瑾老人只能凭记忆和生活经验估计,当时如果一个农村家庭有两个壮年劳动力,家庭年收入可以达到50元左右,这在当时算是很高了。
20世纪80年代:工业后来居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宝堰镇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开始成为农村经济和乡镇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乡镇工业的发展深刻改变了宝堰镇原本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的格局。今年70岁、当时是一名村干部的胡志普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后,宝堰镇只有一些由铁、木、竹三个行业手工业者组织起来的生产合作社,规模很小,产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企业自主权,镇村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企业。宝堰镇先后办起了水泥制品预制厂、砖瓦厂、铜棒厂,乡镇工业发展欣欣向荣。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短短十年里,宝堰的工业总产值每年都飞速递增。到1987年的统计表明,全镇有镇办工业17家,村办工业21家,户办工业30家,职工人数1742人。工业产值达到2162万元,经济占比达到了62.2%,撑起宝堰镇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中涌现出了农机具厂、锁厂、坩埚厂、福利厂、砖瓦厂、预制厂等一批骨干企业,产品包括服装、皮鞋、丝织品等6大类,85个品种。
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开创了农民在本地就业的新路子,也为农民实现小康生活提供了有力保证。如1987年,宝堰镇骨干企业之一的宝堰农机具厂,仅职工就有190人。陈美瑾回忆说,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乡镇企业职工每月的收入可以达到40元,这较纯种植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乡镇企业让农民剩余劳动力有了转移方向,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也大大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新世纪:古镇换新貌
已经在宝堰生活了近60年的陈美瑾谈起宝堰镇今昔,一个劲地说“变化真的很大,完全是两个样子了”。
历史上的宝堰因为运输主要是靠水路,所以其繁荣与河道紧密关联,一条通济河穿镇而过,水路运输可以通达江宁、苏锡常和沪杭等地,所以从清朝开始,宝堰就已是一个商业重镇。但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宝堰镇上最繁华的街道只有两三米宽,而且是条石路,下面设有排水沟。临街大部分是平瓦房,由于镇区地势较低,所以一下大雨,经常会淹水。
经历六十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快速发展,如今,走在宝堰镇,新修的世纪大道两旁,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学校、商场、宾馆、饭店……一应俱全,宽阔整洁的马路中,层次分明的绿化带,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特别是近年来,宝堰进一步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备,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记者了解到,面向未来的宝堰镇,正在对城镇进行有计划的改造和规划,聘请专家对老镇进行保护性规划开发,拟以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英雄路和古街道为主轴线,主要以仿古、复古和修缮保护为主,实施古镇保护性开发;在镇内则以新老通济河为重点,进行两河综合整治,建设休闲风光带;以世纪大道、正东路为轴线,完善实施南北两侧的现代化住宅小区建设。与之同时,宝堰镇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小城镇“南延东扩”的计划,届时,城镇面积将扩大到近3平方公里。
编辑:jojo